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二十年前看奧運,大部分人或許只能短暫的記住冠軍的名字。

然而二十年後看奧運,大家記住的是每一名運動員背後對體育的熱愛。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攝影:封面新聞記者 陳甘露

二十年來,國民心態從對金牌的渴望,到主動集思廣益為每一個奧運冠軍找代言,鼓勵商家品牌“內卷式”為奧運冠軍錦上添花,再到為每一個勇於超越自我的無冕運動員體育精神致敬。

所有人都理解,面對更加年輕、狀態更好的安塞龍,諶龍“只是輸給了時間”。

所有人也敬佩,面對小將和老對手的不斷衝鋒,馬龍再次證明了“你不要去低估一顆冠軍的心”。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一個時代的開啟,的確不會輕易落下帷幕。

而一代人心態的悄然轉變,卻在見證著從關注運動員為金牌而戰到為熱愛而戰的巨大變革。

看到熱愛,並以熱愛迴應熱愛,是這一代年輕人在經歷過網際網路浪潮開放包容多元的衝擊後對時代最好的迴應。

1.比奪牌更值得關注的是熱愛

這一次,大家看奧運會變了。

中國的奧運冠軍們在接受奪冠採訪時,面對鏡頭自信而從容的說出,

“我的時代來了”。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贏下一場艱難比賽時,他篤信且堅定的吼出“

他贏不了我

”。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小將們初征賽場卻自信大方,而老將們也不再是“悲壯”的代名詞。這些看似微妙卻極為動人的變化, 悄然宣告屬於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了。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運動健兒變了,隔著螢幕觀賽的我們也變了。除了被他們的競賽風貌激勵和感動,關注競賽結果的同時,運動員本人的喜怒哀樂,性格與愛好也成為引發年輕人共鳴的部分,他們透過更為立體的切口關注著這屆奧運健兒,並表達自己的熱愛。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除了義烏高峰時期1秒發6只的小黃鴨,呂小軍自創的運動健身品牌更是迎來了一批被奧運會吸引而來的健身小白。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其實,呂小軍早已走紅海外,他的健美肌肉與身體發力征服無數健身迷,更有網友被他的熱愛激發出自身對運動的熱情,在其微博下評論“哥,3年後我也備戰奧運會”“跟著軍神,不斷突破自己,向世界證明中國力量!”,並獲得其他博友的高贊表示認同。

奧運熱潮再一次帶動沒有運動習慣的年輕人“又一次”想動起來。買副乒乓球拍,約上朋友來局籃球又開始流行起來。你或許留意到,大部分年輕人在朋友圈裡曬出的也不再是週末出遊和試吃打卡,而是數不清的奧運周邊和一堆新購入的運動器材。

在東京奧運週期裡,關注奧運和運動員成為17天裡當之無愧的社交話題C位。

微博熱搜50個位置基本都被奧運話題霸屏了,如果沒有跟上這節奏,聊天都可能聊不下去了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用行動表達支援,用熱愛迴應熱愛,成為了這屆奧運會大眾向運動員表達尊重和喜愛的方式

2.我的興趣帶我找到“組織”

17歲張家齊獲得女子雙人十米跳臺的冠軍之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最想要的禮物是芭比娃娃。

網友以為她想要的芭比娃娃是這樣的。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實際上,她想要的芭比娃娃其實是這樣的。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當大多數網友都以為張家齊 “想要芭比娃娃”的樸素願望還是因為她年紀尚小,然而事實上卻是,這屆年輕人早就已經十分嫻熟地在各類小眾興趣愛好的圈層裡遊刃有餘了。

他們並不害怕因為興趣的小眾而感到孤單,反而正是因為興趣的小眾和獨特,才能在網際網路浪潮中快速的找到自己的同好,

透過興趣連結屬於自己的社交圈。他們因興趣而集結,因熱愛而堅持。

因為對於年輕人而言,無興趣,不社交。

他們願意去“養”一個需要持續投入卻永遠不能開口說話的模擬“娃”,並且會帶自己的“娃”去參加“娃”圈聚會、喝下午茶、交換娃衣,彼此分享喜歡的妝面風格,一起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為心愛的“娃”梳妝打扮拍寫真大片。

二次元coser會不遠千里的從廣州到蘭州,只為了打卡一場IFC愛奇藝動漫遊戲嘉年華,因為跟喜歡的KOL見面、和熱愛的IP來一次沉浸式互動就是他們期盼已久的“團建” ;

音樂節狂熱分子也會趁著暑假去成都感受一次真快樂“超樂音樂節”現場,集中體會多種音樂風格的魅力;

又或者是為了結交更多潮流合夥人,特意前往2021 China Joy現場,與愛奇藝自制綜藝《少年說唱企劃》的選手和潮流平臺FOURTRY來一次偶遇…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這些在外界眼中看起來可能毫無價效比的事情,卻依舊被這屆年輕人樂此不疲的堅持著。

