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卷一表部藥

麻黃

開鬱散結,解表發汗(也能利尿)。主治因津血、水分瘀滯鬱結於體表、肌表所致的身疼痛、無汗(包括汗極少、粘稠之類的情況)、身體水腫浮腫(以全身性和腰以上的水腫為主)、鼻塞不通之類的情形,常有脈浮緊、脈緊(脈有力、拒按)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5克、10克。

實際應用中的一些個人體會:

1、麻黃煎煮時,古經方常有先煎、去上沫的說法,但我在藥店買到的麻黃,沒有一次是能煎出“沫”來的。對此,我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不“先煎、去上沫”,直接煎煮;或在方中加味生甘草(用量約為麻黃用量的1。5~2倍)以消除麻黃的毒副作用(諸如心悸心慌、興奮失眠、頭痛眼痛、尿精(在尿盡的時候常會有清水樣的精液滲出)之類的表現)。二是先煎五(5克麻黃)或十(10克麻黃)分鐘(按1克麻黃煎一分鐘去累計),然後倒掉藥汁不用,以藥渣入藥,這樣既不會影響麻黃的藥效,也能有效降低麻黃的毒副作用;還可以再加味生甘草(這時生甘草的用量可以少些,一般與麻黃等量就可以了)。

2、用炙(蜜炙)麻黃,直接入煎就行,不用再另作處理,麻黃作用既能得到儲存,毒副作用也比較少。但必須注意的是,炙麻黃的作用與生麻黃是一樣的,而並不是現在一些藥書上所說的“變成平喘止咳了”的那種說法的。

桂枝

治氣上衝(或外突)的感覺以及由此所致的心動悸、胸滿氣喘、頭頸痛、身體痠痛疼痛,小便不利、頭暈、脘腹動悸、臍腹動悸(此時常須與茯苓、白朮或蒼朮、澤瀉之類的藥物同用)之類的表現。常有脈浮、脈促(寸比關浮顯、關又再比尺浮顯)、脈聚寸(寸部最浮顯、關尺部偏於沉隱)、尺部獨隱(寸與關浮顯,尺部不浮顯)之類的脈象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必須注意的是,古經方中所用的桂是指桂枝而不是現在一些解釋所說的肉桂,所以通常都會有桂枝、去皮、桂心(去皮後的木心)之類的說明或說法,擺明就是說不是用桂皮(肉桂)的了。

黃芪

治表部(肌表)津血虛衰、營養不足所致的惡寒怕冷怕風、肌肉萎縮痿軟無力、肌體麻木麻痺不仁之類的證情,並常有肌表瘡癰塌陷色淡不發、肌表潰瘍面創面久不收口、自汗惡寒、身體(肌表)水腫浮腫(此時常須與發汗藥(如麻黃之類)或袪溼利尿藥(如蒼朮、茯苓、防己之類)同用)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黃芪與炙麻黃同用(黃芪用量須大於或等於炙麻黃的用量),對治療流鼻涕而噴嚏不止的病證有良效。

防風

作用與黃芪相似而力量極輕微,故黃芪更適用於表虛寒證的重證而防風更適用於表虛寒證的輕證。

常用量10克、15克。與炙麻黃同用時,用量常須是炙麻黃用量的兩倍。

另外,防風還對砷中毒(砒霜類中毒)有一定的排毒解毒的作用。

葛根

治療表部、肌表津血虛衰不足的虛熱證所致的肌肉強直、僵硬症,以頭頸、肩頸、項背、腰背的強直、僵硬(即所謂的“強几几”)的表現為使用指徵,無論是落枕、閃腰、頸椎病、腰椎病,只要有上述的強直、僵硬的表現的,都可以對證使用而獲效。而並非現在一般所認為的是解表藥、清胃熱藥之類的那些作用。

常用量15克、20克,大劑量可用到30克。

蔥白

有殺菌、發汗、開鬱散結的作用。常有面熱如醉而又惡寒而不發熱(或惡寒較重但發熱卻極少)的表現。蔥白的開鬱散結、發汗解表的作用和原理與麻黃相似,但力量之微,則與麻黃不可同日而語,是望塵莫及的。因此麻黃更適用於實證的治療,蔥白則更適用於虛證的治療。

常用量10克、15克。不宜煎煮過熟,否則有效成分將消失,因此宜取汁服或取汁兌藥服。煎湯時可將蔥白搗爛,待藥成時後下,攪勻、藥沸即可取服。

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卷二祛痰瘀藥

蘇子(蘇葉)

