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最近因為限電限產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聚光燈又突然打在了工廠身上。小貓之前在很多文章裡寫過,品牌最終的壁壘還是產品,啥叫產品呢?所以很多朋友又開始討論起柔性供應鏈的話題。說實話,這個詞兒並不新,但今年又隨著shein火了一波,無數分析的文章對shein的一週快反歎為觀止,很多公司面臨越來越高的庫存和物流成本也在思考:能不能柔性生產?

本文將會粗淺地分析一下:

柔性供應鏈是什麼?

柔性的問題是什麼?

韓都衣舍的柔性實驗結果怎樣?

跨境電商跟柔性供應鏈怎麼扯上關係的?

柔性供應鏈和品牌是什麼關係?

shein的成功關鍵是柔性供應鏈嗎?

外國公司用柔性嗎?

真正的柔性供應鏈可能嗎?

01

柔性供應鏈的發展和韓都衣舍的探索

“柔性供應鏈”其實是80年代美國的供應鏈專家提出的概念,“供應鏈”這個詞真正進入B school的視野成為一門學科,也是這個時間。為啥呢?80年代是全球化的開始,也是大規模生產的開始,發展中國家製造,發達國家貼logo,所以有了“鏈”,也就有了供應鏈管理。至於進入這個flexibity是怎麼被翻譯成“柔性”的小貓也沒查到,但由此可見,這個概念其實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一開始就跟跨國生產有關。

啥叫柔性?簡單來說,就是快速響應,啥貨缺補啥貨,後來又發展到以銷定產,先賣後產等等。舉個簡單例子,一次訂貨1000件,只賣了500件,剩下500件就成了庫存。如果可以一開始就生產500件,賣的好再翻單,那麼就免去了這500件庫存的壓力。大家現在天天在說的“小單快反”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雖然現在只要一提到柔性供應鏈,大家言必稱shein,但其實這個詞真正在中國火起來的時候,shein還名不見經傳。就如同那時候“大賣家“這個詞也不屬於亞馬遜,而是淘寶的天下,2010年左右,”淘賣“才是真正把”柔性供應鏈“這個詞帶到媒體和資本圈的視野裡的始作俑者,而說到淘賣,就不得不提到一家當年的明星公司:韓都衣舍。

小貓覺得今天做或者研究服裝的朋友與其一窩蜂地去研究shein,其實真的應該好好研究一下韓都衣舍這家公司。雖然現在的小朋友估計都沒聽過這個牌子了,但在淘賣裡它當年也是現象級的存在。2014年銷售額就突破15億,考慮到當年網購的總體規模和今天到處都在說的“10億瓶頸”,估計等於今天賣50億吧。

不過淘賣本身不是我們這篇文章的重點,重點是韓都衣舍是第一個大張旗鼓到處宣傳“柔性供應鏈”的,在2015年一篇名為《韓都衣舍:5大系統肩挑雙11強化柔性供應鏈》的文章中寫道:“韓都衣舍的五大生態系統具備240多家供應商、30件商品最小起訂量、20天從下單到交貨的平均週期、超3萬款生產銷售的款式、40%以上的翻單比例等多項指標“。對比此前多篇深扒shein的文章,shein的廣州供應商大概300多家,小單100件起訂,似乎韓都衣舍比shein還要“柔”。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總體來說,雖然之前美特斯邦威也提出過柔性的概念,但韓都衣舍是第一個真正付諸實施的。它這個柔性供應鏈是緊跟著它後來非常知名的”小組制“概念一起提出的,所謂”小組制“,有點像日本人說的”阿米巴經營“,大意就是公司內部孵化很多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定的預算孵化自己的品牌,藉助公司的柔性供應鏈系統,實現新品牌快速從0到1。

關於這個“小組制”,我感覺跟今天很多人說的“品牌矩陣”、“品牌孵化”非常相關,以下原文引用韓都老闆趙迎光在一次採訪中對這個模式的解釋:

“一,‘小組制‘

‘韓都的模式是‘以產品小組為核心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它就是去中心化,這個產品小組就是1到3個人,最多3個人,所有公共資源與服務都圍繞著小組去做。

這個小組在韓都現在一共有280個。3個人中有一個設計師,有一個負責產品頁面推廣,在傳統商業叫導購,還有一個貨品專員,就是採購的角色,負責供應鏈的組織。

二、三個人是怎麼玩的?

