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用名詞術語(二十二)

中醫常用名詞術語(二十二)

虛火上炎

指由於腎陰虧損,水不制火,而虛火上升的病理。主要表現有咽乾、 咽痛、頭昏目眩,心煩不眠、耳鳴健忘、手足心熱、舌質嫩紅、脈細數,或目赤、口舌生瘡等症狀。

壯火食氣

人體中內養臟腑,外充肌膚的陽氣,是生理上的火,稱為“少火”; 若陽氣過亢,火熱內生,則成病理上的“火”,稱為“壯火”。這種亢盛的火,能使物質的消耗增加,以致傷陰耗氣,叫壯火食氣。食, 腐蝕或損耗之意。

寒趣生熱,熱極生寒

與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同義。指自然氣侯變化。如冬季 寒冷之極,將會轉到春夏的溫、熱,夏季炎熱之極,將會 轉到秋冬的寒涼。指病理變化。如寒性的病症,當病情 發展到寒極的階段,就會因虛陽外浮而出現假熱的現象; 熱性的病証,當病情發展到熱極的階段,就會因熱邪內伏 而出現假寒的現象。參見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條。

化熱

指外感表證傳裡的一種病理變化。風、寒、燥、溼等外邪侵入人體後,在 初期階段,多有畏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狀;如病邪傳入氣分,則出現不惡寒反惡熱,口渴唇乾、心煩、舌紅苔黃、脈數,或便秘,尿黃赤等,顯示 病邪已是化熱入裡。

化火

指熱証發展過程的一種病理現象。熱是無形之氣,火是有形之象,熱極則生火。一般來說,火都是指內熱熾盛而言,是病理性的各種機能亢進的表現。外感五氣(風、寒、暑、溼、燥)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化火,五志鬱 結亦能生火。此外,如痰溼內阻,肝脈氣鬱,都能使邪從火化。火証的臨床表現比較複雜,隨看病因而不同,輕証頭痛煩渴,面目紅赤,口唇焦燥,咽乾喉痛;重証神志昏沉,狂躁不安,或咯血衄血,淋閉尿血等。

化燥

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種病理變化。燥,是津液缺少。由於熱傷津液或素體陰虧、內熱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氣化燥,出現口乾、咽燥、唇焦、口渴、便秘、尿赤、乾咳咯血等體液耗損的症狀。參見“內燥”條。

燥結

指病邪化熱後,邪熱結於胃腸,胃腸津液受傷的病理。主要症狀有身熱或午後潮熱、腹脹痛、便閉、尿赤、舌紅苔黃乾燥,脈數等。

化風

指熱病過程或陰血耗損所出現的一種病理變化。風,指肝風,是一種眩暈、抽搐、震顫的神經症狀。臨床上可因熱盛、陰傷、血虛或肝陽上亢等原因而出現,稱為“化風”。參見“熱盛動風”、“肝風內動”、“內風” 等有關各條。

虛風內動

病變過程中,由於津液虧損,液少血枯、失血、血不養筋,或肝腎不足,陰不潛陽而肝陽上亢等,均可引動肝風,出現眩暈,緩弱的抽搐、震顫症症,稱為“虛風內動”。本證多見於大汗、大吐、大洩、大 出血或久病傷陰,肝腎虧損者。其中,因於貧血、失血引起的,叫“ 血虛生風”,因於陰液虧損引起的,叫“液燥生風”。

溼阻氣分

指氣分受溼邪阻滯的病理。主要表現為“身熱不揚”、頭重如裹、身 重體酸、骨節疼痛,胸悶納呆、腹滿洩瀉,苔滑膩、脈濡緩等。

風溼相搏

語出《傷寒論》。指風邪與溼邪侵入人體肌表筋骨後,互相搏擊所出 現的病變。臨床表現如風溼留於肌表,則見身體疼痛不能轉側;風溼滯留關節,則四肢關節有牽引性疼痛,不能活動自如。

溼鬱熱伏

又叫“溼遏熱伏”。指溼阻於裡,邪熱不易外透的病臭。主要症狀為 “身熱不揚”,午後熱高、汗出而熱不退,胸悶腹脹、厭食、頭部腫痛、苔白膩、脈濡數等。

溼熱下注(下焦溼熱)