祛痰瘀、利咽喉,對咽部有痰涎堵塞的感覺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一般認為,蘇葉有解表發汗的作用,但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體會,蘇葉作用與蘇子基本相同,並無發汗解表的作用,因此我在使用這類藥物時,基本上都是隻用蘇子、不用蘇葉的。以上觀點和經驗,供大家參考。

常用量10克、15克。

另外,蘇子、蘇葉之類還有一定的解魚蟹毒(過敏反應)的作用。

射干

祛痰、熱的瘀滯、鬱結,常有咽痛、痰多、煩悶煩躁、咳喘痰黃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半夏

祛痰瘀,常有痰多、頭暈作嘔(類似於暈車、暈船之類的情形)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仲景用半夏,主要是以生半夏清洗(洗去其滑膩的感覺)後直接入煎劑使用。有學者經臨床實踐證明,生半夏入煎劑(煎煮20~30分鐘),並無絲毫麻舌戟咽之感和其他不適反應,說明生半夏入湯劑常規煎服是安全無毒的。生半夏的毒性主要出現在作丸、散服用之時。因此入煎劑生半夏、制半夏均可,而作丸、散服用則宜用制半夏。現在常用的制半夏有姜半夏(以姜水、白礬共制)、清半夏(以白礬制)、法半夏(以甘草水、石灰液共制)三種。半夏中毒,常有咽喉腫痛、失音之類的表現,可以生薑煎湯或生薑汁解毒,還可以與生甘草、蜂蜜之類一起使用;我的經驗是單用生甘草亦有良好的解毒效果。另外,我認為如果以生半夏入煎劑,更安全的方法應該是仿照我煎制生麻黃的方法,先將生半夏煎煮一定的時間(具體時間按1克生半夏1分鐘的累加,如15克半夏就要煎煮15分鐘、9克半夏就要煎煮9分鐘之類),然後棄汁不用,取半夏的藥渣入煎劑。

必須注意的是,無論是用生半夏還是制半夏,都應該以旱半夏(圓球形或扁圓形,類似於柿子、西紅柿(番茄)的那種圓形,中央(上端)有個凹陷的莖痕)為正品,而不是用水半夏(圓錐形或橢圓形,類似於雞蛋、橙核、橘核之類的那種圓形,上端有凸起的莖痕)。水半夏是半夏的主要的混亂品、偽品,但現在很多地區反而是將水半夏當成了正宗的半夏來廣泛應用。

皂莢

祛痰瘀,常有胸滿疼痛、咳嗽氣喘、但坐而不能臥、痰涎渾濁膠粘難以吐出之類的表現。

宜炙焦用。作丸散用量1克;入湯劑5克。外用吹鼻取嚏還可以救治昏迷不醒以及魚骨、雞骨、豬骨鯁喉之類的病症。

栝蔞實

主要是用瓜蔞皮。祛痰瘀以開鬱散結通痺,常有胸脘痞痛、痺痛甚至心痛徹背的表現,常與薤白同用以加強開鬱散結、止痛的作用,與半夏之類同用以加強盪滌痰涎的作用。

常用量15克,大劑量可用到30克。

竹茹

常用淡竹茹。祛痰瘀、清虛熱,常有心煩煩躁、咳嗽痰多而偏黃、胸悶作嘔之類的表現。與半夏均能治療痰瘀所致的嘔吐證,但半夏常有頭暈、痰清白之類的表現,而竹茹常有心煩煩躁、痰黃之類的表現。竹茹清退虛熱的作用與竹葉相似,但作用更弱。

常用量5克、10克。

白前

祛痰瘀以治咳喘,常有胸滿肺脹、咳嗽痰多、喘急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

款冬花

止咳平喘。常有痰涎壅盛、痰鳴咳喘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

紫菀

祛痰瘀以治咳喘,常有痰涎壅盛、痰鳴咳喘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

款冬花和紫菀常配伍使用,款冬花平喘止咳作用明顯而化痰作用不明顯,而紫菀則正好相反,有明顯的祛痰作用,平喘止咳作用則較小。兩者配合使用,可互補長短,既能化痰,又能鎮咳平喘。

葶藶子

祛痰瘀,常有咳嗽氣喘而但坐不能臥、胸滿脹痛、痰多涕多、面目浮腫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卷三清熱藥

菊花

以用胎菊為好。清退虛熱,常有口舌乾燥、眼乾澀痛之類的表現。菊花對虛熱證的高血壓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可改善其頭暈頭眩、眼花眼蒙之類的症狀。

