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蛋白尿及其分類

臨床上蛋白尿最為常見,也慢性腎臟病重要臨床表現之一,幾乎所有的慢性腎臟病,都會有蛋白尿的表現,蛋白尿也是腎臟病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根據蛋白尿產生的機制,尿蛋白的產生主要有3種形式: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加,大分子蛋白濾出增加,是導致腎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主要原因;近端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導致小分子蛋白尿增多,也是產生蛋白尿的原因之一;血漿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質成分異常增多,腎小球濾過蛋白量增多,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也可出現蛋白尿。因此,根據產生蛋白尿的機制不同,可將其分為以下5類。

1、腎小球性蛋白:腎小球性蛋白尿在腎臟病臨床最常見,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加,引起大分子蛋白濾出。微小病變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加主要是由於濾過屏障上陰離子電荷消失,濾膜失去靜電屏障作用,濾出的主要成分是白蛋白,佔尿蛋白的85%~99%。而在其他腎小球疾病中,由於腎小球毛細血管壁的病變,濾過膜解剖結構發生改變,腎小球濾過膜機械屏障破壞,通透性增加,從而導致蛋白尿。此種原因產生的蛋白尿主要是非選擇性蛋白尿,尿蛋白電泳可發現一些大分子蛋白成分如免疫球蛋白、巨球蛋白。腎小球性蛋白尿每天排洩量不ー,24h尿蛋白量可以<1g,極少數情況下也可多達30g。

2、腎小管性蛋白:腎小管性蛋白尿為小分子蛋白尿,是由於先天性或獲得性腎小管間質疾病,使近端腎小管功能受損,正常由腎小球濾出的小分子蛋白質重吸收障礙大量出現在尿液中,而白蛋白的清除率仍在正常範圍。與腎小球性蛋白尿不同,白蛋白僅佔腎小管性蛋白尿的5%-25%。大部分尿蛋白由數十種分子量在15000-40000的小分子蛋白質組成。腎小管性尿蛋白量較少,通常<1g/24h,很少達到2g/24h。腎小球腎炎時,腎小管性蛋白尿常伴隨腎小球性蛋白尿存在或被其掩蓋(混合性蛋白尿)。醋酸纖維素或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PAGE)是分析蛋白尿成分簡易方法,在診斷和評估腎小管性蛋白尿起重要作用。一些特殊檢查方法如放射免疫測定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可以檢測一些小分子微球蛋白。其他小分子蛋白包括溶菌酶、a1微球蛋白(分子量30000)和視黃醇結合蛋白(分子量21000),對發現單純的腎小管損傷或腎小球疾病時伴有小管損傷有重要作用。這些小分子蛋白質在正常人尿液中只有痕跡量,而在腎小管性蛋白尿時卻大量增加,因此,如果發現尿中小分子蛋白成分增加,提示有近端腎小管重吸收障礙。有機溶劑導致的腎臟損害,臨床上可出現大量混合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常常>5g/24h,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尿同時存在。腎小球機械屏障和電荷屏障破壞,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均參與了蛋白尿發生。此類患者腎臟病理檢查常常併發明顯腎小管間質病變,對治療反應和預後較差。

3、溢位性蛋白尿:又名腎前性蛋白尿。腎臟本身正常,腎小球濾過膜及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也正常。由於血漿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質成分異常增多,透過腎小球濾過蛋白量增多,遠遠超過腎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因而產生蛋白尿,稱為溢位性蛋白尿。溢位性蛋白尿與腎小管性蛋白尿相近,同樣是小分子蛋白質。溢位的蛋白可以是免疫球蛋白輕鏈、肌紅蛋白、血紅蛋白、溶菌酶、澱粉酶等。臨床上最典型的溢位性蛋白尿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血液中出現的大量免疫球蛋白輕鏈,其他一些疾病如原發性澱粉樣變性、輕鏈沉積病和免疫管狀腎小球病患者血液中也可以出現小分子蛋白成分。特異性抗血清免疫固定電泳檢測出單克隆蛋白是臨床上最準確和靈敏的方法。

4、分泌性蛋白尿:尿中所含的蛋白質是由腎臟組織本身產生和分泌,如 Tamm-horsfall蛋白。Tamm- Horsfall蛋白通常由髓襻升支粗段和近端集合管分泌,常與白蛋白和其他一些血漿蛋白如免疫球蛋白一起組成管型,每天有20~30mg/24h蛋白尿來源於腎小管和下尿路,多為分子量200000左右多聚體糖蛋白,其他一些分泌的蛋白包括尿道上皮分泌的IgA。

5、組織型蛋白尿:是指腎或其他組織結構成分從尿中丟失引起的蛋白尿,正常尿液中有一些可溶性的組織分解代謝產物,它們屬於小分子蛋白或多肽,但總量很少。如GBM成分、腎小管刷狀緣和溶酶體蛋白也可少量出現在尿中,在疾病狀態下這些蛋白質成分可以增加。

6、特殊型別的蛋白尿:

(1)功能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是指正常人出現的暫時的、輕度良性蛋白尿,也稱為一過性蛋白尿。一些健康人尿液檢查時可發現蛋白尿,尿蛋白定性通常為微量或(+),主要見於高溫環境、高熱、寒冷、劇烈運動、精神緊張、交感神經高度興奮等。這些因素刺激了原本正常的腎臟,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増加,導致蛋白尿。誘因去除後蛋白尿很快消失。2%~5%的兒童,5%的中青年,16%的老年人可因為上述情況在單次尿檢中發現蛋白尿。

(2)直立性蛋白尿:蛋白尿僅在直立位時出現,而臥位時消失稱為直立性蛋白尿。多見於青春發育期青少年。表現為直立體位時出現尿蛋白,臥位時尿蛋白消失,且無高血壓、水腫及血尿等表現,故又稱體位性蛋白尿。直立試驗陽性(直立試驗:令患者排空膀胱,留尿。然後囑其直立位,後枕及足跟靠牆,腰部墊一小枕使其腰部挺直,30min後再留尿。檢測直立前、後尿蛋白量,若直立前尿蛋白陰性,直立後尿蛋白陽性則稱為直立試驗陽性)。病情較輕的腎小球腎炎、腎小球腎炎恢復期常表現為直立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發現已有1個多世紀,但其確切的病理機制並不清楚,可能與體位變化後腎小球內血流動力學改變有關。左腎靜脈受壓綜合徵(胡桃夾現象)可能是直立性蛋白尿的原因之一。體位性蛋白尿長期預後較好,而少量持續性蛋白尿(0。5~1。5g/24h)不伴有血尿、高血壓和腎功能異常者預後也相對較好。

各位小夥伴們,一旦查體發現尿蛋白,不要慌張,一定去正規腎內科就診,進一步查明原因,明確診斷,合理治療。

再談蛋白尿及其分類

TAG: 蛋白尿腎小球腎小管蛋白尿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