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何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禎?

關於魏忠賢的身世,史書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明末出版的《檮杌閒評》,說魏忠賢是其母侯一娘在外出表演雜技的時候,和伶人魏雲卿誕下的私生子;另外一種,則是宦官劉若愚在《酌中志》裡說的,魏忠賢的雙親,都是規規矩矩的農民。前者是民間的野史,流傳於明末清初;後者則是魏忠賢的心腹太監,是和其同時代的親近人。那麼,到底哪種說法比較靠譜呢?對此,有史學家根據活動於天啟、崇禎年間的京城人士朱長祚著述的《玉鏡新譚》判斷,第一種說法或許更貼合實際。因為朱長祚在書中,給了魏忠賢八個字的評價:“形質豐偉,言辭佞利”。翻譯過來,就是魏忠賢高大偉岸、風度翩翩。此外,他還有一張伶牙俐齒。並且,書中還說魏忠賢是個多面手,唱歌、奏樂、下棋、踢球,樣樣拿得起放得下。要知道,這些愛好都是要耗費重金培養的,普通的農民似乎拿不出這麼多錢。實際上,也正是因為這些本事,才能讓魏忠賢得到一個又一個的貴人扶持,從眾多強手中脫穎而出。那麼,魏忠賢又是如何發跡的呢?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何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禎?

史料記載,魏忠賢發跡的第一個貴人,是萬曆朝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孫暹。是他,讓私自閹割而入宮無門的魏忠賢順利進宮,併入了宮廷編制。魏忠賢的第二個貴人,是一個叫馬謙的太監。正是透過他的牽線,魏忠賢乃從一名最低等的雜役一躍成為了掌管儲存染料、布匹、中草藥的庫房管理員。透過管理庫房,魏忠賢狠狠地撈了一筆外快。拿著這筆錢,魏忠賢巴結上了乾清宮的管事太監魏朝,並和他拜了把兄弟。透過魏朝,魏忠賢打聽到了許多宮廷秘聞。將這些情報彙總後,魏忠賢做出了一個扭轉命運的決定:辭去庫房差事,專心侍奉朱常洛的妃子王氏,即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之母。據他分析,萬曆帝雖然極度厭惡朱常洛,但朱常洛的嫡子身份是抹不掉的。因此,朱常洛即位是早晚的事。換而言之,朱由校將來也會繼承皇位。和朱由校搞好關係,不愁將來不發達。

不得不說,魏忠賢這個冷灶燒的很正確,朱常洛果然在萬曆帝死後繼承了皇位。也就在朱常洛繼位一個月後,因為誤食紅丸,朱常洛也隨萬曆帝而去。於是,朱由校遂成為了下一任皇帝,是為明熹宗。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何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禎?

作為明熹宗潛邸時的功臣,魏忠賢因侍奉有功,很快便被提升為了負責帝后日常生活的薪炭司太監。接著,在熹宗的乳母、已成為魏忠賢“妻子”的客氏幫助下,他又成為了明朝宮廷十二監之首、代天子批閱奏疏的司禮監秉筆太監。隨後,魏、客兩人又聯手趕走了司禮監一把手王安,徹底掌控了內廷。

史料記載,魏忠賢掌控內廷後,又將魔掌伸向了內閣和外廷。由於熹宗的昏庸,魏忠賢奪權進行的很順利。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他和他的黨羽便以各種藉口罷黜了朝中德高望重的閣臣葉向高、吏部尚書趙南星、侍郎陳於廷、御史高攀龍、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人。一時間,“正人去國,紛紛若振槁”。與此同時,魏忠賢大力提拔同黨。在外廷文臣中,有號稱“五虎”的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羹龍、倪文煥為其出謀劃策;武臣中,有號稱“五彪”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為其掌控軍隊。此外,還有號稱“十狗”的吏部尚書周應秋、太僕少卿曹欽程等人與之相呼應。總而言之,自內閣、六部,再到四方總督、巡撫,大部分要職幾乎都被魏忠賢及其黨羽所控制。最令人恐懼的,還是魏忠賢控制了東廠和錦衣衛等特務組織。以至於到了後來,包括明熹宗的皇后張氏在內的幾位宮眷懷有身孕,其胎兒的生死亦掌控在了魏忠賢的手裡。然而,到了天啟七年,魏忠賢的權宦之路便走到了盡頭,因為他的庇護人朱由校病重將亡了。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何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禎?

和唐王朝那種動輒對帝王生殺予奪的宦官不一樣,明代宦官因為沒有直接掌控野戰軍隊,基本只能依附於皇權生存。換而言之,當他們所依附的皇權倒臺,無論權勢有多滔天,也只能任由新帝宰割。魏忠賢不想落得如此下場,於是他和客氏商量後,竟然想李代桃僵,打算先謊稱某妃有孕來阻止明熹宗的弟弟朱由檢繼位,然後再將侄子魏良卿的兒子領進宮來冒充熹宗的後代。不過,要讓某宮妃說懷有身孕,這必須要經過張皇后的認可。張皇后痛恨魏忠賢禍亂宮廷以及客氏指使宮女使其流產,寧可被構陷而死,也不肯從命。魏忠賢等人無可奈何,只能按照熹宗的遺命,將朱由檢召進入了宮。然而,朱由檢進宮之後,魏忠賢仍不死心,他又找來其黨羽兵部尚書崔呈秀和左都督田爾耕,詢問是否可以趁機奪位。崔呈秀和田爾耕怕激起勤王之兵,最終勸魏忠賢放棄了奪位的想法。以上諸事,朱由檢不可能不知道。可是,鑑於魏忠賢在內廷和外廷黨羽眾多,崇禎帝繼位後並沒有對其進行處理,而是一絲不苟地履行起了熹宗的遺命:善待魏忠賢。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何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禎?