指溼熱注於下焦的病理。臨床可見於多種疾病,如溼熱 痢疾、溼熱洩瀉、淋濁、閉閉、陰癢、帶下等。

水逆

指胃有停水,水氣不化,渴欲飲水,水入即吐的病變。

寒化

指病邪傳入陰經,或熱證後期因陽氣虛弱而出現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有 神倦、肢冷、畏寒、腹滿、洩瀉、小便清長、舌淡苔白滑、脈微弱等。

寒傷形,熱傷氣

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外感寒邪多先傷及外部的形 體,如頭痛、惡寒、肢節痠痛等,是形體受病的症狀。外感熱邪,最易損耗人體的陽氣,因為“熱則氣洩”,如暑熱證的大 汗、脈濡數,就是熱傷氣的表現。

寒包火

指人體平素內有積熱,再受寒冷,寒包於外,熱鬱於內的病理。可見於哮喘、久咳、失音、咽痛、齦腫等病証。

寒熱錯雜

指寒証和熱証交錯在一起同時出現。如“上熱下寒”“上寒下熱”、 “表熱裡寒”、“表寒裡熱”等等,都是寒熱錯雜的病理現象。

裡寒格熱

“陰盛格陽”的別稱。體內陰陽失調,出現下寒格拒上熱的証侯。例如虛寒久痢,誤用寒涼,出現食入即吐的症狀等。

寒凝氣滯

指身體某一部位因寒邪凝聚,出現氣滯疼痛的病變。寒是陰邪,它的 性質是凝滯而收縮,易傷陽氣,人體的血氣是喜溫而畏寒,寒則氣的 流通受阻,血脈凝滯,而產生痙攣疼痛的症狀。

中醫常用名詞術語(二十二)

寒從中生

凡屬內寒、屬於陽氣虛衰、臟腑功能不足所產生的陰寒證侯均為“寒從中生”(“中”字在這裡是泛指臟腑)。主要表現有:

由於陽氣虛、寒邪盛所致的寒痺,常見症狀為肢節痺痛、筋脈攣急、面色蒼白、惡寒肢冷等,其發病和腎陽不足有較密切的關係。

由於陽氣不足,影響代謝機能而出現病理性產物的留滯,如發生積液、脹滿、水腫、痰飲等。這些証侯常和脾腎陽衰有較密切的關係。

痼冷(內有久寒)

痼,久病之意。指寒氣久伏於身體某一經絡、臟腑,形成區域性的寒証,經久不愈,如臍腹冷痛,嘔吐清涎,骨節拘急而 痛,四肢不溫等。多見於脾胃虛弱,內有寒飲或寒溼久痺的 患者。

寒則氣收

語出《素問.舉痛論》,也稱“寒則收引”。收,斂縮的意思。寒氣傷人肌膚,則毛竅緊閉,陽氣收斂,汗不得出;寒傷筋脈,則筋脈收 引,拘急痙攣,出現疼痛。

寒勝則浮

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這裡的浮,指浮腫,即使寒氣偏勝出現浮腫的病理。寒氣偏勝則陽氣不足,寒凝氣滯,氣血執行不暢,水溼停留故產生浮腫。如慢性腎炎,多是寒氣偏勝,脾腎陽虛的表現。

風勝則動

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風氣偏勝出現動搖的病理。風的特點是流動迅速,容易激盪,變化很快,如眩暈動搖、抽搐、震顫、攣急等,都是風氣太過的表現。

燥勝則幹

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燥氣偏勝出現乾燥的病理。燥氣太過,就會耗傷津液,出現口唇鼻咽乾燥,面板燥裂,乾咳,大便乾結 等傷津症狀。

溼勝則濡瀉

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溼氣偏勝出現大便洩瀉的病理。脾喜燥而惡溼,溼氣偏勝,則脾陽不脈,運化水溼的功能障礙,就 會產生“濡瀉”。濡瀉,是腸鳴腹瀉,瀉出稀爛大便而腹不痛的症 狀。

溼勝陽微

指溼邪過盛傷害陽氣的病理。溼屬陰邪,如果溼邪過盛,就會傷害陽氣,以致陽氣衰微,產生“寒溼”症狀,多見於慢性水腫一類疾患。

氣化不利

水腫、排尿的病理之一。小便的排洩,有賴於腎與膀胱的氣化作用,假如溼熱下注或命門火衰,都會影響腎及膀胱的氣化功能障礙或減弱 而出現排尿困難,點滴而出,甚至閉塞不通,形成水腫。參見“水不 化氣”條。

