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的農藥被浪費,這樣打藥就是在燒錢!原因萬萬想不到...

題圖來自Pixabay,基於CC0協議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我國農藥使用量已經達到180萬噸以上,而最新的農藥使用情況研究表明,我國的農藥利用率僅僅佔到35%,也就是說我國有65%以上的農藥都被白白浪費掉了!

據相關研究表明,一般打藥情況是:從施藥機械噴灑出去的農藥只有25%-35%左右能沉積在作物葉片上,隨氣流飄失到空氣中,以細小霧滴為主,一般佔20%左右,未命中靶標而流失或因霧滴累積而從靶標(作物)上滾落到地面,佔40%左右。不足1%的農藥能沉積在靶標害蟲上,只有不足0。03%的農藥能起到殺蟲作用!

所以高效的農藥,低效的利用率,這樣打藥就是浪費錢!

一、沒有合理輪換用藥

防病治病殺蟲用藥單一,或長期使用一種或幾種藥性相同的農藥,從而使病蟲的抗性提高,防治效果就會下降。

而輪換用藥可以避免這一現象出現,因為一種藥劑不可能百分之百完全殺滅病蟲,而存活下來的“倖存者”會對這一種藥劑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倖存者”繁殖的後代也會對這一種藥劑產生一定的抗體,如果多次使用同一種藥劑,則整體抗藥性都會增加,所以輪換藥劑施用或者使用復配型藥劑,可以大大降低抗藥性的產生!

二、不注重農藥質量

買了劣質農藥,或者使用失效的農藥,效果可想而知肯定不會好。購買農藥時,一定要看清農藥包裝上的標識、證號、日期等,儘量購買大廠家生產的品牌農藥,不要使用劣質農藥,失效農藥。

再就是購藥時儘量到信譽度高,懂技術,經營規範的農資店去買藥。還有就是部分從業人員不懂裝懂,誤導農友用藥,藥不對症,打了白打!所以,平時要多學多看,多到天寶農業技術種植群諮詢,打好“底功”,煉就一雙“火眼金晴”,避免購買劣質農藥和“野郎中”矇騙。

三、亂用農藥

有的農友看見別人用藥,不看效果如何,不看病症是否相同,只要別人買哪種藥,也跟著買,用過效果不好,再重新換一種買,或張三說哪一種藥好就聽張三,李四說哪一種藥好又聽李四,一種藥不行,就再新增一種,結果,藥病不相投,不但病蟲沒治住,還延誤了最佳防治適期,增加了防治成本,更有甚者,還受了藥害。

所以,當出現病蟲害時,一定要先到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確定病蟲害的類別,然後再針對這些病症或者蟲害,針對性的買藥、配藥、打藥!

四、不掌握時機

有許多農友習慣了不見到危害嚴重不用藥。如:菜青蟲防治最佳時機應掌握在孵化盛期到幼蟲二齡前用藥,而有的農友在菜青蟲巳是大齡時才用藥防治,此時,往往作物上巳經咬成很多孔洞,貽誤了“戰機”,造成損失。

不同種類的害蟲侵染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噴藥時間上也有差異。如地老虎、薊馬、葉蛾等習慣夜間取食,噴藥時最好選擇傍晚;粉蝨、蚜蟲主要在上午取食,以上午噴藥效果為好,用藥時混配1000倍液嘉美金點,效果更理想。

另外新葉向下捲曲皺縮有的是蟎蟲危害,卻誤診為病毒病,用藥後效果也不會太理想。蟲害最好是蟲卵同時殺滅,效果才會更理想,如殺蟎蟲一定要選擇殺成蟲效果好的阿維菌素、噠蟎靈等,與殺卵效果較好的螺蟎酯、乙蟎唑等,與增效劑嘉美金點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病害用藥都是提倡預防為主,針對病菌侵染髮生規律之前,進行有效預防,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不要等到病害嚴重,已經威脅到作物生存了才開始打藥治療,肯定效果不會特別突出!

