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富人思維”(深度好文)

文|有書問心淺笑·主播|路遙

俗話說:“腦袋決定口袋”。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相比智商,思維因素更為重要。

它就像是一種軟實力,可以讓人即使身處荒蕪的沙漠,也能獲得財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有一天,有人將我剝得身無分文,丟在沙漠,只需要有一群駝隊經過,不久之後我又能建立起一座商業帝國!”

思維方式決定人的行為,行為則影響人生走向。

好在,思維方式是可以鍛鍊和提升的,和富人一樣思考問題,我們亦能得到命運的青睞。

原來,這就是“富人思維”(深度好文)

越“懶惰”越富有

《韓非子·功名》中,曾寫下這樣一句話:

“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則兩不成。”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目標過多時,便很難做到最佳。

事分輕重,與其盲目勤奮,用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鑿出許多淺井,找到最重要的事,集中時間和精力,去鑿出一口深井。

“懶惰”點,剔除和目標無關的“勤奮”。

如此,便能避免陷入“越忙越窮”的窘境。

一如有著“中國最懶老闆”稱號的陳大年。

曾有投資人對陳大年說:

“年總,我們投了那麼多的公司,我其他不敢說,但我敢說,你是我見過的CEO裡最懶的一個人。”

每天工作6個小時,其他時間皆休息的CEO,確實很“稀缺”。

而且,陳大年不僅自己“懶”,還要求員工一起“懶”:

不加班,不熬夜,週末雙休,每天練太極。

如果家庭和工作有衝突,那便優先解決家庭事務。

也是在這樣的集體“懶惰”下,陳大年用五年的時間,把研發的APP做到了9億使用者,成為行業標杆。

其實陳大年一開始,也不懂得“懶惰”,一開始創業的他很拼命,一年休息不到三十天,每天工作十五個小時,掛在嘴邊的話更是“晚上12點開始開會”。

如此透支,讓陳大年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他這才開始反思,發現成功的關鍵點並不在拼命。

“我的想法就是避免去做那些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把所有的力量全部集中在最核心的要點上面。”

這便是富人思維。

哲學家培根說:

“選擇時間就等於節省時間,而不合乎時宜的舉動則等於亂打空氣。”

人生百年有幾,若想事事周全,便只能坐在夕陽下,嘆年光過盡。

不如讓自己“懶惰”一點,不要企圖攀登每一座高峰,做好選擇,把時間交給最重要的事,幹最少的活,得最優的果。

真正的富人,從不會盲目努力。

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刀刃上,成功才來得更快。

福特公司的建立者福特也說:

“據我觀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別人荒廢的時間裡嶄露頭角的。”

建立自己的時間價值觀,不要企圖魚與熊掌兼得,也不要把時間過多花費在目標以外的事情上。

當你變得“懶惰”,只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那成功也就離你更近了。

原來,這就是“富人思維”(深度好文)

原來,這就是“富人思維”(深度好文)

越“敏感”越富有

在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有一個片段,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陳江河還沒有開啟創業之路時,洛玉珠就已憑藉自己的勤奮和獨到的眼光,成為首屈一指的“襪子大王”。

看著洛玉珠火熱的生意,大傢伙眼紅了,紛紛央求陳江河也帶他們找到襪子廠,與洛玉珠分一杯羹。

陳江河卻給大家提供了另一條賺錢的門路——賣豬皮手套。

天氣漸冷,手套不正是必需品嗎?大傢伙這才頓悟。

陳江河說:

“不是沒有機會,是看你們眼裡有沒有機會;

不是沒有錢,是看你們眼睛裡有沒有掙錢的辦法!”

這便是富人的思維,所謂不破不立,做事學會“敏感”。

遇事多動腦,與其安於常態,溫水煮蛙,不如打破常規,創出一條康莊大道。

人生最易,不過安於現狀,但這也最易被生活所拋棄。

人生在求,不索何獲。

不安於現狀,不甘於平庸,“敏感一點,破常規”,方乃成功之道。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便是一個善於打破自己、不安於現狀的人。

王石當過運輸兵,做過鍋爐維修工,還在鐵路局工程隊工作過。

而他的第一桶金,卻來自玉米。

王石透過考察,發現玉米飼料生意的獨特性——只要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銷量不成問題。

於是他放棄了當時最暢銷的臺灣摺疊傘和日本味精,一頭扎進了倒賣玉米的生意,短短几個月就掙了40多萬。

他的玉米生意一開始很順利,但好景不長,當地發生了“肥雞丸事件”。

經媒體報道,“雞飼料中含有致癌物質”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

一時間,肉雞失去了市場,玉米飼料亦沒有了銷路。

王石最終不得已把庫存的玉米以400元一噸的價格低價處理,不僅賠光了之前賺的錢,還倒貼了70萬。

這要是一般人,一定不敢再碰玉米生意了。

可王石卻反其道行之。

經過再三考慮,他敏銳地察覺到,玉米飼料的市場並沒有觸及天花板。

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在玉米交易不景氣的當下,將大連、天津等地的玉米庫存全部收回,最後一共定了3萬多噸的貨。