水不化氣

是指水液代謝功能障礙引起小便不利、水腫的病理。人體水液的輸布與排洩,必須經過氣化的過程,這過程與肺、脾、腎功能有密切關係。特別是腎陽虛則不能維持正常升清降濁的氣化作用,致使水液不能 蒸發敷布而出現水腫。

氣血失調

指氣與血二者關係失去協調的病理。在生理情況下,氣血是相依相附的,氣以生血,血以養氣,氣為血帥,血為氣母。在病變時,氣病可 以影響血病,血病也可以影響氣病,如氣滯可致血滯,血滯也可致氣 滯,出現疼痛,瘀血等症;氣逆可致血逆上溢而見吐血,咯血,衄血 等症;氣虛不能攝血,可致血不循經而見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 臨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經不調、慢性出血等病症,多與氣血失調 有關。

氣有餘便是火

語出朱丹溪《格致餘論》。氣是指陽氣。有餘,是偏盛的意思。意即陽氣偏盛便能導致各種“火証”。陽氣的偏盛可由陰液不足 而陽氣偏亢,虛火上炎,如腎陰不足,導致心火偏旺;也可由某 一臟腑的功能失調,致使陽氣鬱結化火,如肝火,膽火、胃火等。故說“氣有餘便是火”。

氣虛

指“氣少”、“元氣虛弱”。多由於臟腑虛損、重病久病損耗元氣所致。一般症狀有面色[白光]白、頭眩耳鳴、心悸短氣、動則汗出語聲低微、 倦怠乏力等。如氣虛不能固攝血液,可使血不循經,發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稱為“氣虛不攝”。指肺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氣虛者,肺虛也。」

氣怯

怯,虛弱或驚慌之意。指膽氣不足,心慌易驚,或中氣虛弱出現短氣、倦怠、言語無力等症。

氣滯

指體內氣的執行不暢,於某一部位產生阻滯的病理。臨床表現主要是區域性出現脹滿或疼痛的症狀。氣滯久則可引起血瘀,形成“氣帶血瘀”,使區域性的疼痛加劇(刺痛拒按),甚則結成腫塊或腐損肌肉。

氣鬱

即氣機鬱結,多與情志刺激、氣血失調有關,臨床多指肝氣鬱結而言。主要症狀有胸悶脅痛、急躁易怒、食慾不振、月經不調、脈沉閉等。參見“ 肝氣鬱結”條。

氣逆

指氣上逆而不順的病理。氣順則平,氣逆則病。肺胃之氣以降為順,肺氣逆則見喘促、咳嗽;胃氣逆則見嘔吐,呃逆;肝氣雖主升發,但鬱怒傷肝,升發太過,也可見氣火上逆,出現頭痛眩暈,昏倒、吐血等症。

氣機不利

廣義指臟腑機能活動障礙,狹義指三焦升降機能障礙,出現胸隔痞塞 不同症狀。

血虛

指營血不足出現虛弱的病理。由於失血過多(或慢性出血)、臟腑虛損。 化生精血機能減退或障礙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虛,出現貧血症狀。臨床上 一般分為心血虛、肝血虛、心脾兩虛等證型。詳見有關各條。

血脫氣脫(氣隨血脫)

指出血過多陽氣虛脫的病理。氣和血是相生相成,互相依附的。血脫,是指出血過多。出血過多使氣失依附, 而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脈微細等氣虛欲脫症狀。相當於出血性休克,治療應根據血脫先益 氣的原則,即宜補氣以固脫。

血隨氣陷

多指氣虛下陷而致子宮出血的病理而言。因血隨氣行,氣陷則血鬱於下,或血從下溢。常見於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多,或連續不斷,面色蒼白,精神疲乏,舌淡苔少,脈虛數或沉細無力等。

血不歸經

血癥病機之一。又叫“血不循經”。即血液不循經脈執行而溢位於外,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由氣虛、氣逆、血瘀、火熱等多種原因引起。

TAG: 陽氣病理出現症狀氣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