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次重大損失,從裸辭開始。

這是 HRGO | 人力資源分享匯 的第

2200

篇原創文章

裸辭,可能是從一個陷阱,陷入了另一個陷阱。

©HRGO新媒體編輯部

編輯-Leon 排版-阿正 校對-Josh

有這樣一個調研:

問,你有過裸辭的念頭嗎?

調研的結果顯示,55。2% 的人偶爾有想過幾次,10。5% 的人每天都在想,只有 8% 的人從沒有想過裸辭。

另外,據脈脈資料研究院的調查還表明,

80% 的職場人都有過裸辭的想法,並且其中的 70%,都已經付諸行動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往常被人們不理解的裸辭行為,現在卻在年輕一代中正變得愈發平常。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裸辭?

年輕人的第一次重大損失,從裸辭開始。

01#

裸辭本質上

其實是一種“拯救”

我們理智地來分析一下。

裸辭和正常的辭職,其實結果差不多,最後都是離開了公司。但裸辭最大的不同在於,它通常是在自己還沒有找好下一份工作時,就急忙選擇了辭職。

如果用辭職來形容裸辭,那大概就是:

把正常的辭職流程縮短到最短,就成了裸辭。

在離職這件事上所花的時間不同,往往就是裸辭與正常辭職的不同。

所以,人們可以選擇正常的辭職,並在這段時期裡找好下家,同時和新來的同事做好交接工作,但最後卻直接裸辭掉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過於衝動和不計後果只是表象,真實的原因是:

不願意再在此處花多一秒的時間。

換句話說,就是無法再忍受當下了。

在《令人心動的Offer2》裡,周深曾談到自己放棄了當時頗有名氣的烏克蘭醫學院,轉而到音樂學院求學的經歷,並說:

“裸辭,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

因為你自己很清楚,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你整個人可能會“壞掉”。

年輕人的第一次重大損失,從裸辭開始。

當發現自己的賽道與發展的方向不匹配時,選擇及時離開轉而尋求新的機會,這沒有什麼毛病,畢竟待在一個不能發揮自己價值的平臺,只能一味地打擊自己、無限地自己。

所以,

裸辭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在解救自己。

這樣說的話,難道裸辭還是一個“理智的選擇”?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質疑這種行為?甚至還有不少裸辭的人後來追悔莫及?

很簡單,因為裸辭時機的選擇,也至關重要

02#

裸辭後的壓力

要比工作來得更強

都要裸辭了,還要等待時機?

沒錯,對於大多數裸辭的人來說,的確不會太在意裸辭的時機,只要自己覺得待不下去了,就一溜煙地走人。

正因為這樣,他們也是裸辭後後悔,甚至吃虧的那部分人。

你可能見識過,有人即便是灑脫地裸辭後,也能在後續過得很好,既不焦慮也不慌張,還能找到下一份合適的工作。他們也是裸辭,但為何卻能把一切做得井井有條?

因為他們把握住了離開的時機。

什麼是離開的時機?

小匯有一個去年裸辭了,今年重回職場的朋友,我曾問她,再給她重新選擇的一次機會,還會不會裸辭?

她回答道:會,我還是會選擇裸辭,但我不會去勸別人裸辭。

為什麼?

她進一步解釋道,

因為

辭職之後,需要極強地自制力,來保證自己正常的生活節奏,來保證自己照常的知識汲取

,不然的話,等你再想回到職場時,就會體會到嚴重的脫節。

這種感受,就好比生完小孩的寶媽,再回到公司後的尷尬。

所以,

不論是以什麼方式辭掉工作,都不是脫離社會。

如果你是正常的辭職,那或許你是有了更好的機會,我祝福你;如果你是裸辭,那你應該是停下來審視自己所站的位置,以及接下來要去的方向。

當你做好了應對裸辭後的生活,以及具備了支撐你停下來審視自己的基礎時,那才能叫做你身處裸辭的正確時機。

這個時候再選擇裸辭,至少你是做好了準備的。

年輕人的第一次重大損失,從裸辭開始。

03#

不能創造稀缺性的裸辭

很有可能是陷阱

我們再換個角度來看。

人們通常當工作不符合預期,情況嚴重到深受折磨,一刻都不願停留的時候,裸辭就成為了必然選擇。

賴著不起床的理由不是因為偷懶,而是不願意面對今天的工作;就算在馬路上繼續吹一分鐘的冷風,也不肯提前進辦公室哪怕一秒。

如果沒有到非辭不可的地步,誰會鋌而走險?

這也是很多人為“裸辭”冠以的價值:

當你真的忍無可忍時,你還可以選擇裸辭。

但這其實是一個

陷阱

你是否有想過?

即便你不願意面對工作,選擇了賴十分鐘的床,也免不了最後上班的時間狂奔上班打卡;即便你不肯提前到達辦公室,選擇了在馬路上吹冷風,也照樣要承擔生病感冒請假扣工資的風險?

裸辭看似一個一勞永逸的選擇,其實過後卻會頻繁暴露出問題。

對於大多數裸辭後的人來說,最大的難點在於,他們不僅要去調節沒有工作的生活,還要主動地去更努力地打造自己的稀缺性。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你身在職場上,且你足夠優秀的話,就或多或少能受到來自這個大環境的被動驅使,比如同行用高薪邀請你、獵頭拿大廠Offer挖你等。

但一旦你離開了職場,這種被動的環境優勢就變成主動的了。

簡單來說,主動不僅僅代表需要你去主動需求工作,而且還要求了你要更加加倍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當這份能力能夠對沖掉你離開職場的後果,那這就是你多出來的稀缺度。

而當一個人有足夠的稀缺性後,就掌握了充足的自主性。

年輕人的第一次重大損失,從裸辭開始。

04#

寫在最後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一份工作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

裸辭也只是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道路,調整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只不過這種方式的

成本更高,要求也更高。

敢於裸辭的人,最好不止是有血性、真性情的人,還是真的有實力、敢突破的人。

如果,你只是為當下的工作所苦惱,想要一走了之,那同樣的苦惱必然會發生在你以後的工作中。

為什麼裸辭?憑什麼裸辭?

只有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才能避免掉進“裸辭的陷阱”中去。

TAG: 裸辭選擇辭職自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