常用量5克、10克。

石膏

有清熱作用,對實熱、瘀熱、結熱鬱熱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常有煩熱煩躁、惡熱汗多、口舌乾燥燥渴、紅腫熱痛、心跳脈數而有力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30克、50克。打碎使用。

寒水石

作用與石膏相似。現代多用於夏季急性熱性傳染病見有高熱、煩渴、苔黃等症狀者,外用可治口瘡、燙火傷。

常用量15克。打碎使用。

另外,據考證,《本經》所載之寒水石,應為芒硝的天然晶體,則即芒硝之類。

知母

清熱補津液,既能清瀉實熱又能清退虛熱。常有口舌乾燥發熱、舌苔乾燥粗糙、煩熱煩躁心煩、口燥渴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栝蔞根(天花粉)

即天花粉。清熱補津液,主要用於虛熱證的治療。常有口乾少津、煩渴喜飲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竹葉(淡竹葉)

清瀉虛熱,常有心煩、惡熱、自汗出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5克、10克。

古來竹葉主要有芹竹葉、淡竹葉、苦竹葉三種,作用大體相似,今多以淡竹葉入藥。

梔子

清瀉溼熱;常有胃脘、食道、胸咽部火痛(反酸燒心、灼燒疼痛)以致煩躁不安,黃疸、小便不利、小便黃赤灼熱疼痛澀痛之類的表現;外用可治療湯(燙)、火灼傷、燒傷。

常用量10克、15克。

本品可用於羊躑躅中毒的救治(梔子40~60克,煎湯頓服)。

地黃

主要是指生地黃。補津血、潤燥涸以清瀉虛熱、祛瘀血。常有煩熱煩躁、情緒失控、精神失常(偏於躁狂、易怒、帶攻擊性之類)、脈細數之類的表現。

仲景用地黃,主要是用生地黃,取其清虛熱、潤燥涸的作用,並以此起到止血、祛瘀血的作用。現在常用的熟地黃,作用主要以補養津血、潤燥止血為主,已經完全沒有了清退虛熱的作用,作用更接近於阿膠。另外,現在還有地黃炭(生地炭和熟地炭)的用法,作用主要在於止血,而沒有了補養津血之類的作用。臨證時宜根據證情的需要去選用,但應用古經方的原方時,則應該用生地黃為是。

常用量15克。

黃芩

清瀉上焦的鬱熱、實熱、瘀熱,常有眼紅腫澀痛熱痛、耳腫熱痛、腮腫熱痛(以上常與石膏同用)、鼻中乾熱燥熱疼痛(常與麥冬同用)、口苦、咽部乾澀疼痛(常與生甘草同用)腫痛(常與桔梗湯同用)、心煩易怒、面紅耳赤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黃連

清瀉中焦的鬱熱、實熱、瘀熱,常有心悸不安(心動過速)且心煩易怒、胃中痞塞發熱甚至背熱惡熱、牙齦紅腫熱痛而煩躁不安(常與芒硝同用)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5克、10克。

大黃

清瀉下焦(主要是胃腸消化道)的鬱熱、瘀熱、實熱,常有大便不通而腹中滿痛實痛的表現,也有一定的祛瘀血的作用,但使用指徵應該以“大便不通而腹中滿痛實痛”為主,若大便溏瀉下利者,即使是祛瘀血劑亦宜慎用大黃,至少用量不能大。

常用量10克、15克;少量可用5克;大劑量可用到20克甚至是30克。

一般認為,生大黃瀉下作用較強而熟大黃瀉下作用較弱,所以現在用於瀉下,常將大黃後下或泡服。但我自己的親身體會是,大黃瀉下作用的強弱,主要與用藥是否對證、用藥量是否對證、藥物的配伍使用之類的因素有關,即使是將大黃久煎,如果是誤用、配伍得宜、病輕藥重之類,也能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如果是病重藥輕、配伍不得宜之類,即使是後下或浸泡服用甚至是作丸散服用(生吞大黃),其瀉下作用也不會理想。而且相對來說,大黃久煎後服用,其瀉下作用更為沉穩,鬧肚子的情況更少,用藥對證、配伍得宜,往往有一急就能拉的表現而沒有隻鬧肚子不拉屎的表現。而且從仲景泡服大黃的方劑的方證來看,也有病情較輕、不欲攻下太急的用意而不是欲其瀉下更劇的用意,很顯然,仲景(古人)對大黃的用法與我們現在的習慣所理解、認為的用法是不相同的。建議還是以古法為主,不宜盲從現在的生用瀉下、熟用不瀉下的說法。