王石賭的是:人們不會一直不吃雞,玉米還有市場。

這一次,王石成功了。

沒多久,媒體闢謠,關於雞的一場抵制,就此解除,王石收來的玉米被一掃而空。

有了第一桶金,王石沒有繼續玉米生意,再次體現出他不安於現狀的特質,“敏感”轉向科教儀器業務,創辦了萬科的“前生”。

畫家布萊克說:

“打破常規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宮。”

果然如此,不安於現狀,懂得創造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網上有一個詞語叫“鈍化自己”,當我們安於現狀,被動承受諸如生活、工作的壓力時,總是會被疲憊擠到沒有時間思考。

久而久之,便變得麻木無謂。

被“鈍化”的人,很難擁有清醒的認知去規劃人生,更不能保持敏銳的觸感去打破常規、突破自己。

所以,儘可能的“銳化自己”,對新事物“敏感”,保持長遠獨特的眼光和見解,對自我“敏感”,保持準確的認識;對生活的苦難“敏感”,保持熱情和勇氣。

如此之不安於現狀,才是富人思維帶來的冒險精神,這樣的精神,讓人更易抓住機遇。

原來,這就是“富人思維”(深度好文)

原來,這就是“富人思維”(深度好文)

越“虧本”越富有

很多人無法獲得想要的財富,是因為他們只想收穫成功,分享果實,卻不想體味過程的艱辛。

於是,越是近在眼前的利益,越容易被狂熱地選擇,越是需要長期投入才能獲得的成績,越容易被忽視。

就像一則故事中所講:

在一個缺水的村莊裡,有兩個小夥子同時發現商機——把遠處河中的水弄來賣給村民。

只是,如何把水弄過來,他們採用了不同的方法。

一個小夥子找來兩個桶,每天挑水賣;另一個小夥子則請了幾個人,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修出了一條水管。

就在前者笑話後者幾個月沒有收入時,後者的水管通水了,大量的水賣給村民,不僅輕鬆,收入還是前一個小夥子望塵莫及的。

更鮮明的對比是,前者不挑水,便沒有收入;後者就算“躺平”,也會有源源不斷的“睡後收入”。

這真是眼界決定高度。

當一個人可以放下眼前的利益,選擇“吃虧”,甘於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做長遠的規劃,延遲滿足,精心等待時,複利效應便會誕生。

就如中國傳統史學的開山鼻祖左丘明所說:“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把眼界放寬,考慮事情長遠些,能夠去為了長遠的目標潛下心先投入,如此,成功不遠矣。

這亦是富人的思維。

曾有研究表明,很多創業成功者,在上大學時,往往不會選擇容易上手、重複性比較高的工作,他們更傾向於有挑戰效能成長的的工作。

這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如何組織、交流,甚至運作,更讓他們明白,時間不是金錢,與賺錢比起來,讓自己值錢,才是更有價值的事情。

原騰訊副總裁吳軍在《我對年輕人第一份工作的建議》中也說:

“第一份工作哪怕工資比在其他公司低20%工資,但如果有很大成長空間,也要選擇留下來。”

因為它可以讓人快速成長,如養成好的職業習慣、獲得優秀的專業技能,或擁有縱觀全域性的能力。

看上去工資低了,是一種“吃虧”,實際上自我得到提升、自己更加值錢,這即是最高階的存錢方式。

把眼界放寬,不因眼前的利益去做重複之事,給自己一點時間,規劃未來,充滿希望;

把格局放大,不因計劃的遙遠而輕易放棄,給自己一個機會,提升自我,笑談人生。

與其賺得一份辛苦錢,不如多做讓自己值錢的事,讓財富“主動”找你。

原來,這就是“富人思維”(深度好文)

原來,這就是“富人思維”(深度好文)

“股神”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說:

“富有的人生,不需要特別複雜的理論,只需要以一些簡單可操作好的觀念作為引導就好。”

這種觀念,便來自富人的思維:

少定些目標,少做些不重要的事,“懶一點”,讓自己的精力更集中;

不沉迷現狀,不畏懼未知的挑戰,“敏感點”,讓自己更勇敢;

不只看利益,不放棄提升的機會,“吃點虧”,讓自己的價值不斷增長。

成功很難複製,卻可以借鑑,尤其是底層邏輯。

思維是無形的,卻可以創造出有形的價值。

TAG: 安於現狀玉米王石陳大年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