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氣候領導人峰會:碳中和是2021年熱詞,中國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這件中美難得不會“吵架”的事情,印度反而“紅了臉”。

碳中和元年到了!中美難得達成一致,可是印度不願意了

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邀請了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40位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參加4月22-23日由美國主導的線上氣候領導人峰會。

氣候問題算是中美兩國在近期唯一沒有“吵架”的領域。早在今年2月,中美兩國還共同牽頭並主持了一個二十國集團研究小組,重點研究與氣候變化有關的金融風險。

“碳中和”是2021年的開年熱詞,隨之而來的碳中和、碳交易成為了當下最熱的主線之一。從頭開始,看看碳中和是什麼?

碳中和是一種綠色發展理念。全球氣候變暖與二氧化碳排放過度密切有關。為了抑制全球變暖趨勢,人類需要儘快實現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零增加。換句話說,人類排放多少二氧化碳,需要有相應的措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即達到“碳中和”。

碳中和元年到了!中美難得達成一致,可是印度不願意了

對此,其官方有一個定義。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透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知道了碳中和之後,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中美兩國對於碳中和來說如此重要?

2019年,中美兩國因為利用化石能源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43。7%,中國佔比為30。3%,美國為13。4%,牢牢佔據世界第一、第二的位置。如果中美不為達成一致做出努力,那麼全球變暖問題必然得不到緩解。

所以,為了實現碳中和中美的各企業也都在不斷努力。

那麼為什麼印度會對減少碳排放這件事感到不滿呢?因為在貿易的過程中會出現碳排放轉移的情況。一些發達國家生產產品進而產生的碳排放通過出口貿易到了發展中國家,這些發展中國家就會因此承擔這些碳排放。

所以,印度是除了中國、美國、歐盟+英國之外,全球第四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更何況減少碳排放這件事情還得根據國內的政治環境以及整體的經濟結構來決定。如果大多數的產能都是靠綠水青山來換來的,那麼該國家在面對減碳問題上需要面臨轉變經濟格局的問題,這就又可能產生國內的矛盾和衝突。一方面伴隨著產業升級,會帶來一些失業問題,另一方面企業做型別轉變會帶來各方面成本的提高。

其實也不光是印度,碳排放這件事情對很多國家來說都是難題,面對著亟需解決的氣候變化問題,碳排放不得不解決。但是具體落實去解決時會發現面臨很多難題。

碳中和元年到了!中美難得達成一致,可是印度不願意了

民眾對於碳排放的認識也是難題之一,畢竟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犧牲經濟發展去解決這個全球的氣候變暖問題。況且就算是全球變暖產生影響也是幾代之後的事情了。所以,如何改變國民的意識也是政府宣傳的重中之重。

留給各國努力的時間也不多了,根據《巴黎氣候協定》的時間,不能有一個國家在偷懶,屆時才能夠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R

TAG: 碳中排放變暖二氧化碳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