首先是定任務,一般會根據去年的完成的銷售額和今年的公司的正常增長率來定。

比如:某個小組去年賣了100萬,今年公司正常增長50%,那就得完成150萬或者衝刺200萬。

定下來這個目標後,財務就會在這個小組的名下打入100萬資金,這個小組就可以運轉了。

三、小組的權利是什麼?

選什麼款式

多少個顏色,多少個尺碼

賣多少錢

參加什麼活動什麼促銷

打折節奏和程度

這些都是由小組自己,這基本上是一家服裝企業老闆的所有權利了,款式、價格、數量、打折、促銷……全部是三個人商量就定了,權利非常大。

一個小組研發、銷售、採購三位一體,三個人變成最核心的運營機制,公司有10個小組還是1000個小組,對每個小組來講,完全沒有區別。

四、怎樣考核這樣的小組?

公司對小組的考核和獎金的分配都是根據“業績提成公式”來核算的,其中的有三個核心指標:業績完成率、毛利率、庫存週轉率。

在韓都衣舍每天早上10點公佈前一日所 有小組的業績排名。優秀的小組會拿到較高的獎金。小組內獎金的分配是由組長來決定的。

……”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後面他花了很大篇幅解釋這個組織管理模式,其實挺有意思的,不過鑑於小貓這篇主要是研究供應鏈,所以對這種組織形式就不過多分析了,但從上面可以看出幾個有意思的點:

第一

,韓都衣舍的柔性供應鏈其實是跟孵化小品牌密切相關的,但是它能整合供應鏈的能力卻是因為它是一家大公司。通俗點說,因為你是大哥,這些工廠才願意陪你玩,但大哥其實是用自己的資源帶來一幫小弟,工廠本來不跟小弟玩的,因為你大哥來了,我們才賣你面子捧個場。

這一點跟shein是正好相反的,在shein模式中,所有工廠都是服務這一個單一品牌的一環,shein的快反是讓一個品牌做大做強,而韓都衣舍的快反是讓每個小品牌起步。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柔性的核心到底是給大品牌降低庫存壓力,還是給小品牌降低啟動門檻?工廠本來是為了抱上大哥大腿才來的,現在變成了服務一幫小弟,所以到底是應該大樹下好乘涼,還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第二

,小單有規模效應嗎?在韓都衣舍模式裡,“為降低風險,韓都衣舍將產品小組的初始資金額度設定為2-5萬,下月的使用額度為本月銷售額的70%,期間產生的庫存積壓由小組來承擔,因此產品小組會將新產品的訂單量設定為計劃量的30%,一般為200-300件,單品價格較高的款式訂單量為20-50件。”

這個單在服裝行業可以說已經是極小了,供應鏈也可謂極“柔”了,但問題是總體規模太小的情況下,即使按5萬元50件的極限計算,也僅有100個sku,在服裝這種紅海戰場裡想打出一個爆款,也是很難的。所以柔性是可以降低單個sku成本的,但是單個sku成本應該設定在多少是合適的?同樣的成本下是增加sku減少產量還是增加sku推爆單款?

關於sku的問題,我們後面還會談到。

第三

,這點是跟第二密切相關的,快反模式跟爆款模式是不是一脈相承的?韓都衣舍建立了一套系統的資料模型,每款新產品上架15天后即將產品劃分為“爆”、“旺”、“平”、“滯”四類。爆款和旺款可以返單,一般為幾千件左右,平款和滯款則必須在旺銷時間立即打折促銷。

這個模式其實跟後來很多站群的測款模式有點像了,但是這樣做的問題在於:測多少能出爆款?測多長時間能出爆款?平款和滯銷款的原因到底是因為本身沒潛力,還是給的素材不好,資源不夠?

本質上說,因為柔性的可能性,才有了測款模式的可能性,但是測款模式能出品牌嗎?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韓都衣舍這個模式即使在今天聽起來還是很先進的,那麼結果怎麼樣呢?

也不能說是不成功,因為在這個模式下韓都衣舍確實孵化出了不少子品牌,2017全年上新達到3萬件,是zara的兩倍。但可惜的是這些品牌最後都沒有留下太多痕跡,2020年雙十一韓都衣舍首次跌出女裝榜前十,同年撤回了主版上市申請,反而是shein後來居上,成為了女裝柔性快反的真正代言人。

這其中的原因,當然跟後來流量格局變化、韓流褪火以及競爭激烈有關,但拋開這些前端的因素,單從供應鏈來看,小貓的個人觀點是,韓都衣舍這種模式是很有探索精神和創造力的,是一次偉大的嘗試,但是它也體現出了幾個核心的問題:

第一,柔性可能會分散資源。一開始小單的意義在於把大單打散,但是小單越來越小之後,反而每個單分到的資源都有限,風險是降低了,但可能規模效應也消失了。

第二,柔性的品類是有限的。一開始小貓覺得很不解的一點是,韓都衣舍開創的這種”小組制“其實是很創新的,但是你自己是做衣服的,你還孵化一堆做衣服的,這不是自己跟自己打架嗎?但是後來研究到供應鏈就突然明白了:因為大哥只在服裝供應鏈有優勢,在別的品類它未必做的了這麼柔性。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但是總體來說,小貓覺得韓都還是一家非常厲害的公司,思路也很超前,那就以此開頭,說說小貓對供應鏈最近的一些思考吧。

(剛開了個頭看了下字數,我暈,小貓是話嘮嗎?)

02

柔性的幾大要素

長久以來,供應鏈都是一個水很深的行業,最近小貓跟一些工廠的朋友交流,深刻感覺中國供應鏈突飛猛進的同時,也感覺其實雖然“柔性”、“小單”之類的名詞已經大行其道,但這其中還有一些真正的模式問題很值得思考。

1)柔性和爆款的關係

我們再往下看幾步,這個概念在實際上是怎麼演化的?

1。0 因為我一開始無法預測哪個商品會賣的好,所以我先不要下那麼多訂單,我先每個款式都小批次試試,好的再翻單,aka。小單快反

2。0 我其實小單生產都不需要,我只要有設計理念或者商品圖就可以先賣,賣出多少再生產多少,aka。眾籌

3。0 我設計也不要自己設計了,我把別人各種設計抄一下,哪些火我就直接賣啥,aka。賣圖片

真是巧了,這恰恰跟跨境圈幾個階段火的差不多,後來的站群啥的雖然很多講的是小單快反的故事,但實際上很多就是賣圖片,圖片賣得好,直接拿現貨,連快反這一步都省了。

這裡面的核心含義是什麼呢?就是從傳統二八定律直接到“爆款模式”:以前可能20%賺錢,80%成了庫存,現在我只推這我知道要火的20%,那麼理論上我就避免了一切風險。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這個模式其實是跟後來的“跟賣”密切相關的,“跟賣”無非是說款我都不用自己測,別人測好了我再上就行,但是問題是這樣一開始去測款的人反而吃虧了,我測好了就被你們抄,那我只能不斷出新的,而且出一個就吃乾淨,讓你們只能撿點殘渣。

這樣表面上看效率確實提高了,比如shein這種一天可以測幾千個款的大戶,大資料越來越厲害,但是實際上所有人都感覺出“爆款”反而越難越難,為什麼呢?

因為大家都沒有差異化了,消費者都是這批消費者,你能測別人也能測,所謂供應鏈的優勢已經完全被流量優勢所壓倒,最後你沒有流量優勢就根本不用談供應鏈什麼事了。

2)柔性和品類的關係

“爆款”模式的核心是選款,所以海量款式就是基本的條件,所以基本上一談到柔性供應鏈,所有人都在說服裝。服裝確實是一個很神奇的品類,在眾多快時尚裡,它市場最大,天花板最高,涉及的面料輔料最多,款式最多,但是從製作流程來說,它又相對簡單:不用研發,不用開模,大機器能做,小作坊也能做。

經常有人討論“xx品類能不能再造一個shein”之類的問題,大家也都可以從使用者需求、流量模式等等方面給出解答,但是shein這種把測款做到極致的前提一是服裝有這麼多款可測,二是服裝的生產週期是有可能壓縮到幾天之內,以滿足發貨的時效的。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舉個例子,充電寶不是不能柔性生產,但是你有啥可柔呢?你也可以測款,但是有爆款充電寶嗎?突然一個充電寶滿大街都在用?就算有吧,假如你測出來充電寶做成小貓頭特別受歡迎,你要開一個小貓頭的模也得好幾天,生產出小貓頭的殼又得十幾天,更別說還得測試等等,等你投放市場可能這個款已經涼了。所以小貓在電子廠裡就很少聽到“柔性”這個詞。

之前還有一個粉絲私信過小貓,怎麼看“美妝界的shein”這件事,她特別厲害,提出美妝護膚總體sku還是比較少,最重要的還是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所以其實測款看設計的好壞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然後前幾天正好和一個做美妝護膚出海的朋友交流,他們其實也會“測款”,去試各種關鍵詞的轉化,但是我問他們你們會有柔性供應鏈嗎,他們就覺得沒啥必要,因為測好了要麼能賣就下大單,要麼不能賣就換產品,快反更是沒必要。

