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致癌?正在咖啡的我,趕緊再喝一口

早上到辦公室習慣性地泡上一杯咖啡,在濃郁的咖啡香味中,開始一天的工作。想起早兩年的文章“星巴克咖啡致癌,受此影響星巴克股票狂跌”,“星巴克被判死刑”的新聞,不由得笑出聲來……

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是一家非營利組織發起訴訟,認為眾多咖啡館沒有在產品上標註咖啡中含有致癌物。

根據加州在30年前透過的一項法案——Proposition 65,裡面列出了上百種可能致癌的物質,並要求商家如果出售任何含有這些化合物的產品,就必須標識致癌風險。

於是,3月28日,美國洛杉磯法院裁定,要求星巴克等公司必須在90天內,要在其產品的顯著位置,標註咖啡致癌的警告。

於是乎,國內自媒體又一次狂歡般地奔走相告:

“你愛喝的星巴克,致癌!”

“喝咖啡吧,小心患癌!”

,朋友圈、家族群裡轉得不亦樂乎。

讀著鋪天蓋地的咖啡致癌文章,正在喝咖啡的我,看著杯中的咖啡還是如此的濃郁香醇,忍不住再多喝幾口,頓時感覺神清氣爽……

咖啡裡到底什麼物質致癌?

新聞裡的主角叫做——丙烯醯胺

其實,咖啡豆本身是沒有丙烯醯胺,也不是咖啡店裡新增的,而是在烘培過程中自然出現的。

十六年前,瑞典科學家發現高溫加熱的食物就會產生丙烯醯胺,這一溫度的標準是120攝氏度。

也就是說只要高溫煎炸或烘烤(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食物,都會產生一定量的丙烯醯胺。

那麼就不止咖啡裡有丙烯醯胺了,炸薯條、炸薯片、烤紅薯,各種炒菜,燒烤等食物食物中都存在這種危險物質[1]。

可以這樣說,中國人飲食中煎炸炒的食物裡都有丙烯醯胺。吃一頓中餐,吃進去的丙烯醯胺遠遠超過喝一杯咖啡。

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一份咖啡的丙烯醯胺含量是一份炒菜的五分之一。

所以,你還怕個啥?

而對於菸民或者二手菸、三手煙的受害者來說,丙烯醯胺就更常見了,每點燃一支菸,就會產生很多很多丙烯醯胺。

您勸我們別喝咖啡,真不如您先戒了煙,利人利己!

丙烯醯胺有多毒?

在動物實驗中,丙烯醯胺增加了多種癌症的風險。但是這些實驗用的劑量是食物裡的1000-10000倍。

因此丙烯醯胺對人類癌症的研究結果還沒有定論。

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和美國環境保護署等都將丙烯醯胺列為2A級致癌物,即“可能的致癌物”。意思是:可能致癌,但不確定。

咖啡中的丙烯醯胺要達到致癌的量,大概相當於持續每天喝幾十杯高濃度咖啡。也就是說,你和癌症之間隔了幾十杯超濃星巴克,你覺得你每天能喝那麼多嗎?

其實,

每天適量喝點咖啡,好處還不少呢!

以下的好處都是有實驗室資料支撐的。

有超過25項研究發現長期喝咖啡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2,3,4]

芬蘭和瑞典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喝3到5杯咖啡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機率比不喝或者偶爾喝咖啡的低65%[5]

喝咖啡減少肝硬化,降低肝癌的發病率[6]

每天喝兩杯或更多杯咖啡可以將因肝硬化死亡的風險降低66%[7]

每天喝兩到四杯咖啡可能會減少成人的自殺風險[8]

每天攝入200毫克咖啡因可能會增加長期記憶力[9]。

再來說個有趣的事,

這次新聞的配角:加州法案——Proposition 65

加州的這個法案,要求商家如果出售任何含有這些化合物的產品,就必須標識致癌風險。

因此,在加州很多地方都會有致癌風險的標誌牌:本店出售食品可能致癌!

咖啡致癌?正在咖啡的我,趕緊再喝一口

看看迪斯尼門口也有這樣的牌子哦。

咖啡致癌?正在咖啡的我,趕緊再喝一口

據丁香醫生調查,那篇“星巴克咖啡致癌”的謠言文章,已經收穫了幾百萬上千萬的流量,而闢謠的文章大多閱讀量不佳。

沒辦法,還是那句話“當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跑遍天下!”。

據說這次散佈謠言的公眾號是個“慣犯”,他們經常炮製聳人聽聞、驚世駭俗的標題,什麼“澳洲已徹底治癒了癌症”,“吃早餐致癌”等等。就算後來遭到投訴,無非也就是刪除文章了事,反正收割了流量和使用者,廣告越來越多,賺得盆滿缽滿。

而老老實實查文獻寫科普文章的我們,只能對此望而興嘆。不過我相信至少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可以理性而科學地看待這件事,並且把靠譜的知識傳遞給身邊的人。哪怕正確的資訊隻影響到一個人,這星星之火就能慢慢地去影響更多的人,這就夠了吧。

查了一圈文獻,發現喝咖啡好處不少,趕緊再來一杯吧!

TAG: 丙烯醯胺咖啡致癌星巴克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