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康: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底草部分抄本存世考

摘要

遼寧省檔案館儲存了一部《明太祖實錄》稿部份抄本,不少學者認定其為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抄本,此說有誤。建文時期,朱棣很早就被廢為“燕庶人”,抄本稱其為“燕王”,恰恰證明其不可能是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抄本記事日期、每日記事條目、內容與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完全對應,僅語言風格略有差異,二者承襲關係明顯,據此可以推斷,抄本是現存唯一的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底草部分抄本。

作者簡介

楊永康,男,山西芮城人,歷史學博士。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史學史及明史。

遼寧省檔案館儲存了一部《明太祖實錄》稿部份抄本(以下簡稱《遼寧稿本》),關於《遼寧稿本》的性質,劉玉岐、潘國華二位先生認為此本“當屬建文時所修太祖實錄稿之抄本”,丁亮、張會會也持相同的看法,認為“抄錄‘稿本’所使用的底本應為建文帝時期編修的《明太祖實錄》,極有可能是該《明太祖實錄》初稿的抄本”,他們都判定《遼寧稿本》是建文帝初修《明太祖實錄》的抄本。筆者認為劉、潘和丁、張二文對《遼寧稿本》性質的考訂存在著重大失誤之處,《遼寧稿本》與《明太祖實錄》之間的關係問題值得進一步推敲。

一、《遼寧稿本》基本情況介紹

《遼寧稿本》儲存在遼寧省檔案館,筆者未曾親眼目睹原件,劉玉岐、潘國華二位先生對其紙墨裝幀有過簡單的描述:“遼寧省檔案館儲存一部明朝洪武二十五年正月癸巳(十二日)至六月癸酉(二十三日)實錄稿抄本。此本書寫材料為生宣紙和墨。據有關行家眼鑑,此紙為手工製造,主要原料是樹皮,紙面不平,比毛邊紙略厚;墨的主要原料是碳素、膠和香料,因經過裱糊,估計各種配料已發生化學變化。毛筆行書,間有行楷和行草。抄本頁長二十五釐米、寬十三釐米,共九十九頁,已裱糊裝訂成冊;按日記事,共八十八日條(正月含十二條、二月含二十一日條、三月含十六日條、四月含十三日條、五月含十七日條、六月含九日條)。”[1]對其流傳情況也進行了簡單的介紹:“這部明洪武二十五年正月至六月的太祖實錄稿抄本,原系清宮內閣大庫所藏。後隨大庫檔案散失社會而為羅振玉收藏,嗣經羅氏獻與偽滿奉天圖書館。解放後,經東北圖書館接收,現藏於我館。”[2]

比較《遼寧稿本》與今存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江蘇本”、“紅格本”)的相關文字,可以發現《遼寧稿本》有以下三個特點:[3]

首先,《遼寧稿本》記事日期、每日記事條目、內容與另外兩本完全一致(僅江蘇本缺二月丙子日,該日的內容錯記在癸酉日內,癸酉日與丙子日記事前後相承,應該是江蘇本漏抄所致),記事日期、條目、內容可以一一對應。只是語言、詞彙略有差別,語義、內容則基本相同。

其次,《遼寧稿本》語言質樸,淺顯易懂,另外兩本文字更正式,更書面化一些。《遼寧稿本》文字更接近起居注、欽錄簿一些,成書時間早於三修《明太祖實錄》。[4]

最後,《遼寧稿本》訛誤之處極多,涉及大量的人名、地名、職官名。丁亮、張會會對比相關文字後,“認為 ‘稿本’是一份由不熟悉明初情況的抄手 ‘聽寫’而成,這才產生了許多 ‘同音異字’的訛誤”。[5]言之有理。《遼寧稿本》訛誤多的主要原因是抄手“聽寫”造成的,也反映出抄手明史素養極低,經常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以上是《遼寧稿本》版本原貌、流傳過程、文字內容及特點的大致情況。就目前為止,筆者沒有見到《遼寧稿本》的影印本,整理點校本可以參考劉玉岐、潘國華:《〈明太祖實錄〉稿部分抄本》,《歷史檔案》1985年第3期;遼寧省檔案館、遼寧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明代遼東檔案彙編》,第四部分“《明實錄》稿本”,遼瀋書社1985年版。