所以柔性適用的幾種條件:海量sku+款式很重要,爆款有時效性+生產週期短。

3)柔性和物流的關係

雖然人人都對shein服氣,似乎這個“三天快反”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其實在國內很多服裝廠家看來,這種時效也並非實現不了。以直播電商為例,抖音承諾的下單48小時內發貨,很多店家也是播的樣衣,有下單再生產。說是48小時,但是稍微拖一兩天很多客戶也不會太關注,這種前店後廠的模式,如果離面料市場近,調動工人能力強,三天內出貨,一週內收到完全可以做到。

但為什麼跨境就很難呢?其實小貓感覺,從生產端來說,跨境和國內是一樣的,抖音賣家能做到的快反,跨境賣家理論上也可以,但問題是跨境的物流鏈路太長,就算你三天生產出來了,你要做到一週到貨也是不可能的。小貓覺得shein最強大的不止是供應鏈,關鍵是物流,能幾乎憑一己之力撐起整個縱騰,從海外倉到包機,這不是一般小公司能幹的。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所以在說”快反“的時候,還有一個核心能力,就是”快運“。在國內物流不成問題的情況下,“快反+快運”才能構成優秀的客戶體驗。

4)柔性和流量的關係

流量是前端,供應鏈是後端,一般來說,傳統的生產模式是先有後端產品,再去前端推廣,而現在大家喜歡談的新的模式是先有前端測試,再去後端生產。聽起來很fancy, 但是問題是這個模式將流量的威力放大,換言之,如果你流量不夠,或者測得不準,那麼就等於你開始的前提錯了,後面你再柔也沒有意義。

怎麼說呢?比如你測試了100個人,其中50個人都下單了,你覺得轉化很好,於是開開心心下訂單了,結果等到加大推廣時,發現到1000個人這個款表現就並不好了。又或是確實有很多人下單了,但是退貨率卻出奇地高。更別說假量之類司空見慣的問題了。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這就跟移動app在做增長時會遇到的各種坑一個道理,比如一放量cac就變高,使用者基數越大arpu越低等等,只是對於移動應用來說,流量運營不涉及實際商品,相對可控,但電商環節更多更重,而柔性更依賴流量的精確性,如果流量本身不能說明問題,供應鏈能最佳化的空間也是有限的。

而反過來說,如果流量過於強大,那麼也不需要什麼柔性,多少貨也能賣出去。這就跟有些娛樂經紀公司常說的“只要你肯砸錢,長成啥樣都能給你捧成角兒”,用在跨境電商上,這句話大概就是“只要你有shein的流量,做成啥樣也能給你買幾件”。所以shein的成功是供應鏈嗎?當然是,但也不盡然。

03

柔性和品牌:是殊途同歸還是背道而馳

很多品牌一開始都很喜歡柔性的概念,為啥呢?剛起步資源有限,當然測試越多越好,訂貨量越少越好,所以我最好先試出個穩妥的產品,然後小單賣賣,穩定了再加大。這也是非常合理的道路。

小貓一直很喜歡看一些歷史讀物,偶爾也會看看商業史,覺得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從前做品牌或者做零售的人,更多被塑造成一種“商業奇才”的形象,比如奈特第一次見到鬼冢虎,或者舒爾茨第一次見到天天咖啡,他們就大喊一聲:“啊,這個東西真好,感覺能賺錢,我要來搞起!”(原文不是這麼寫的,不過小貓自己腦補大概就是這意思)。

但是後來的創業者,更多喜歡“資料驅動”、“智慧決策”之類的詞,比如現在你做服裝,你不講講什麼大資料選款、ai建模、智慧中臺,你都不好意思出來融資。

小貓覺得這是一個品牌定義的巨大變化:以前的品牌是創始人品牌,是他決定這個品牌的內涵、調性、走向,所以歐洲各種老奢本身就是創始人的名字,而且後來的人也是接替他這個legacy。但是今天的品牌不是創始人的品牌,而是使用者的品牌:使用者說喜歡什麼,我就生產什麼,我不是我,我只是使用者的代言人。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但這就帶來一個根本的問題:品牌到底是創始人的品牌還是使用者的品牌?