黃柏

清瀉下焦(主要是泌尿系統)的鬱熱、瘀熱、實熱、溼熱,常有小便黃赤發熱澀痛而不利、黃疸(以上類似於梔子證)、婦人白帶黃臭、熱痢下重且肛口伴有難以忍受的灼燒樣疼痛的感覺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苦參

有清瀉鬱熱、瘀熱、實熱,殺菌消炎、殺蟲、利尿、通便的作用,無論是溼熱還是燥熱,都有對證選用的機會。常有心悸、煩躁、失眠、神昏嗜睡、咳喘、面板病(包括性病、瘡癰潰瘍、皮疹瘙癢之類)之類的表現,一物而兼有黃芩、黃連、黃柏之類的多種(部分)功能,還有自己獨有的廣譜殺菌抗菌(包括清熱消炎、性病、面板病之類)、殺蟲(包括寄生蟲病)的作用。

常用量10克、15克。

秦皮

清熱燥溼以治菌痢(熱利、溼熱下利),對溼熱帶下(白帶黃臭)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作用與黃柏相似而更偏於治下利。

常用量10克、15克。

白頭翁

清熱、袪瘀(涼血)以治熱痢,對赤痢功效尤著。

常用量10克、15克。

芒硝

清退瘀熱、實熱、鬱熱,有潤燥瀉下、軟堅散結的作用,對結石症還有化石、排石的作用,外用可治療牙痛(患處噙化服;或以玄明粉直接點敷患處)、口瘡(開水衝化,漱口或含服;或以玄明粉直接點敷患處)、咽喉腫痛(含化服)、耳瘡、鼻瘡、眼部紅腫熱痛(以上用開水衝化或煮化後外洗(滴眼、滴耳、滴鼻之類))之類的實熱證的證情,常有煩熱煩躁、譫語發狂之類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味鹹如鹽(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鈉(Na2So4·10H2O))。

臨床上常用的朴硝、芒硝、玄明粉三者來源相同、功效基本相同,主要是加工的精度不同、純度不同而已,其中朴硝為粗製品,含雜質較多;芒硝質地較純,可內服;玄明粉最純淨且已脫水,除內服外,更便於製成丸、散劑使用,常作為咽喉病、口瘡的外用藥。

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卷四溫裡藥

細辛

治機體內的凝寒痼冷積冷,常在胸咽部、脘胸部、脘腹部以及肌體、骨骼等部有種膠凍停積的冷凍、怕冷的感覺。

常用量5克、10克。

現在一般有“細辛不過錢(用量不能超過3克)”的說法,認為過量使用會導致中毒而致命。但這種說法主要是針對單味細辛作為丸、散劑服用的情況說的,其原話是“若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閉塞不通者死”,如果是入湯劑煎煮(經煎煮30分鐘後)服用的,則其有毒成分(黃樟醚)將在煎煮過程中被大量地揮發掉,已不足以引起毒害,所以煎出的藥汁基本上是安全的,用量不必受“不過錢”的限制。

生薑

治胃寒所致的口淡作嘔、嘔吐噦逆、惡寒怕冷之類的證情,有一定的擴張毛孔和血管(包括促使毛細血管的充血膨脹)以活血(促進血液迴圈)、袪寒、發汗解表、殺菌消炎之類的作用。

常用量10克、15克。也可以取汁使用。

現在還常單用或與蜂蜜、甘草之類同用以治療半夏、天南星之類藥物的中毒。

乾薑

作用與生薑大致相同,但以溫裡袪寒的作用為主而發汗解表的作用較輕,尤其適用於裡虛寒(胃腸虛寒)所致的惡寒怕冷、手足逆冷、腸鳴腹痛下利、小便清長清冷之類證情的治療,有擴張血管(包括促使毛細血管的充血膨脹)以活血(促進血液迴圈)、袪寒、袪瘀止血的作用。

常用量10克。

炮姜炭

即炮姜。有溫裡止血的作用,主要用於胃腸消化道(尤其是胃部)出血的治療。

常用量10克。

附子

起沉衰致興奮、溫裡袪寒,治機體的冷痛冷痺、機能沉衰不振。常有煩躁不安、躁擾不寧(以上主要是一種茫然失措、六神無主、魂不守舍、怕冷、畏縮、無可奈何之類的沉衰不振的表現,而不是煩熱惡熱、煩躁易怒、譫語發狂、帶攻擊性的那類暴躁、狂躁的表現)、下利不止甚至下利圊谷、四肢冷痛厥逆、小便頻數且清冷清長、脈細微虛軟無力之類的表現。

主要用制附子,常用量5克、10克,也可以用15克。

注意事項:

1、古經方中用附子,有生用、制用兩種情況,但生附子的毒性較強,使用起來危險係數較高,而熟附子的毒性較弱,使用起來安全係數較高,所以建議主要用制附子而不用生附子,如果古經方中用生附子的,改用制附子後擔心藥力不夠的話,可以據證適當加大制附子的使用劑量即可,沒必要冒風險去用生附子。

2、附子有毒,即使經過炮製後也不是絕對就沒有中毒的風險的,但一般制附子在常規用量範圍內出現中毒的風險並不高,主要的中毒來源於不對證地濫用藥物和超常規、超大劑量的用藥當中,所以除必須對證用藥外,用量還是應該適當控制的。據證地選用適當的用藥劑量也是對證用藥的一個重要環節,且更難把握;因此我們既不能過分保守地只敢應用小劑量,也不能盲目無知地亂用大劑量,一切當據證情而定;用大劑量也不宜一下子就用到一個很大的量,宜先從常規用量用起,漸次遞加為好。

3、現在一般認為附子要先煎(先煎一小時以上)以祛除其毒性;有的甚至認為附子劑在煎煮過程中不能加水,尤其不能加冷水,否則必須把藥全部放涼後才能重新開始煎煮,否則就容易中毒;以上說法,實踐證明都是不可信的。仲景煎煮附子,就從來沒有先煎的,甚至是用大量生附子的通脈四逆湯、四逆湯之類,也不先煎附子,而且總的煎煮時間還很短(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用的是煎幹一升八合水的時間),比煎煮桂枝湯(七升煮取三升,用的是煎幹四升水的時間)、麻黃湯(九升水,先煎麻黃減二升(餘七升),去上沫(餘六升半以上),內諸藥,煮取二升半,用的是大約煎幹四升至四升半水的時間)的用時還要少;另外,我在實踐中還親身嘗試過中途加冷水(稍放多些,讓重新煮沸後約有5~10分鐘的煎煮時間),也不會有中毒的反應。總的來說,中毒反應主要來源於藥不對證(包括量不對證、病輕藥重),而不在於煎煮的過程,尤其是在用制附子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先煎的必要性。

3、現在有些醫家根據仲景原文提到的服用附子出現“其人身如痺”、“其人如冒狀”可以“勿怪。此以附子、術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174及二·23條“去桂加白朮湯”的方後說明),以及《尚書》“藥弗瞑眩,厥疾(指沉痾痼疾,既有病久體虛的含義,也有體弱不勝藥力的含義)弗瘳”的說法,認為用附子必須用到有了瞑眩反應時才會有真正的效果;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不可盲從迷信。所謂的瞑眩反應,其實質是病人體質虛弱不勝藥力的表現,仲景雖說“勿怪”,然亦有“未得除”的說法,也反映出這種異常反應是袪邪不暢順、有阻滯的表現,假若人體機能強健、袪邪順暢,是不會有這種瞑眩的反應的,可見這種反應已經有弱不勝病、弱不勝藥的趨勢,已經有中毒的風險。仲景說“勿怪”也不代表仲景就贊成要去“追求”這種反應,所以仲景在該條後面才有“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的補充說明,正正是怕人們因為“勿怪”而去盲目追求這種瞑眩的反應。因此我們今天在應用附子時,用量的多少更主要的是應該根據病人的病情變化情況,即服藥後病情是否得到控制、是否有所好轉、是否有正面或負面的反應、病人對藥物的耐受程度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後再據這些證據來作決定,而不應該因為沒有出現瞑眩反應就盲目加大用量,或見到瞑眩反應還盲目以為是好事而不考慮中毒、不耐受的可能性而不據證減少用藥量,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

4、現在一般都認為附子與半夏不能並用,否則會中毒,但在附子粳米湯方中,仲景正正是附子與半夏同用的,可見後世的這類十八反、十九畏之類的所謂經驗並不可信,其真正出現中毒的不良反應的原因應該是藥不對證(包括量不對證)所造成的,而不是什麼相反相畏的問題。

烏頭

作用與附子大致相同,且毒性更大,作用更偏向於祛除凝寒痼冷以治療沉寒凝冷所致的冷痛冷痺,作用、藥證藥徵類似於“附子+細辛”的組合。

常用量5克、10克。

現在的烏頭主要有草烏、川烏兩種,作用基本相同,但草烏頭的毒性更大,臨床一般以用川烏為主、為好。烏頭須經炮製後才能使用,不能生用。古人炮製烏頭的方法一是用火炮;二是水煎取汁棄滓,再往藥汁中加入蜂蜜後再煎煮,煎幹水氣後服用;三是直接以蜂蜜煎煮烏頭,然後去滓取汁服用。現在我們在正規的大藥房中所買到的烏頭都是經過炮製後的飲片,直接煎湯服用就可以了,當然,在煎湯時也可以再加入適量的蜂蜜一起煎煮(當然了,不加也行,沒問題的)。與附子一樣,仲景並不是透過久煎、先煎的方法來減少烏頭的毒性的,此點必須注意。