二、《遼寧稿本》祖本不可能成書於建文年間

《遼寧稿本》祖本成書時間對認識其文字性質極為關鍵。劉、潘及丁、張二文認定《遼寧稿本》祖本形成於建文時期,據此他們認為《遼寧稿本》是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抄本,最主要的證據就是《遼寧稿本》不避諱朱棣的名字。劉、潘二人文章說:

《遼寧本》和《江蘇本》、《紅格本》的成文時間究竟誰先?從三個本子對明成祖朱棣的稱謂上可得到正確的答案。封建社會對當朝皇帝和先朝皇帝不能直呼其名,而呼尊稱。《遼寧本》對朱棣直書其名,稱之為燕王,《江蘇本》和《紅格本》則書為“今上”。如正月壬寅日,《遼寧本》記:“晉王朱剛、燕王朱褆……覲見。”《江蘇本》和《紅格本》則書為:“晉王

、今上……來朝。”二月庚申日,《遼寧本》記:“晉王朱剛、燕王朱褆……均往回封地。”《江蘇本》和《紅格本》則書為“晉王、今上……俱還國。”諸如此類,載者皆是。可見,《遼寧本》對朱棣直書燕王,不避諱;而《江蘇本》和《紅格本》為避其諱,尊書為“今上”。這就證明,《遼寧本》是於朱棣位居燕王時纂修;朱棣登基前,獨有建文朝修過一次實錄,並於建文三年完稿,《遼寧本》很可能為此時所修實錄稿本之抄本。而《江蘇本》和《紅格本》則是朱棣稱帝后纂修的。據此,《遼寧本》的成文比《江蘇本》、《紅格本》都早。

“江蘇本”和“紅格本”的祖本即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與“江蘇本”和“紅格本”不同,《遼寧稿本》不避諱朱棣的名字,這個現象無疑值得進一步細究,但是劉、潘二人的解釋卻與歷史事實相差甚遠。他們認為《遼寧稿本》不避燕王朱棣的名諱即證明其必為建文帝所修,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建文帝時期的政治背景——“靖難之役”。根據一些史料來看,早在建文元年建文帝朱允炆就已下詔削奪燕王朱棣的王位,稱其為“燕庶人”,成書於建文三年的《明太祖實錄》怎麼會繼續稱呼朱棣為“燕王”呢?談遷《國榷》有云:

(建文元年七月)壬辰,命長興侯耿炳文為徵北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都督寧忠為左右副將軍,率師三十六萬討燕……書諭諸王,削燕屬籍,詔曰:“朕奉先皇遺詔,纂承大統,宵衣旰食,思圖善政,以安兆民。豈意國家不幸,骨肉之親,屢謀僭逆。去年周庶人橚潛為不軌,詞連燕齊湘三王,皆與同謀,朕以親親之故,不忍暴揚其惡,止治橚罪,餘置不問。今年齊王榑謀逆事覺,推問犯者,又言與燕王棣、湘王柏同謀大逆,柏知罪自焚,榑已廢庶人。朕以燕於親最近,未窮其事,今乃忘祖逆天,稱兵構禍,意欲犯闕危宗社,悖逆如此,孰不駭聞。昔先皇帝時,棣包藏禍心,為日已久,印造偽鈔,陰結人主,朝廷窮極,藏匿罪人,先帝震怒,遂以成疾,至於升遐,海內聞知,莫不痛忿。今不悔過,又造滔天之惡,雖欲赦之,而獲罪宗社,天地不容。已告太廟,廢為庶人,遣長興侯耿炳文等,率兵三十萬,往討其罪。諮爾中外臣民軍士,各宜懷忠守義,奉職平燕,與國同心,永安至治,佈告天下,鹹使聞知。”[6]