之所以那麼做,就是要穩住魏忠賢,不讓他狗急跳牆。魏忠賢摸不透崇禎帝的心思,便派人不斷地上奏疏試探。第一次,是魏忠賢上奏,疏中說要辭去東廠都督太監的職務。崇禎不許。第二次,魏忠賢又派客氏出馬,奏稱她要離開宮廷。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次崇禎帝很乾脆地就同意了。魏忠賢弄巧成拙,砍掉了自己在內廷最強有力的臂膀,頓時心慌意亂。為了徹底摸清崇禎的底牌,他又做了第三次試探:派黨羽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上奏辭職。崇禎帝知道這兩人是死黨,動了王體乾必然會激怒了魏忠賢。因此,崇禎遂假意將其挽留了下來。這時,敏感的大臣們都風聞了這個政治變動。出於對閹黨的憤恨,大臣們紛紛上表彈劾起了魏忠賢的黨羽。誰知崇禎覽罷,竟下了一道詔書:不許捕風捉影。難道崇禎不想剷除魏忠賢一黨?並非如此!

崇禎剷除魏忠賢一黨的決心雖然是堅定的,但他眼下並沒有徹底掌控內廷。一是他自己信王府的舊人剛剛接管宮中的要害職位,還未形成凝聚力;二是崇禎帝還沒有消除另一個軍事隱患:內丁。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何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禎?

所謂內丁,其實就是一支由宦官組成的內廷武裝,或者說這就是魏忠賢的私人武裝。就像外廷士兵操練那樣,這些內丁也經常進行軍事訓練。因為他們常住內廷,就在皇帝肘腋之間,如果作起亂來,必然會危及崇禎帝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對付魏忠賢之前,崇禎帝必須要處理好以上兩個問題。換而言之,當崇禎帝徹底掌控內廷之後,魏忠賢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魏忠賢身在內廷,怎能不知崇禎的一舉一動。於是,羽翼幾被翦除的魏忠賢為了自保,遂做了一件蠢事:將他的外廷助手兼頭號智囊,掌握大明帝國軍事權和檢察權的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左都御史崔呈秀推到幕前,來了個“丟卒保車”。這時,崇禎已經做好了準備,他痛快地收下了魏忠賢的“投名狀”,將崔呈秀革職處理。此訊一出,政治經驗豐富的大臣們敏銳地察覺到了崇禎欲剷除閹黨的決心。於是,一波又一波的奏章紛紛湧入宮廷。在這些奏疏裡,數國子監的學生錢嘉徵的最震撼人心。

在奏疏裡,錢嘉徵揭發了魏忠賢的十大罪狀,分別是並帝、蔑後、弄兵、無二祖列宗、剋削藩封、無聖、濫爵、掩邊功、朘民,通同關節。將這些政治術語翻譯過來,就是:把皇帝當傀儡、蔑視皇后、操縱兵權、無視明朝皇室列祖列宗、剋扣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俸祿、把邊將的戰功據為己有、剝削民眾、大搞開後門這種違法交易。這樣的奏疏一出,本身就說明了“倒魏運動”已被推向了高潮。魏忠賢再也坐不住了,趕緊跑去找信王府的老人徐應元要主意。徐應元乾脆地告訴魏忠賢:當下之計,莫過於向皇帝提出辭去東廠提督的職務。實際上,此時不管魏忠賢願不願意,在強大的輿論面前,魏忠賢也只能退避三舍了。然而,令魏忠賢措手不及的是,崇禎帝剛免除了魏忠賢的職務,緊接著便又下了一道聖旨,勒令魏忠賢去兩千裡外的鳳陽看守皇陵。魏忠賢的勢力主要在內廷,他這一去鳳陽,其黨羽失去了主心骨,氣焰頓時銳減。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何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禎?

史料記載,魏忠賢離開京城時,其聲勢依然不減當年。光是前呼後擁的衛隊、隨從就有一千多人。這些武士,押著魏忠賢數年搜刮的四十箱財寶,山呼海嘯般地離開了京師。這種囂張氣焰,極大地激怒了崇禎。本來,崇禎顧念哥哥熹宗的臨終遺言,很想放魏忠賢一馬。沒想到,落魄的魏忠賢仍然有如此強大的勢力。為了帝國的穩定,崇禎立即向兵部發去了一道緊急命令:著錦衣衛立即逮捕魏忠賢,其隨從一律拘押。此時,魏忠賢在宮中仍有幾名眼線,剛行至阜縣的他知道這個訊息後,頓時亂了方寸,只是一個勁地長吁短嘆。據說,從京城來的一個白面書生,正好住在魏忠賢的隔壁。他聽到了魏忠賢的嘆息後文思泉湧,當場便做了一首名為《桂枝兒》的小曲。詞中描述的事情和魏忠賢的人生軌跡一摸一樣,即一個人起初是如何驕橫,後來又是如何的淒涼。然後,書生從外廂一直哼唱到了黎明。魏忠賢聽了,更加煩悶。半夜時分,魏忠賢的精神徹底崩潰,遂用一根白綾結束了生命。至於他的四十箱財寶,也在一片混亂中散失殆盡。

參考資料:《明季北略》

TAG: 魏忠賢熹宗朱常洛崇禎帝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