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哪一天入伏?伏天熱不熱?看看夏至老俗語就知道了

大家好,我是星哥說農,隨著夏至節氣的到來,天氣是一天比一天熱,如今人們走在戶外,片刻功夫就會汗透衣衫,農民田地幹活更是汗流浹背,但是此時的熱還是最熱,俗語說“熱在三伏”,因為夏至日只是太陽光最熾盛的時間,卻不是氣溫最高的時間,隨著地面吸收熱量的增加,溫度越來越高,直到三伏天過完,天氣才能轉涼,那今伏是哪一天呢?今年伏天熱不熱呢?咱們一起看看看俗語就知道了。

今年哪一天入伏?伏天熱不熱?看看夏至老俗語就知道了

一、什麼時間入伏?

俗語說“

夏至三庚入伏

”,意思是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的時間,也就是初伏,“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第10個節氣,也是夏季第4個節氣,意味著炎熱天氣正式開始,以後的天氣會越來越熱,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大陽黃經度數”劃分,即每一個節氣對應著地球在黃道上每執行15°所到達的位置,當太陽執行到黃經90度時為夏至點,也是太陽北行的轉折點,所以夏至日過後,太陽將走“回頭路”,太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向南移動,高溫裡潛藏著陰冷,所以後面稱“伏”。

今年哪一天入伏?伏天熱不熱?看看夏至老俗語就知道了

我國陰陽曆中,計算三伏天有一種方法就是從夏至日開始算起,第三個庚日便是入伏的日子,說到“庚”,不得不說天干地支紀年法,三庚中的“庚”字便是10天干中的數字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由於一年365天,不是10的整數倍,所以每年入伏的日子時間不同,今年夏至日是6月21日,是所以第三個庚日是7月11日,也就是今年入伏的日子,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

今年哪一天入伏?伏天熱不熱?看看夏至老俗語就知道了

二、今年伏天熱不熱呢?

夏至無雨三伏熱

:意思是如果在夏至日這天沒有下雨跡象,而是晴空萬里,天邊沒有一絲雲彩,那麼接下來一段時間大機率也不會落雨,這樣伏天到來時,外界氣溫越來越高,但是卻沒有陰雨天氣降溫,那麼伏天就會變的異常炎熱,人們走在戶外都熱的喘不過氣,而且伏天空氣潮溼,加上氣溫酷熱,更是讓人受不了,所以人們希望夏至日下雨,那樣伏天裡有可能繼續落雨,陰雨連綿的天氣遮蓋住豔陽暴曬的日子,讓三伏天多幾天陰涼的天氣,少幾分酷熱,人們就會感覺涼爽許多。

今年哪一天入伏?伏天熱不熱?看看夏至老俗語就知道了

夏至響雷三伏冷,夏至無雨曬死人

:意思是夏至日有雷聲隆隆,那麼預示接下來的日子有可能是陰雨連綿的天氣,這樣會給炎熱的伏天帶來清涼,人們就不會感覺伏天酷熱了,若是夏至日沒有下雨,而是太陽高掛,陽光直射,那麼接下來一段時間,大機率沒有雨水降落,這樣伏天因為沒有雨而顯的格外燥熱,所以人們又說“夏至雨立秋早”,就是說夏至這天下雨,立秋的日子都要早一點,人們也能早一點享受秋天的涼爽。

今年哪一天入伏?伏天熱不熱?看看夏至老俗語就知道了

夏至見春天,有雨到秋天

:意思是夏至日氣溫如同春天般舒適,也就是溫度不高,那麼接下來陰雨天氣就會連綿不斷,而且雨水會一直持續下到立秋,這樣伏天裡因為大多都是陰雨天氣,人們壓根感覺不到伏天的酷熱,這樣的天氣在以往的歲月裡也出現過,所以夏至日當天的氣溫高不高,也會直接影響三伏天熱不熱,根據農諺的描述推測,如果夏至日天氣酷熱難耐,那麼接下來的三伏天可就悶熱難耐了,而且今年伏天40天,有得熬了。

今年哪一天入伏?伏天熱不熱?看看夏至老俗語就知道了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

:意思是夏至日這天颳起東南風,那麼接下來一段時間就會有大雨,可以把麥田的麥子淹沒,當然了,這是誇張的說法,不過夏至日刮什麼風對於後期氣溫高低確實有影響,夏天來臨後,降雨的多寡跟風向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夏季是東南風,它帶來暖溼氣流帶而形成降雨的雲層,所以雨水充沛,這樣炎熱的伏天也會因為陰雨天氣而顯得清涼,民間也有“夏至有雨十八河,夏至無雨六月旱”的說法。

今年哪一天入伏?伏天熱不熱?看看夏至老俗語就知道了

總之,伏天就要來臨,今年入伏的日子是7月11日,一共40天,如此漫長的日子,大機率是個酷暑了,大家還是做好降溫防暑的準備吧!

TAG: 夏至伏天入伏天氣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