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東糧倉(一):美食背後的中國傳統文化

“食色性也”,每一個階層、民族、年齡的人們都離不開食物。

中國飲食文化深厚廣博、異彩紛呈。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素有“隴東糧倉”之稱的甘肅慶陽甚是。

且以食物為視窗,讓我們透過美食,在有滋有味中感知慶陽,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隴東糧倉(一):美食背後的中國傳統文化

(一)手工臊子面——慶陽人的鄉愁、情懷與祝願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猶如南方人眷戀於米飯,北方的慶陽人尤其愛麵食,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麵食,便是手工臊子面。

“鄉愁”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懷,不管是從南方到北方,從國內到海外,所謂最好吃的菜是媽媽的味道,最美麗的地方是故鄉的土地,最深刻的記憶是童年的時光。這對於身在他鄉的慶陽人來說,故鄉,就是這種讓她魂牽夢繫的臊子面的味道,勾起的不光是對美食的垂涎,更有流淚的衝動。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他們幾乎分不清那是一種滋味,還是一種鄉愁。而對於身處慶陽的人,餐桌上的臊子面也不只是一種特色麵食,更是一份美好的祝願。一方面,它代表著迎賓待客“長長久久”、“福壽安康”之意;另一方面,在婚喜家宴中,先為賓客呈上一碗臊子面,也是尊重、儀式的象徵。儼然,吃臊子面,已經成為了慶陽人獨特的待客文化。

相傳,臊子面由唐朝的“長壽麵”演化而來,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云:“餘為座上客,舉箸食湯餅。”麵條一類的食品,在唐代稱作“湯餅”。劉詩中提及的湯餅“,就是”長命面“。它是唐朝時款待客人的佳點。而臊子肉發源於北宋時期,《夢粱錄》上記載有專門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鋪。但當時是否已經出現”臊子面“,還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裡記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寫此書前,就已經問世。

時至今日,臊子面在慶陽已經不只是一種特色美食,更是一種傳統飲食文化。

我們來到慶陽的第一頓晚餐,便是期待中的慶陽特色美食——手工臊子面。

走進老張手工面,初見桌上那6碟精緻的小菜著實垂涎欲滴,但卻被一碗碗紅紅的火辣辣的麵湯,嚇著了!和麵品嚐,呵呵,於來自江西的我其實壓根兒不辣。而且口感細膩,口味獨特。色澤鮮豔的麵湯其輔料配以蘿蔔丁、豆腐,蔥花、黃花菜等,紅、綠、白相間,甚是美味誘人。

一碗麵從拉制到煮熟上桌,看是數數幾分鐘,但其背後卻有著很深的門道。手工臊子面是麵食中奢華的貴族,不僅做法考究精細,色彩漂亮,而且味道酸辣開胃,營養豐富,就像一件藝術品,無論從視覺還是味覺上,都是其他麵食無法媲美的。

隴東糧倉(一):美食背後的中國傳統文化

(二)鎮原筵席——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

我國是禮儀之邦,鎮原是禮儀之鄉。

鎮原地處黃河中游的隴東黃土高原,乃華夏故土,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代登弟士宦,逸民賢達較多。他們或衣錦還鄉,或異地採風,或接風洗塵,或迎送京官。無不大擺筵席,盛會賓朋,形成了鎮原飲食文化迅速發展的良好氛圍。

鎮原筵席是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經過多少代名廚高師創造性地勞動和達官顯貴、名流雅士、美食家的品嚐鑑定,才形成了具有宮廷特色與民間傳統烹調技術相結合的獨特筵席。

據史載,自北魏靈太后迎父神柩還鄉,她親自主葬安厝大祭,攜帶四十餘名全國名廚盛宴梓里賓朋,從此,宮廷官邸筵席菜餚傳入鎮原。後因明朝正德年間進士許理一貫反對奢侈對鎮原筵席進行了系統研究整理,革除了鎮原沿用宮廷筵席冗奢之蔽,保留和充實合理之規格。清末進士焦國理,民國二十四年與慕壽祺重修鎮原縣誌,他們結合當時鎮原飲食文化發展的水平,對鎮原筵席又進行了充實和規範。從而使鎮原筵席有一個較為完整的體式。