永樂三年官修《奉天靖難記》所載建文元年十一月乙亥《朱棣上建文帝書》有云:

今見詔內言“燕庶人父子”,豈葬父皇以庶人之禮耶?可為哀痛![7]

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成書於建文三年,此時燕王已被建文帝削奪號位,《遼寧稿本》果為建文朝所修實錄,應該稱其為“燕庶人”才對。《明太祖實錄》初修時期,正值“靖難之役”戰事最為激烈的時期。雙方經歷了鄭村壩之戰、白溝河之戰、東昌之戰、夾河之戰、藁城之戰,戰事慘烈,早已你死我活,撕破臉皮。根據筆者的考證,建文二年,燕王朱棣開始不使用建文年號,用干支庚辰來紀年;建文三年,朱棣去除建文年號,用洪武三十四年紀年,並追改建文年號。這種“去除”建文年號的行為意味著朱棣與朱允炆徹底翻臉,不承認建文帝的合法地位,不臣之意表露無遺。[8]建文帝在削爵詔中一方面指責朱棣忘祖逆天、稱兵構禍的謀反罪行,另一方面並指出,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朱棣就已經有包藏禍心、印造偽鈔、陰結人主、隱匿人犯等罪行,《明太祖實錄》的纂修是朝廷最重要的輿論工具之一,朱允炆一定會掌握歷史書寫的話語權,將“燕庶人”朱棣的累累罪行大書特書。在這種慘烈的政治鬥爭局面下,《明太祖實錄》怎麼可能還會給朱棣留面子繼續稱其為“燕王”?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沒有這種可能性。根據《萬曆野獲編》的記載:“文皇帝新即位,以前任知府葉仲惠等修《太祖錄》,指斥靖難君臣為逆黨,論死籍沒。”[9]《明太祖實錄》纂修者葉仲惠(《明史》本傳為葉惠仲)因在實錄中指斥朱棣君臣為逆黨被殺。永樂初,朱棣敕修《奉天靖難記》反過來醜詆建文君臣,革除建文年號,用洪武代替建文紀年,通篇直呼建文帝名諱允炆,可以視作朱棣對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的報復。種種跡象表明,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在涉及朱棣史事記載時使用“燕庶人”稱謂的可能性較大。《遼寧稿本》稱朱棣為“燕王”反而證明其不可能成書於建文帝之手,其祖本也就不可能是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

丁亮、張會會進一步認為,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關於朱元璋在朱標死後欲立朱棣為太子的說法是有依據的、可能是事實,對傳統說法提出質疑,但是這種質疑是有問題的。他們的主要證據即來自於《遼寧稿本》“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戊寅日”的記載:

帝坐東便門,詔內大臣曉諭曰:“朕年老,太子不幸,遂如此者,命也。古云,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聰明、仁厚、勇武,與朕相同。朕欲立太子如何?”翰林學士劉山伍奏曰:“君言是也。惟秦、晉二王如何?帝不答,大哭而止。”

二人認定《遼寧稿本》為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這條記載又與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基本相同,因而認為永樂三修本的說法並非朱棣後來捏造。且不論《遼寧稿本》非建文時期所修《明太祖實錄》,其所引史料不足為憑,就當時“靖難之役”慘烈的政治、軍事鬥爭情形來分析,這樣的記載決不可能在建文時期出現。如前所述,建文帝一定會利用纂修《明太祖實錄》的機會打擊朱棣,對“燕庶人”進行貶低,揭露朱棣的罪狀,也一定會記載朱棣“庶出”的事實,他怎麼會如此美化犯了謀逆大罪的“燕庶人”呢?在這種情況下,建文帝會允許史官們用“聰明、仁厚、勇武”這樣的詞彙來形容“燕庶人”嗎?更遑論這樣的話出自朱元璋之口,且意在立朱棣為太子。如此記載將置在位的建文帝於何種境地,葉仲惠這樣的史官們能不考慮嗎?《遼寧稿本》這條記載明目張膽地站在朱棣一邊,由此即可判斷,其成書必然在朱棣取得“靖難之役”勝利之後。

