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手術發展史 - 從“開胸”到“開孔”

把時間往前推20年,胸外科還處在一個

“大刀闊斧”

的時代。可能只是為了切除一個直徑

2cm

的肺部結節,就在胸部開一個

30cm

左右的大口子,

截肋骨、斷胸骨

對當年的胸外科醫生來說就是家常便飯。在老百姓眼中,去胸外科那就是去開“大刀”的。巨大切口帶來的疼痛,會導致術後諸如咳痰困難、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連鎖反應,把醫患雙方都折騰得夠嗆。手術創傷大,術後恢復緩慢,最後在身上留下一道巨大的疤,讓人“談胸色變”。

而現在隨著健康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更小的肺部小結節(直徑在1cm左右甚至以內,多數為早期肺癌或癌前病變)被發現。大多數患者卻只需要在胸壁上開一個3cm左右的小口子,透過胸腔鏡微創手術的方式就能解決問題,大大減少了由於切口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手術創傷小,最快的患者甚至手術完第二天就能出院。胸外科也迎來了一個屬於“微創”的新時代。

結節越看越小,手術切口也越開越小,療效卻一點也不打折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胸外科手術切口的改良。

Part1、單孔胸腔鏡手術的由來

自外科學誕生以來,手術創傷就成為伴隨疾病治療過程中一個永遠不可迴避的問題。而胸部外科由於涉及肺部、食管以及縱膈等重要臟器,手術複雜性高,風險大,以往大多需要採用開胸手術完成,給病人帶來很大的創傷,導致術後恢復慢,術後併發症風險也隨之增高。傳統的胸外科手術需要採用約30cm長的切口,切除一段肋骨才能完成,使許多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談胸色變”,因畏懼“開膛剖胸”而放棄治療。

胸外科手術發展史 - 從“開胸”到“開孔”

為了減少手術帶來的打擊,胸外科醫師很早就開始探索更加微創的治療方法。早在1910年,瑞典醫生Jacobaeus就開始嘗試使用內窺鏡診治肺結核病人,而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技術和裝置限制,微創胸外科的發展趨於緩慢。直到近二十年來,胸腔鏡手術才開始在國內各大醫院普及開展起來;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病人僅需要在胸部打幾個“孔”,無需切除肋骨,撐開胸部等操作,術後疼痛大大減輕,從而開啟了微創胸外科的新時代。

胸外科手術發展史 - 從“開胸”到“開孔”

為了進一步減少創傷,改善術後康復與減輕疼痛,胸外科醫師開始嘗試胸腔鏡下的各種手術方式,經一側胸壁做3個2-4cm的“三孔”手術一度成為主流。而實際上,由於肋骨骨架的特點,切口疼痛帶來的系列問題如術後咳痰困難、肺部感染等,仍然未能很好解決,尤其後背部的切口由於肋間隙狹窄,造成的疼痛感成為影響病人術後活動,影響康復的重要原因之一。

胸外科手術發展史 - 從“開胸”到“開孔”

由此也促進了胸外科“減孔”手術的改革,例如減少了一個操作孔的“單操作孔”,即“雙孔”手術。

胸外科手術發展史 - 從“開胸”到“開孔”

而將這一針對切口的改革做到極致的,無疑是將所有手術“道具”經由同一個切口進行操作的“單孔”手術。醫生僅需在肋間隙最寬闊的前側胸壁做一個3cm的小切口,因而病人術後疼痛顯著減輕,從而進一步縮短術後恢復時間,非常契合現代外科“快速康復”的理念,有效減少了術後併發症,改善了外科病人的術後生活質量。

胸外科手術發展史 - 從“開胸”到“開孔”

Part2、單孔胸腔鏡手術的優勢

與傳統多孔胸腔鏡手術相比,由於減少了切口數量,病人術後的疼痛更為減輕,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更能接受快速康復的理念,大多數患者能抱著“就是做個微創手術”的心態來治療,單孔手術無疑是更為微創的一種手術方式。但以往外科學發展中涉及到微創技術的革新,往往容易出現“創傷越小,難度越高”的怪圈,最終導致新技術難以推廣。而單孔胸腔鏡手術自問世以來,短短几年已迅速在國內很多醫學中心的得到胸外科醫護人員歡迎和病人的共同認可,在於其獨有的優勢。

由於攝像系統與手術器械經同一孔操作,對外科醫生而言是一種“所見即所得”的手術方式,使細長的手術器械猶如延長的手臂,在與傳統開胸手術完全一致的視野下完成手術,而無需像在三孔或二孔胸腔鏡手術時需要習慣視野的轉變,從而成為更容易學習和掌握的手術方法。

胸外科手術發展史 - 從“開胸”到“開孔”

與多孔胸腔鏡手術相比,單孔手術的一個問題是當需要多把手術器械在同一個孔中操作時,可能相互干擾造成“器械打架”的情況。但藉助於特製的雙關節手術器械,訓練有素的胸外科醫生恰好可以利用不同器械的相互支撐作用,省時、省力而且穩定的完成很多複雜操作,就像斯諾克檯球比賽中,選手利用“架杆”可以精準實現遠距離控制一樣。

胸外科手術發展史 - 從“開胸”到“開孔”

在胸部開一個小口子,術後只留下一處小小的疤痕,而不是三道甚至是一長條狀如蜈蚣的痕跡,這給患者帶來的身心負擔會小得多,更加容易被接受,對肺部疾病的早期診治有著重要作用。

正因為有這些優勢,單孔手術日益獲得當今胸外科醫師的歡迎,得到了迅速發展。

Part3、單孔胸腔鏡手術的應用及流行

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改善,居民體檢意識逐漸增強,體檢發現的肺部小結節等早期病變越來越多,早診早治觀念已深入人心。老百姓對胸部腫瘤等疾病已經不再“談癌色變”,轉而追求更小的創傷,更高的生活質量。單孔胸腔鏡手術由於其自身的多種優勢,已逐漸成為受廣大醫生、患者都認可的新的微創治療手段;隨著更多新技術、新觀念如免插管麻醉、機器人手術等的引入,可以預見微創胸外科的發展將有更好的未來。

胸外科手術發展史 - 從“開胸”到“開孔”

本文由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胸外科

李暢 副主任醫師

撰寫&稽核

TAG: 手術胸外科胸腔鏡術後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