並且無論是植物還是昆蟲或病菌,20-30℃,尤其是25℃左右,是其最合適的活動溫度。此時打藥,對處於活躍期的病蟲草會更有效,對作物更安全。所以打藥時間、時機一定要掌握好。

五、不按規矩來

使用農藥也是有規矩的,有的農友怕防治效果不好,就隨意加大用藥量,認為藥量越大、用藥次數越多,防治效果就越好,根本不按規定的用藥量、用藥方法、用藥次數和安全間隔期使用農藥,這樣做,不但造成農藥殘留超標,更增強了病蟲的抗藥性,且極易造成藥害。

有的藥劑只適用於某種或幾種作物,如亂用在其他作物上,有可能無效果,敏感作物還會產生藥害,殘毒等。

六、亂混配

有的農友圖省事,把所有的殺菌劑、殺蟲劑、葉面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藥盲目一起混用,認為各種農藥復配越多,防治效果越好,而且省時省力,結果,中了藥害,只能又去買解藥進行補救,得不償失。

有的藥性不同,導致多種農藥混合喪失了藥效,如酸性農藥和鹼性農藥混用,易產生沉澱的藥液混配等,都會導致打藥沒效果!

七、不注重噴霧技術

農藥的噴施技術很關鍵,使用的噴霧機械,噴頭的粗細,操作的手法,霧化的效果,有沒有進行二次稀釋,噴施時間等,都有講究。

藥液從噴頭噴出,要經過與空氣進行接觸,讓霧滴沉積和鋪展在作物上,所以,要合理控制噴頭距離作物的距離,使藥液霧滴更容易在作物上形成藥膜,這樣藥效才會突出。

而噴頭霧化程度並不是霧滴越細小越好,就會漂浮在空氣中而難以沉積在作物上,這肯定會造成浪費;如果霧滴太大,滾落在地面上的藥液也會增加,也是浪費。

不論農藥還是葉面肥或者是衝施肥都提倡二次稀釋,二次稀釋是先用少量水將藥液調成濃稠母液,然後再稀釋到所需濃度。有些害蟲喜歡在菜心和葉背處棲息,有的病菌容易從葉背面發生,就需要農友在噴霧時使用霧化效果好的噴霧機械,葉片正反面藥液都要均勻周到,噴霧以不流滴為宜。

八、不新增助劑使用

如甘藍、大蔥、蓮藕等蠟質較多的蔬菜噴藥,藥液容易流掉,在藥液中加0。1%的洗衣粉、有機矽、橙皮精油等助劑做黏著劑,效果就很好。但吡唑醚菌酯不能和有機矽、橙皮精油等助劑混用,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滲透,如果再加入助劑使用,將大大增加藥害的風險!

現在打藥,因為病蟲害抗性加大,許多人都反饋蟲子打不死,病害治不住,打藥不管用了,這時打藥,一定要加上助劑,才能更好的發揮藥效,增加農藥的作用面積和活性,把每一滴藥液都充分利用到。

九、不注重打藥方式

田間病蟲的發生、危害和棲息在作物上都有一個危害部位,這個特定的部位,便是我們農藥應該對準的標靶。射不中標靶,農藥防效就差。如防治螟蟲要對準心葉噴藥,防治稻飛蝨和紋枯病要對著稻株下部噴藥,稻縱卷葉螟、葉稻瘟、白葉枯病等要向上部葉片噴藥。

而打紅蜘蛛時,如果沒有全植株噴透到滴水的地步,同樣效果會差,打蚜蟲時,如果葉片背面沒有噴到,同樣防治效果會很差。

講求科學、準確地使用農藥,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知道具體的使用濃度、施藥適期、防治物件、適用作物及其具體施藥操作和方式等等,才能達到經濟、安全、高效的目的。

十、不注重環境因素影響

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會降低藥效和防治效果。在適宜的溫度、溼度下進行噴藥,有的藥物見光容易分解就要考慮下午進行打噴;要避過雨水、大風天氣的影響,使藥效充分發揮作用。

如阿維菌素對光照敏感,在強光下容易分解失效,最好避免在上午和中午光照較強時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哈茨木黴菌等微生物農藥,大都對光照中的紫外線敏感,不宜在光照較強烈時使用;蘇雲金桿菌、白僵菌等殺蟲劑,需要在溼度較高時侵染才更快,效果才更好;像啶蟲脒、草甘膦低溫殺不死蟲,打不死草一定要注意;嘧黴胺、氟啶胺高溫非常容易出藥害!

本文由國泰嘉美技術團隊編寫

參考文獻:

《10種農藥打法讓農民少花冤枉錢!》美麗鄉村公司

《農藥使用後效果不佳,你知道原因嗎?》 三農新村服務平臺

TAG: 農藥效果用藥噴藥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