三、《遼寧稿本》為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底草部分抄本

《遼寧稿本》的祖本既然不是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其成書時間又早於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那麼它究竟是怎樣的一部官修史書呢?眾所周知,有明一代《明太祖實錄》經過三次纂修,建文朝初修,永樂初重修,永樂中三修。《遼寧稿本》可能是永樂初重修的《明太祖實錄》嗎?筆者認為,《遼寧稿本》不可能是永樂重修《明太祖實錄》,它跟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的關係更為密切。主要依據有二:

其一,《遼寧稿本》記事日期、每日記事條目、內容與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完全一致,《江蘇本》、《紅格本》的祖本即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永樂重修《明太祖實錄》總計183卷165冊,永樂三修總計257卷、205冊,從卷數上來看,三修本比重修本內容至少擴充了三分之一,從冊數上來看,三修本比重修本擴充了近四分之一,永樂三修比重修內容豐富了許多。按照常理推測,三修記事日期、每日記事條目應該較重修為多,各條內容也更為詳細,《遼寧稿本》記事跨度長達六個月,卻與三修實錄一一對應,不見絲毫缺略差異,顯然跟三修實錄關係更為緊密,成書時間較重修本為晚。由此亦可推斷,《遼寧稿本》不可能是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初修本的卷、冊史無所載,但就《明太祖實錄》三次纂修的情況來看,初修本記事日期、每日記事條目、內容一定與重修本、三修本有所不同。換而言之,初修本記事日期、每日記事條目、內容不可能與三修本一一對應,因而《遼寧稿本》不可能是初修本。

其二,從“朱元璋欲立朱棣為太子”這條史料來看,《遼寧稿本》與三修本更為一致。以下分別是《奉天靖難記》、《遼寧稿本》、三修《明太祖實錄》對“朱元璋欲立朱棣為太子”一事的記載:

《奉天靖難記》:四月丙子,太子薨。太祖愈屬意於上矣。一日,召侍臣密語之曰:“太子薨,諸孫少不更事,主器必得人,朕欲建燕王為儲貳,以承天下之重,庶幾宗社有所託矣。”學士劉三吾曰:“立燕王,置秦、晉二王於何地?且皇孫年已長,可立以繼承。”太祖遂默然。是夜,焚香祝於天曰:“後嗣相承,國祚延永,惟聽命於天爾。”

《遼寧稿本》:帝坐東便門,詔內大臣曉諭曰:“朕年老,太子不幸,遂如此者,命也。古云,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聰明、仁厚、勇武,與朕相同。朕欲立太子如何?”翰林學士劉山伍奏曰:“君言是也。惟秦、晉二王如何?帝不答,大哭而止。”

《明太祖實錄》:上御東角門,召廷臣諭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此,命也。古云,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賢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為太子何如?”翰林學士劉三吾進曰:“陛下言是,但置秦晉二王於何地?”上不及對,因大哭而罷。[10]

根據王崇武先生的考證,《奉天靖難記》成書時間早於三修《明太祖實錄》,筆者曾進一步考證其成書於永樂三年左右,[11]距離重修《明太祖實錄》成書的永樂元年很近,以上《奉天靖難記》的記載應該來源於重修《明太祖實錄》,《奉天靖難記》成書時間較早,採取“革除”立場,極端醜化朱標、朱允炆,其立場應該與重修《明太祖實錄》很接近。比較以上三條材料,可知《遼寧稿本》與重修《明太祖實錄》的差別較大,《遼寧稿本》省略了對朱標、朱允炆的貶損之辭,如“太祖愈屬意於上”、“諸孫少不更事”,朱元璋夜禱於天的情節也被省略,朱元璋的態度則由“默然”被修改為“大哭”。從整體上來看,《遼寧稿本》對“朱元璋欲立朱棣為太子”的歷史書寫採取了更為緩和、婉轉的立場,也更具欺騙性,距離重修本尖銳對立的立場較遠,與三修本則基本完全一致,充分說明了《遼寧稿本》與三修《明太祖實錄》文字關係密切。

