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溝通》:比說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共情力”的真誠和善意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這句話是《禮記·表記》中對君子為人處世的要求,其中的“不失口於人”指的是說話要謹慎,要顧及對方的感受,也要避免說錯話和說不該說的話。

從古自今,有修養的人對自己的談吐要求都非常高。

著名文學家、劇作家夏衍在臨終前,依然十分重視自己說出來的每一句話。

當秘書對他說:“我去叫大夫。”時,他雖然已經非常痛苦了,但還是堅持對秘書說:“不是叫,是請。”

夏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忘好好說話。

他的言語中沒有溝通的套路,也沒有油嘴滑舌,但那一份尊重和真誠,卻讓人無不動容。

《共情溝通》:比說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共情力”的真誠和善意

真誠是好好說話的第一要素,無論你懂得多少技巧,有多能言善辯,如果連最基本的誠意都沒有,那也白搭。

但是,如果只有一腔真情,卻缺乏共情的能力,也可能說錯了話卻不自知,還在困惑為什麼好友突然就疏遠了自己。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對就深諳共情能力的重要性,他曾經指出,共情力是情商的核心能力。知名管理專家南勇,也把共情力當作突破距離感的關鍵。

所謂的“共情”就是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就是及時察覺對方的情緒,能夠做到感同身受。

《共情溝通》:比說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共情力”的真誠和善意

《中餐廳》中王俊凱的表現就可圈可點。

他注意到黃曉明提及顧客反映粉蒸肉不好吃時,林大廚明顯被打擊到的心情,就在其他人不在的時候,安慰林大廚,說可能是這次買的豬肉肉質不太適合蒸,如果換成其它的肉質,口感應該就會好很多。

王俊凱的這些話,讓情緒低落的林大廚感到十分暖心。

這種將心比心的說話之道,能夠用善意和真誠,架起兩個人溝通的橋樑,讓人如沐春風。

《共情溝通》:比說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共情力”的真誠和善意

正如蔡康永所說: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我們說黃渤會說話,情商高,因為他總能化解他人的尷尬,巧妙地避開讓人難堪的局面。

我們說汪涵會說話,因為他的話中有情,有贈人玫瑰後的“手有餘香”。

《共情溝通》是有溫度的溝通,走進別人的內心,也就打開了自己的天地。

古話說“嘴上帶尺,腳下有路”,會說話是關鍵,有的人一開口就贏了,有的人卻因為不會說話而得罪別人,錯過機會。

所以,在開口之前不妨先學會共情,掌握溝通的技巧。

TAG: 共情說話情商大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