日本的消費觀察家三浦展提出,在消費社會逐漸成熟以後,“人們對物質的需求會越來越弱,對人際關係的相對充實感的需求越來越強,物質在人們的眼裡只不過是創造人際關係的手段”。

到達這個階段之後,價效比對於年輕人而言早已不是排在第一位的價值需求了。

不談價效比只談“興”價比,已經成為了解讀這一代年輕人行為特徵的新密碼。

3.用熱愛迴應熱愛

才是走進這屆年輕人的正確方式

在微博上的潮玩分類中,

排名前十的超話就包括了棉花美娃娃、BJD、盲盒、ITOYS潮玩、娃衣、樂高等超過7種不同的分類

。外界認為貴到離譜的BJD娃娃,在真正愛好的人面前,是寧可委屈自己也要給“娃”所有能給的一切的熱愛與堅持。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在這些容納了數十萬人的超話中,每分鐘都有人在釋出新的購買、轉手、分享、展示和萌新提問的資訊。這個興趣的介面,一端連著年輕人的興趣,而另一端連著的則是年輕人的社交。

對於這一代年輕人而言,追劇、看綜藝、玩密室、買盲盒、穿漢服、養BJD娃娃並不只是為了這些商品的娛樂和消費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找到對生活熱愛的自己,遇見能與自己興趣共振的朋友。

在全新的消費時代變革之下,

興趣和消費已經變成了一種社交貨幣的爭奪和積累

。年輕人的大規模入場,不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而是為了在不同興趣愛好的圈層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社交話語權。與其用專業精準的科普話術去安利一款商品,還不如精準的戳中他們的興趣萌點來一場用興趣擴列的打卡社交。

蜜雪冰城和茶顏悅色未必真的有多好喝,只是作為年輕人開啟自己社交擴列的話題,他們樂此不疲的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支援,以便加入這場以興趣和熱愛為主題的社交狂歡。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這屆年輕人願意為悅己付費,為熱愛買單。

不管是買一杯奶茶,還是追一部喜歡的小甜劇,玩一場沉浸的密室逃脫,來一場喜歡的劇影綜藝人見面會,參與一場全明星陣容的動漫嘉年華,只要是興趣之所至,哪怕相隔千里也願意風雨兼程的奔赴。

在這個時代,想要理解年輕人其實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

用熱愛來回應熱愛

這也是愛奇藝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劇本殺、脫口秀、密室逃脫、萌寵會館、潮玩手辦店逐漸成為了青年消費的新業態的當下,愛奇藝也緊跟潮流,get到年輕人對於不同圈層興趣的熱愛,展開了一系列線上線下的夢幻聯動。從暑假開始,《迴圈初戀》《北轍南轅》《喵,請許願!》《奇異劇本鯊》《萌探探探案》《做家務的男人》《只好背叛地球了》《春秋封神》等各種型別的劇、綜、動漫等內容集中上線,滿足了每一個圈層的追劇需求。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愛奇藝還在西單大悅城落地推出了追劇社交新模式“夏日放映廳”活動,每天播放不同的片單。不管你愛的是什麼型別的劇,當你和那些被同一部片吸引走進追劇房的路人一起觀看時,不約而同的為同一個橋段會心一笑,

熱愛與熱愛的相互碰撞,讓原本單機追劇的孤獨體驗,變得生動而鮮活

追劇期間,還有正在熱播的《迴圈初戀》中的“西柚夫婦”驚喜空降,為使用者的社交與自我表達提供空間,和追劇的粉絲路人一起實現雙向互動,真正做到了線上線下同步重新整理年輕人的追劇社交新體驗。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愛奇藝已連續五年透過夏日青春漾,整合自身及合作品牌的豐富資源,在暑期為年輕人打造了超多線上優質內容及線下精彩活動。每年推出的愛奇藝夏日青春漾活動,都會輸出不同的主題為年輕人的熱愛“發福利”,

看見年輕人的熱愛,並用同樣的熱愛價值共鳴去迴應年輕人的熱愛

今年的愛奇藝夏日青春漾活動,更是安排了多場劇影綜藝人見面會、線上劇本殺挑戰賽、動漫嘉年華、國潮原創音樂劇供年輕人打卡,引領年輕人探索一個不一樣的暑假開啟方式,深度走進年輕人的多元興趣圈層,滿足年輕人最想要的娛樂需求,

為不同圈層使用者提供釋放熱愛的舞臺

作為“夏日限定”狂歡活動,今年愛奇藝夏日青春漾以“發福啦”為主題,為不同的興趣圈層提供通向快樂的“任意門”。接下來,基於多種福利活動輻射追更圈、電影圈、密室圈、二次元圈、音樂圈、潮流打卡圈等夏日青春漾繽紛活動還將持續,讓每一份熱愛在能這個夏天都能得到熱切關照。

那些為熱愛“奔走”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而來?

看見年輕人的熱愛,只是獲取年輕人流量的一種渠道。

用熱愛迴應熱愛,才是可以和年輕人共同前行的永恆密碼。

TAG: 熱愛年輕人興趣愛奇藝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