創始人品牌的路徑,本質上說是無所謂柔性或者快反的,他推廣一種產品理念或者設計風格,即使大眾不接受,他也能讓人接受。就如同喬布斯的名言“使用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直到你告訴他們”,ipod推出的時候所有人覺得醜,但後來他引領了時尚,反而是產量決定銷量,想買還得排隊。

而使用者品牌的路徑是相反的,是用已知的現成的東西去測試大眾的喜好,這樣就讓柔性成為一種剛需,因為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要千人千面那必然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這是一個複雜的計算系統。

那麼回到品牌的本質上,測款測出來的使用者品牌算是真正的品牌嗎?小貓覺得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所以有人說shein嚴格說不能算品牌,而更應該算平臺。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平臺的核心功能是匹配雙方需求,而不是自己當運動員,品牌反而應該是代表自己立場的。

小貓自己覺得這個問題倒也不用爭執,畢竟各有各的理解。使用者品牌的好處在於它算真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一心一意為消費者服務,你可以說它沒理念沒調性,但是從增長來說,這種模式確實可以長得很大,也有它存在的價值。但是小貓覺得這個模式核心的問題第一是你流量從哪裡來,第二是你的供應鏈是不是能完全保證貨和版一樣,畢竟測款是測款,真的生產過程中不確定性很大,如果消費者因為款式下單,但拿到手的質量堪憂,照樣退貨,那還是不work。

所以基本上女裝的退貨一直高居全行業榜首,20-30%是家常便飯,聽說抖音直播間有的能到80%,小貓也是覺得很誇張。說實話,快反+高退貨率可能比單純的庫存積壓問題更大,庫存積壓起碼還可以安慰一下自己是流量不到位,努力賣賣還能搶救一下,80%退貨那隻能說明產品是真的有問題,努力賣就是努力砸牌子了,更尷尬。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小貓感覺現在品牌圈似乎有個怪現象,就是柔性快反本來應該是個刺激品牌更多創新的模式,給大家更少的試錯成本,但實際上卻讓很多品牌越來越懶了。

確實,如果我把別人的設計拿來測一測就行,我幹嘛費那麼大勁自己去做設計做產品呢?所以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商品,看來看去,都是你抄我我抄你的,轉頭一看都是抄國外大牌,然後大家都在講大資料選款+柔性供應鏈的故事,都要再造一個shein,其實小貓有時候也感覺挺惶恐的。

04

柔性是個偽命題嗎?

有一次小貓跟一個外國設計師聊,他們是非常小眾的那種獨立品牌,我就一直問你們這麼小眾流量怎麼做,你們難道不覺得很難嗎?然後他們說覺得最難的是預測下一季的流行趨勢,因為他們要走在潮流的前面,如果一個東西已經火了他們再做就來不及了,所以他們要自己設計下一季會流行的元素,然後去推。我說那別人不是馬上就抄了嗎?他們說是啊,所以我們要做的比別人早比別人貴,人家都是跟我們的風,這樣才行。

此時我想起之前有個朋友跟我說國外很多DTC的投放資料其實挺差強人意的,甚至不如國內很多出海的投得好,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正因為外國人對流量沒有那麼敏感,所以反而把更多心思放在了產品定義和設計上,表面上看起來是中國賣家吃到了大量抄款的紅利,但實際上也是抄款了帶火了他們原來的設計,所以他們一直走在潮流前沿,一直比你貴。

萬字長文:柔性供應鏈是偽命題嗎?

因為研究這個話題,小貓也諮詢了幾位接外貿的工廠朋友,我說既然中國的柔性供應鏈這麼發達,這些外單客戶為啥不考慮做柔性生產呢?有沒有比如阿迪耐克去下個幾百件的訂單試一試,然後再翻單這種。他們說雖然也有一些新的產品線會這麼嘗試一下,但總體還是大單為主,柔性目前還是國內的品牌,尤其是各種新消費的品牌嘗試比較多。我說為啥呢?他們說感覺一方面是跨國溝通鏈路比較長,要做柔性太麻煩,二是老外已經做很久了,在本國市場有很成熟的客戶調研和選款體系,所以也不太必要。

我一直在想,這是一個大的機會還是大的陷阱呢?從國內的優勢來說,這意味著外國供應鏈的效率還是比較低的,也有很多新的模式沒有嘗試,但從劣勢來說,如果產品定義一直掌握在人家手裡,那即使供應鏈效率再高還是很難有品牌溢價,這樣能持久嗎?

最近和不少朋友交流,感覺大家苦惱的都是那些事,除了物流支付這種事務性的,模式上來說,要麼談流量,要麼談融資,而這兩個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在流量和錢裹挾了所有人的時代,何去何從呢?真正的品牌應該是怎樣的?

TAG: 柔性供應鏈小貓SheIn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