天雄

作用與附子大致相同,且毒性更大,作用更偏向於溫裡袪寒,類似於“乾薑+附子”的組合。

常用量5克。

無論古今,對天雄的應用都較少,可能與其毒性過大、使用風險過高有關,目前已無天雄專品出售。

附子、烏頭、天雄之類藥物中毒的救治:

一、中毒表現:慢性中毒僅見口唇及舌部發麻,手足微麻,胃部有燒灼感,伴頭暈、乏力、小便不利等;急性中毒多發生在服藥後1~2小時(通常是30分鐘~1小時30分鐘這個時間段內),最快者10分鐘即發作(發作越快、越早,則危險性越高),表現為全身麻木、畏寒、體溫下降、眼睛昏花、視物不清、噁心嘔吐、流涎、口眼喎斜、胸悶心慌心悸,繼而瞳孔放大、呼吸困難、手足抽搐、煩躁不安、大小便失禁、昏迷不省人事、血壓下降,心電圖表現為房性、室性期外收縮,心動過速,乃至心房顫動。

二、解救方法:

1、傳統的中藥療法:

⑴、生白蜜(蜂蜜)200克即可服。

⑵、用生薑、甘草各30克,綠豆120克,水煎服。

用以上的一種或兩種均可,且以第一種最為便捷,也可以為第二種方法爭取煎藥的時間。

2、西醫療法:

⑴、催吐、洗胃(用1~2%鞣酸液;或1:5000之高錳酸鉀;或濃茶水),這主要是對服藥時間不長者,常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⑵、補液,主要物件是嘔吐,病情較重者;

⑶、皮下或靜脈注射阿托品,根據中毒輕重採用不同的注射用量及次數,以病情緩解為度。

此外,還應針對呼吸、迴圈(血壓)、神經等系統的危重病情對症搶救。

(呂志傑《61》1995;4:35)

3、李可的方法:

1965年餘曾參與川烏中毒瀕危2例的搶救,以生大黃、防風、黑小豆、甘草各30克,蜂蜜150克,煎湯送服生綠豆粉30克,均在40分鐘內救活。

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卷五開解鬱結藥

柴胡

開鬱散結,治療因津血、正邪糾結、鬱滯所致的胸脅滿痛證,其表現主要是兩脅疼痛並牽引得胸脘部、脘腹部也有疼痛的感覺,這才是柴胡的主要的使用指徵。而並不是現在一般所認為的往來寒熱、心煩喜嘔(常為小半夏湯證)、口苦咽乾目眩(常為黃芩證。目眩也有半夏證的可能)、默默不欲飲食(常為人參證)之類的證情。常有脈聚關(關部浮顯而寸尺二部不浮顯)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大劑量可用到30克,主要根據胸脅滿痛的輕重程度來確定用藥的分量。如兼有發燒的,還須根據發熱的輕重,臨床常用量以15~30克(一般需要用到20克或20克以上)較為合適,用量過少,退熱效果差,或者沒有退熱作用,而胸脅滿痛是使用柴胡的前提指標、先決條件,是不能在沒有胸脅滿痛證這個柴胡證的情況下亂用柴胡去退熱的,此點必須注意。

升麻

開鬱散結解毒。一般認為升麻有發表的作用,但其實其作用在於開解鬱結,而沒有解表的作用;一般認為升麻有昇陽舉陷的作用,但我在實踐中常將升麻加入白虎湯、瀉心湯中治療實熱證的高血壓,能收到降壓並穩定血壓的作用,比不用升麻的效果要更好些,而這類證情本身的陽已經是過升的了,如果升麻真是什麼昇陽舉陷藥,那麼加升麻其效果應該是不會好、只會差才對,因此,很顯然,昇陽舉陷一說是值得懷疑的,開解鬱結的作用才是真的。另外,從仲景用升麻的方劑(升麻湯、升麻鱉甲湯及其減味方)都不約而同地有“喉咽不利,唾膿血”、“咽喉痛,唾膿血”、“咽喉痛”的證情表現來看,升麻對咽喉、食道、氣管之類的損傷、疼痛、潰瘍、出血之類應該是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的,這應該就是其解毒作用的真正含意。仲景用升麻的地方不多,因此對於古人用升麻的依據還不是十分好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現在的“一般認為”所說的那樣的。