那麼,到底該如何界定《遼寧稿本》與三修《明太祖實錄》之間關係呢?兩者記事日期、每日記事條目、內容完全相同,僅語言風格略有差異,後者對前者的承襲很明顯。如果我們瞭解《明實錄》的纂修過程,這一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根據一些材料的記載,《明實錄》成書之前先有底草,成書之後會將底草按照章程予以銷燬。例如:

顧炎武《亭林文集》卷五《書吳潘二子事》:“實錄纂修完成後,謄錄正、副二本,其底稿則於擇日進呈前,史官會同司禮監官於太液池旁椒園焚燬,以示禁密。”

鄭曉《今言》卷三四三:“實錄成,焚其草禁中。”又卷一零三:“實錄進呈,焚草液池,一字不傳。”

《萬曆會典》卷二二一“翰林院”條:“其實錄草稿,會同司禮監官,於內府燒燬。”

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卷一“今上史學”條:“實錄成時,史臣俱會同焚稿於芭蕉園,人間並無底稿。”

朱國楨《湧幢小品》卷二:“實錄成,擇日進呈,焚稿於芭蕉園。園在太液池東,崇臺復殿,古木珍石,參錯其間。又有小山曲水,則焚之處也。”

劉若愚《酌中志》卷一七:“玉河橋東岸,再南曰五雷殿,即椒園也。凡修實錄成,於此焚草。”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卷六:“有坊二,一曰金鰲,一曰玉蝀,再南曰五雷殿,即椒園也。凡實錄成,焚草於此。”又卷一三:“凡一帝山陵,則開局纂修,告成焚稿椒園。”又卷三二:“史成焚草,中貴傳旨,猶傳大學士為翰林學士。”[12]

薛三省《薛文介公文集》卷三《移閣列實錄條例揭帖》:“竊照國家之正史,取裁於累朝之實錄,而實錄之典故,又取衷於每年之纂注。起居注與六曹編纂,即實錄之底草,實錄又正史之成案也。故必實錄慎而後正史當,纂注詳而後實錄備。”[13]

筆者認為《遼寧稿本》的祖本應該就是三修《明太祖實錄》的底草(或稱底稿、草稿)。《明太祖實錄》主要取材於洪武朝的《起居注》、《欽錄簿》、《奏事簿》、《大明日曆》,但是在這些前期官修史書、官方檔案與《明太祖實錄》正、副定本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環節,這就是“底草”階段。之所以稱之“草”或“稿”,顧名思義雖然是定本形成的依據或基礎,但畢竟不同於定本,一定會與定本略有差異。將《遼寧稿本》與三修《明太祖實錄》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遼寧稿本》符合三修《明太祖實錄》底草的所有特性。首先,從記事條目及內容上來看,基本相同,二者關係密切。其次,前者文字質樸、淺顯易懂,保留了《欽錄簿》口語化風格,以及《起居注》的行文格式,[14]後者則更為正式、更為書面化,二者文字略有差異,但前後承接關係明顯,顯然,《遼寧稿本》的文字處於《起居注》、《欽錄簿》與三修《明太祖實錄》之間,是它們之間的過渡環節。最後,從一些細節上來看,《遼寧稿本》草稿屬性意味濃厚。從卷帙形式上來看,《遼寧稿本》不分卷,史料長編的性質較明顯,而相對應《明太祖實錄》分為四卷,215卷(正月)、216卷(二月)、217卷(三、四、五月)、218卷(六月)。[15]從稱謂上看,《遼寧稿本》稱朱元璋為“帝”,《明太祖實錄》稱“上”,《遼寧稿本》應該是保留了《起居注》、《大明日曆》等洪武官修史書原來的稱謂。[16]由此來看,《遼寧稿本》不避朱棣名諱也屬正常,因為它沿襲了洪武官修史書的慣例。另一方面,《遼寧稿本》稱朱元璋為“帝”,若稱朱棣為“今帝”,沒有先例,若稱“今上”,則稱謂不統一,索性不如遵循洪武官書慣例,稱其爵位姓名。《遼寧稿本》本非定本,其最終的命運是被焚燬,若稱朱棣為“今上”的話,是否會對朱棣不敬,與禮不合?這當然是筆者的推測了。總之,“底草”本來就不是正式的官修史書,它只是《實錄》的過渡產品,留有一些舊有史料痕跡,不避諱朱棣的名字也屬正常。

