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要抓緊!瓜類細菌性果腐病的發生規與防治技術

防治要抓緊!瓜類細菌性果腐病的發生規與防治技術

瓜類細菌性果腐病是葫蘆科植物上的一種嚴重的世界性病害,其病原菌可侵染多種葫蘆科作物,如西瓜、甜瓜、南瓜、黃瓜等。由於該病具有發病迅速、傳播速度快、暴發性強等特點,一旦發生,會給當地的西甜瓜等瓜果種植業造成嚴重損失。目前,細菌性果腐病已成為影響我國瓜類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為控制該病大規模發生,需要種植戶掌握相關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

防治要抓緊!瓜類細菌性果腐病的發生規與防治技術

細菌性果腐病的病菌主要在種子和土壤表面的病殘體上越冬。帶菌種子是病害進行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病菌在田間透過風雨、灌溉、昆蟲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從傷口或氣孔侵入。多雨、高溼、大水灌溉易發病,當氣溫達到24℃~28℃時,病菌只需1小時就能侵入潮溼的葉片,潛伏期3~7天。

細菌性果腐病發病部位較多,可危害幼苗、葉片、果實等。子苗發病,先在子葉下半部背面出現水漬狀小斑點,迅速擴大蔓延致大半個葉片腐爛;嫁接後發病,先在接穗的莖上或子葉上出現針尖大小水漬狀斑點,然後迅速擴大,至整個接穗莖腐爛,嚴重時砧木莖也可發病;真葉上發病,主要表現為沿葉脈發生不規則斑點,並帶有黃色暈圈,溼度大時伴有白色菌膿;果上發病,初期在果實表面出現許多水漬狀暗綠色水斑點,以後逐漸發展擴大為邊緣不規則深綠色水漬狀大斑,嚴重時果實龜裂、腐爛。細菌性果腐病在瓜果的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發病輕的可減產20%~30%,嚴重的可減產40%~80%,甚至絕產。

細菌性果腐病分佈較廣,各地均可發生。結合西瓜嫁接專業合作社的防治經驗,農技專家建議農戶可採用以下防治措施。

採購可靠種源,做好播前預處理。

到資質齊全的種子公司選購種子,謹慎購買有果腐病發生史產地的種子。播種前,用藥劑浸種處理,包括用1%鹽酸漂洗種子15分鐘,或15%過氧乙酸200倍液處理30分鐘,或30%雙氧水100倍液浸種30分鐘,可有效降低種子帶菌率。

清潔環境,嚴防病菌寄生。

選擇無細菌性果腐病發生的地區作為制種基地,並嚴格做好隔離措施。播種前,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控制種植密度,合理整枝,平整地勢,合理灌溉。清除田間雜草,及時清除病株及疑似病株並銷燬深埋。儘量選擇植株上露水已乾及天氣乾燥時進行田間農事操作。做好農事操作人員和工具的消毒工作,操作時減少傷口。此外,還可適當實行輪作。

正確選用藥劑,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防治藥劑以抗生素類和銅製劑為主。生物農藥中生菌素可有效抑制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發生和蔓延。發病初期用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每隔3天噴施一次,連續噴2~3次;或用有效濃度為200mg·L-1新植黴素,每隔5~7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在預防和早期治療方面也具有較好效果。

用農藥防治時,葉片發病初期可噴施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每隔7天噴施一次,連續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和傳播,但開花期不能使用,否則影響坐果率,同時藥劑濃度過高容易造成藥害。作為預防,可以每週噴一次,使用濃度為正常用量的一半或正常用量。此外還可選用20%葉枯唑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20%異氰尿酸鈉可溼性粉劑700~1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DT)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整株噴霧防治效果也較明顯。田間施藥時銅製劑與其他藥劑儘量輪換使用,既可提高藥劑使用效果,又可降低抗藥性。

培育健壯瓜苗,強化抗病能力。

苯並噻二唑(BTH)作為植物生長誘抗劑,可以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和抗病能力。出苗後一週開始直至生長結束,每隔7天噴施1次50%BTH水分散粒劑,每公頃用藥量為有效成分17~35克,可以顯著降低病害的發生。灌溉水中新增苯並噻二唑(80μg·mL-1)和電力銅離子(1。0~1。5μg·mL-1)或者過氧乙酸(1。0μg·mL-1),可以有效減少病害的發生和傳播。此外,臭氧活性劑也被廣泛用於細菌性果斑病的綜合防治。

文章來源:農民種植助手

磷鉀金庫®~食品級磷酸二氫鉀

提供專業權威的產品檢測報告

保花保果、膨果上色、壯籽抗倒,抗病抗逆,作物增產法寶!

如需購買,請點選下面的藍色文字“瞭解更多”

TAG: 細菌性發病果腐病倍液可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