在所有民間飲食中,“席”最為豐厚,是民間最高階最複雜的飲食。鎮原盛行吃“席”的風俗,鎮原筵席辦席者不吃力,赴宴者很滿意,東道主覺得體面,賓客們覺得榮耀。故雖經歷了一千七百多年,在鎮原民間仍然非常盛行,說明它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哲理,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它是鎮原飲食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坐席也是一種藝術,同時不僅止於吃,它具有多層的文化意義。

鎮原筵席特講究禮儀,有嚴格的吃席規程:落杯—落箸—落匙—澆菜—斟酒—上菜—下饃—上餅。吃席不能隨便不受約束地吃。每一道菜上來,先由首座長輩規定拿起筷子動某一碟或一碗菜,大家才能跟著去吃。只有在長輩動過筷子的菜裡,願吃那個可以隨便去吃。否則便是失禮,會成為笑柄。可見,坐席具有極強的倫理意識,對於維繫宗族,親友的團結具有促進作用。

“席”代表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是自然、人倫與社會的統一。坐席是傳統的群體活動,是培養群體觀念的場所,處處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節制,約束等特點。由此看來,鎮原的傳統筵席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

鎮原筵席凡設席通用12個佐酒碟子(四葷、四素、四乾果),十二個碟子擺法講究,分別是:左骨右旋;左雞蛋右瘦肉;左十香右且蓮;左鹿角右帶絲;口瓜子掌花生;左上角紅爐,右下角白爐。喪事將且蓮、帶絲、紅爐、白爐對調位置。十二個碟子以外另配放2至4個小碟(俗稱蘸池)。十全席:六個大菜,六個小菜;十三花:大菜八個,小菜八個,饅頭四回,端菜十七趟。

鎮原筵席既體現了中國人的傳統禮儀,如今又作為鎮原人婚喪嫁娶等盛行的一種傳統酒席。仙客聚農家樂由鎮原傳統筵席傳承人李會林。馬志學師傅主廚,主營十全,十三花筵席。有幸我們在此體驗了一回,席間冷盤13道,熱菜八道,大菜八道,小菜五圍子掃席,可謂筵席場面十分隆重。

隴東糧倉(一):美食背後的中國傳統文化

(三)寧縣九碗八碟子宴席——竟然行的是天子禮儀

寧縣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出土的炊具食具可知,其最早要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演化,形成了種類繁多,形式各異,系統的飲食文化體系。其中具代表性的”水花席“九碗八碟子(九鼎八簋),竟然行的是天子禮儀。這是寧縣飲食文化不同於其他地方的鮮明特徵。

寧縣水花席又稱”水花酒席“,具體說分為飲酒和吃飯兩道。宴席開始先上八個乾果碟子,喝的是自釀的黃酒;吃飯又上盛滿湯水和肉菜的九碗,吃的是饃饃。九碗俗稱”九碗一品“,由四臺、四柱和一品碗構成。水花酒席是婚嫁、喪葬、壽辰、”滿月“等重要場合招待客人的最隆重的酒席。寧縣這個九碗八碟子的酒宴,行的是周天子”九鼎八簋“ 禮儀。九碗就是”九鼎“,八碟子就是”八簋“。人們不禁要問:寧縣民間怎能行周天子”九鼎八簋“ 禮儀,這不是越禮嗎?原來周先祖公劉在寧縣建立了邠國,此後一直是周人所在地。西周建立後,周天子五年一次的”禘祠“,都要來寧縣祭祀埋葬在寧縣大地上的九位周先王。天子祭祀時使用的就是”九鼎八簋“,並伴以相應的禮樂。後世周天子懶得長途奔波,就委派大臣前來代祭,行的還是”九鼎八簋“大禮。祭祀時有當地周族官員陪祭。

西周滅亡後,周天子更不能前來祭祖,就由當地周族官員代為祭祀。義渠戎建立國家後,這裡的周逸民淪為平民,他們沒有了”九鼎八簋“,祭祖時就用碗與碟代替,但數目不能少,就遺留下”九碗八碟子“儀軌,一直流傳至今。

經過無數次的製作改進,如今的”九碗水席“已成為廣大食客讚不絕口的品牌美食。金秋十月的一天,很榮幸我們在大美慶陽,走進寧縣天章農家樂,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番”九碗水席“的豐盛及其蘊含的天子禮儀。

隴東糧倉(一):美食背後的中國傳統文化

TAG: 鎮原臊子筵席九碗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