按照《明實錄》纂修儀制,實錄底草最終是要被焚燒掉,那麼《遼寧稿本》何以流傳後世?不外乎有兩種可能:其一、參加焚草的史官或宦官找機會儲存了一部分,即焚草之餘。其二、焚草之前參加實錄纂修的史官私自抄錄了一部分。不管哪一種可能,實錄底草大規模洩漏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綜上所述,《遼寧稿本》是現存唯一的三修《明太祖實錄》底草部分抄本,它的存在可以讓我們直觀地瞭解到什麼是實錄底草,對學界重新認識《明實錄》的纂修過程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應該給予足夠重視。

註釋

[1] 劉玉岐、潘國華:《〈明太祖實錄〉稿部分抄本初考》,《歷史檔案》1985年第3期。

[2] 劉玉岐、潘國華:《〈明太祖實錄〉稿部分抄本》,《歷史檔案》1985年第3期。

[3] 劉玉岐、潘國華二位先生的文章對《遼寧稿本》的文字特點也進行過總結,參見劉玉岐、潘國華《〈明太祖實錄〉稿部分抄本初考》,《歷史檔案》1985年第3期。

[4] 參見丁亮、張會會《從〈明太祖實錄〉稿本談明初立儲問題》,《歷史檔案》2018年第2期。

[5] 丁亮、張會會:《從〈明太祖實錄〉稿本談明初立儲問題》,《歷史檔案》2018年第2期。

[6] [明]談遷著,張宗祥點校:《國榷》卷十一《惠宗建文元年》,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805頁。

[7] 王崇武:《〈奉天靖難記〉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48年,第76頁。

[8] 參見楊永康《朱棣“革除”建文年號考——以孔尚任所藏〈燕王靖難札付〉為證》,《文史哲》2018年第5期。

[9]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監修實錄”條,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6頁。

[10]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十七,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丙子,第3195頁。

[11] 參見楊永康《朱棣“革除”建文年號考——以孔尚任所藏〈燕王靖難札付〉為證》,《文史哲》2018年第5期。

[12] 以上諸條均轉引自吳晗:《記〈明實錄〉》,收入《吳晗史學論著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9-320頁。吳晗先生輯錄了“焚草”的相關材料,但並沒有進一步展開論述。

[13] [明]薛三省:《薛文介公文集》卷三《移閣列實錄條例揭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14] 丁亮、張會會利用《萬曆起居注》、《明太祖欽錄》,與《遼寧稿本》的書寫格式和語言風格進行對比,認為《遼寧稿本》還保留著起居注的書寫格式和欽錄簿的語言風格,筆者認同這一判斷,但不認同他們將《遼寧稿本》定性為建文初修《明太祖實錄》。

[15] 需要指出的是,《遼寧稿本》首尾正月、六月記事並不完整。

[16] 洪武七年官修《皇明寶訓》稱朱元璋為“帝”,此本《皇明寶訓》直接取材於洪武時期的“記注”,據此推測,當時的《起居注》、《時政記》,包括與《皇明寶訓》同時成書的《大明日曆》,亦稱朱元璋為“帝”。參見楊永康《洪武七年官修〈皇明寶訓〉史料價值初探》,《史學史研究》2008年第3期。

該文原刊《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此據作者原稿。感謝楊永康先生授權釋出!

楊永康:永樂三修《明太祖實錄》底草部分抄本存世考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TAG: 實錄稿本明太祖遼寧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