從這次市場下跌,我們學到了什麼?

最近資本市場頻頻震盪,讓許多基民投資出現虧損,面對如此境地,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 “逆風翻盤”,增加贏的機率呢?

當投資出現虧損後,我們能夠進行的操作無外乎三種:(1)臥倒不動;(2)加倉買入;(3)賣出/轉換。至於選擇哪一種,關鍵在於投資背後的邏輯。我們應該透過市場下跌的表象摸清背後所反映的更深層次的原因,並基於此佈局適合自己的策略,而非盲目“加倉”、“跑路”或是“臥倒不動”。

具體該怎麼辦,老羅今天就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01

入場投資應該想清楚的事:買什麼

①不熟不做,不懂不買,投資自己瞭解的好資產

投資切不可“霧裡看花”,不熟不做,不懂不買,股神巴菲特在幾十年的投資生涯中一直堅持著一原則,他也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理解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巴菲特的投資永遠掌握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從而增加了投資的穩妥性和安全性。秉承著相同的道理,我們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上,也要根據全面、多維度的一系列研究分析來判斷出“高波動、高成長、高景氣度”的“三高”投資標的,並透徹掌握所選標的的內在價值和量價關係變化,靜態現狀和動態表現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I carefully walked next to a computer, I am afraid it will bite me。 (I do not invest in business those I don’t know) ——from Buffett

②對投資風險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做好大類資產配置

老話常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有一個亙古不變的規律,即風險和收益相匹配,想要追求高收益,就不可避免地要承擔相伴而來的高風險。遺憾的是,很多投資者往往容易產生“倖存者偏差”的邏輯謬誤,只片面關注到上漲時因投資帶來的高收益,進而盲目跟隨入場,而卻沒有做好遇冷遇跌時承擔損失的心理準備。因此,要想在資本市場中尋求可持續的發展,必然要在心理和策略上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方面要對潛在風險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心理預期,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最佳化投資組合佈局,做好大類資產配置,堅持“

雞蛋

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原則,以分散風險,提升投資組合的穩健性。

如何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可以嘗試佈局相關性較低的資產,形成合適的投資組合。投資標的相關性是指兩個投資標的在某個區間內漲跌相似性,如果二者同漲同跌,表示它們高度相關,二者漲跌越不同步,表示相關性越低。我們在此舉例說明,討論標的包括A股市場主要指數、國際股市的常見指數和債券,分析區間從2016年3月28日到2021年3月28日,5年間的日收盤價相關性。

大致規則如下:

a。相關性的大小可以用相關係數衡量,相關係數取值範圍從-1到1之間。

b。-1表示二者漲跌完全相反,1表示二者漲跌完全同步,0表示二者沒有關係,完全獨立。

c。在相關係數為正數的情況下,值越大表示相關性越高,值越小表示相關性越低。

從上表可以看出,A股主要幾個寬基指數的日收盤價相關性都比較高,可以看出整體受到A股系統性風險和中國宏觀經濟的景氣度的影響。

如上圖所示,

滬深300指數

和上證國債、主要海外股市指數間的整體相關性較低,因此在A股投資時也可以適當選擇諸如海外指數、債券、石油黃金期貨等其它相關性較低的資產進行搭配,以最佳化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02

入場投資應該想清楚的事:如何買

①貴的時候別買,對認可的資產抓住下跌時加倉的機會

投資的道理大家都懂,理想狀態下應該做到“高拋低吸”,賺取差額;而現實中的實踐往往卻相反,大家容易“追漲殺跌”,遇到資本市場下跌回調就出現恐慌,亂了陣腳。由本傑明·格雷厄姆創立、經巴菲特發揚光大的價值投資策略一如既往強調,短時間內,股票價格會偏離其內在價值,但因為市場存在自我糾正的機制,市場價格長期還是會趨於內在價值,所以當股票價格低於內在價值時,投資機會隨之出現。可以看到,漲出來的是風險,跌下去的是機會,買跌不買漲,對自己經過研究所認可的資產,就不應該在資本市場遇冷時畏懼,而是要抓住下跌時加倉的機會。

②定投/分批買入,不建議一次性擇時操作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我們建議採取定投或者分批買入的方式進行投資,不建議一次性操作。通常來講,短期股價波動很難預測,短線投機風險高,很難把握,即便是專業的投資者,也無法精準判斷資本市場瞬時的風雲變化。

英國金融家Tim Hale所著的《聰明的投資者》提到,擇時操作非常困難,一是需要預測非常準確;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採用市場擇時的方法,對於市場的漲跌,判斷正確率要超過7 0%,才能獲得與買入並持有同期股票的人一樣的收益。二是要求動作迅速才能成功,作者回測美國

道瓊斯指數

的資料顯示在長達22年(1981——2003)的交易中,如果僅錯過最好的10天,收益率損失可達40%,倘若錯過了最好的50天,這一比例則高到80%。

為衡量投資者的擇時收益,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也做過一項資料研究,他們選取了設立時間滿3年且當年平均規模高於2億元的基金產品作為分析樣本,然後將這些產品分為主動投資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靈活配置基金、股票指數基金與ETF共五個組別,最後得到以下結論:市場環境越複雜,擇時成功率越低;投資者擇時創造的正回報水平遠小於擇時造成的業績拖累。相比之下,定投/分批買入則不失為一個獲得穩健收益的好辦法。

③加倉前的複核

每一次加倉之前都要結合自己對當前形勢和未來趨勢的理解,對自己所選基金進行再檢查,確保對其內在價值和成長核心邏輯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並以此作為買入的底層邏輯。例如,如果投資主動基金,則要確保自己瞭解在管基金經理的風格;如果投資指數基金,則需要重新審視自己所選的指數是否符合高成長和高景氣,以確保所選擇的標的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03

市場震盪下的思考

What we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people don’t learn from history ——from Buffett

距2021年農曆春節過去已有一月有餘,這一期間,資本市場經歷了較為劇烈的震盪下行,給不少投資者造成了一定甚至是重大的損失。即便未來能夠企穩回升,我們也要從這一輪下跌行情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要想長期在投資中獲益,必須要想清楚投資的兩大方面:買什麼、怎麼買,並圍繞這兩個方面搭建自己的投資策略,選擇高波動、高成長、高景氣度的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標的,做好大類資產配置以分散風險,並堅持定投/分批買入,遵循低位堅持、高位及時止盈的原則,最後還要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如此,逆風翻盤,指日可待。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從這次市場下跌,我們學到了什麼?

TAG: 投資相關性風險擇時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