常用量10克、15克。

淡豆豉

開鬱散結除煩,現代常用於胃炎、急性膽囊炎等的治療。古人常以之與梔子配合治療反酸燒心、嘔吐酸苦水的溼熱證的胃病的治療,這點可以從《輔行訣》的小瀉心湯證中體會出來,也因此而可以將梔子豉湯證的“心中懊憹”證理解為胃反酸燒心時的那種煩悶難受、坐臥不安的感覺。古人通常認為本藥有湧吐的作用,但在實際使用中,淡豆豉並沒有湧吐的效果,或為古人認識上的錯誤、或為醫書傳寫中的錯訛,不宜盲從迷信。但現實生活中,有部分人聞到淡豆豉煎煮時的藥味,是有“味道難聞、作嘔”的感覺的,這也可能是古人認為淡豆豉可催吐的原因,但這些人服藥後也沒有嘔吐的表現,可見催吐的實際作用是值得懷疑的。

常用量10克、15克。

旋覆花

開鬱散結,主治因痰鬱氣(津液、水分)結所致的呃逆噫氣、胸脘痞痛的證情。

常用量10克。

枳實

祛痰、水、積食的瘀滯鬱結,常有胃脘部、腹部實硬(內中有物)疼痛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現在的枳實有枳實、枳殼之分。枳實其實是枳實的小者、偏生者,習慣上認為祛瘀滯鬱結的力量更強,常用於祛除積食,以腹部的實硬滿痛證為主;枳殼其實是枳實的大者、偏成熟者,習慣上認為祛瘀滯鬱結的力量稍弱而健胃理氣的作用更強,常用於祛除痰、水的瘀結,以胃脘部、胸脘部的實硬滿痛證為主;但實際上二物是同一種東西,臨床實踐表明,在作用上並無特別明顯的或特別大的區別,因此在選用上並無嚴格區分的必要性。

厚朴

消除氣(氣體)脹、氣(氣體)結,常有胸、肺、脘、腹部有充氣式的膨大脹滿(內裡雖空豁無物但有彈性而拒按,類似於吹脹了的氣球或充脹了氣的腳踏車內胎)而疼痛、胸滿肺脹而咳嗽氣喘、噯氣、矢氣之類的表現和感覺。

常用量10克、15克。

橘皮

即陳皮。健胃消食、理氣化痰,常有胃虛消化不良、胃反酸、噯氣、嘔吐之類的表現,有解酒毒、魚毒的作用。

常用量10克、15克。

薤白

薤,音“械”。治痰鬱氣(津液、水分)結所致的胸脘、心臟部位的痺痛、疼痛、絞痛。常有胸痛徹背、背痛徹心,胸脘部拘攣麻痺、悶痛以致呼吸困難、煩悶不安、牽連到兩腮部及兩太陽穴部也痺痛疼痛之類的表現和感覺,須長時間佝僂著背部工作的人最容易出現此種病證。

常用量10克、15克。

本品對胃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導致胃反酸的出現,故胃部有反酸燒心表現的病人不宜使用,胃容易反酸的病人也要慎用,否則會加重胃反酸的證情;此類病人可只用瓜蔞皮而不用薤白(仲景總是將瓜蔞皮與薤白同用)。

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卷六祛瘀血藥

牡丹皮

活血祛瘀以清退虛熱、瘀熱鬱熱(實熱),常有煩熱煩躁、癰腫瘡瘍的紅腫熱痛、發斑發疹的煩悶疼痛之類的表現。作用與生地黃相似,但以祛瘀血、除鬱滯的作用為主,而沒有補養津血的作用,既可用於虛證的治療,也可用於實證的治療。

常用量10克、15克。

杏仁

祛痰、水的瘀滯鬱結,並有祛瘀血、排膿血的作用,主要作用區域在上焦(頭、胸部位)與肌表(主要是上半身)。其祛瘀血的作用與桃仁相同,只是在作用區域上有一定的侷限性、力量上也有所不及而已。

常用量10克、15克。

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卷七祛瘀排膿藥

連軺(連翹)

連軺即連翹的根,連翹則是連翹的果實,現在常用連翹(連翹的果殼)入藥。有清熱排膿的作用。

常用量10克。

敗醬草

有祛瘀排膿、開鬱散結的作用。

常用量10克。

白薇

祛瘀排膿散結以清退虛熱、瘀熱,有通乳的作用。

常用量10克、15克。

貝母

祛痰瘀以治咳喘,還有祛瘀排膿的作用。

常用量10克。

現在的貝母主要有川貝母與浙貝母兩種。川貝母與浙貝母作用相同,而浙貝母祛瘀排膿、祛除痰熱瘀滯鬱結的作用均更強。

桔梗

開鬱散結、祛瘀排膿。常有病灶腫脹實硬而疼痛的表現。常須配合祛瘀血藥(如赤芍、杏仁、桃仁之類)、清熱藥(如生甘草、黃芩之類)、排膿血藥(如浙貝母之類)一起使用。

常用量5克、10克。本品對胃部有較強的刺激作用,用量過大能引致胃部的不適甚至嘔吐,故用量不宜過大。

生梓白皮

治痰、熱瘀結所致的咳喘、面目肌膚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一定的祛瘀排膿、消炎的作用。現代常用桑白皮代替,梓白皮已較少使用。

常用量15克。

桑根白皮(桑根白皮)

祛痰、水的瘀滯鬱結,有一定的祛瘀排膿、消炎的作用,有報道可用於小兒鼻衄、食管癌、胃癌、治療蜈蚣毒。

常用量10克、15克。

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卷八潤澤枯燥藥

麻子仁

即火麻仁。含有豐富的油分,有潤腸通便、潤澤枯燥的作用。常有腸燥便秘、大便乾結實硬而難通且容易造成肛裂的表現。

常用量10克、15克。

古經方中的藥證小結

卷九峻下逐水藥

甘遂

瀉下積水,主要用於實證的胸腹積水(腹水、胸水(胸腔積液)之類)的治療。

丸、散劑常用量1~2克(宜先從1克開始),湯劑常用量5克。

世傳甘遂不宜與甘草同用,但仲景在甘遂半夏湯中卻真正是將甘遂、甘草二物同用的,可見世傳的這種說法並不可從、並不可信。

大戟

功類甘遂而力更強,毒性也更大。

用量與甘遂相似,但一般應比甘遂少些。丸、散劑常用量不宜大於1克,湯劑常用量不宜大於3克。

芫花

作用與甘遂、大戟相似,且兼有祛痰瘀以治咳喘、胸脅引痛、心下(胸脘部、胃脘部)痞硬的作用。

用量與甘遂、大戟相似。

澤漆

逐積水、除痰瘀,治療痰結、水瘀所致的胸水、腹水、胸滿咳喘、腹滿脹痛、四肢面目浮腫之類的證情。為大戟科植物,但功用卻更類似於芫花,而且作用、毒性均較芫花更為緩和、安全。本品還有殺蟲殺菌、抗結核、抗癌、治瘧疾的作用。高志良的經驗是“用大劑量澤漆鮮品治療原發性(不明原因的)瀰漫性(似乎有擴散的表現)肝癌(實際並不侷限於肝癌。如仲景的澤漆湯,金壽山經研究認為“很可能是古代治肺部癌腫之方”)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其利水散結力峻,易耗傷正氣,體弱者(實際是指屬於虛證的病人)慎用(可見本品主要用於實證的治療)”。

常用量5克、10克。

商陸

逐水消腫、解毒散結消癰,有利尿作用,並且能刺激腸粘膜而引起水瀉,主要用於腹水證的腹部脹滿疼痛的治療。另外,本品還有治療毒蛇咬傷的作用。

常用量5克、10克。

巴豆

臨床使用主要是用巴豆霜。峻下冷積以祛除痰、水(主要是指胸水、腹水)、積食的瘀積,有導致上吐下瀉的能力;用於寒邪(即寒證的痰、水)、積食瘀滯鬱結所致的胸腹脹滿疼痛、病起急驟劇烈、氣血未衰者(指寒證中的實證,即寒實證),有報道可治血吸蟲病腹水、肝硬化腹水、喉梗阻、腸梗阻、急性闌尾炎等病症。必須注意的是,本品性熱,只適用於寒證且是實證(即寒實證)的治療,熱證及虛證的證情均不能使用。

主要入丸、散使用,常用量1克以下。

另外,巴豆還有遇熱飲則作用增強、遇冷飲則作用減輕的特點,因此,在服用巴豆時不宜食熱粥、飲熱開水,以免加劇吐下的反應。但據此特性,也可以引申出如未能順利吐下,可以食熱粥、飲熱開水的方法促之;如吐下太過,可以食冷粥、飲冷開水的方法止之的處理方法。

TAG: 常用量10之類15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