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琴 | ​敢用九、五之數的昔頡堡田家

作者:王愛琴

《明清晉商》中介紹,昔頡堡村田庚鑫老人雖盲心清,介紹古老的田家大院。家可分為兩處建築群落,位於村東南的院落群俗稱“宅”(孝義方言讀作zha)裡”; 位於村中間的院落群俗稱“新院”。“宅裡”始建於清康熈五十八年(1719年),雍正年間竣工,由田丕黼建立;新院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王愛琴 | ​敢用九、五之數的昔頡堡田家

“宅裡”佔地五十餘畝,除大、二、三、四宅和樓院外,還包括缸房院、車馬院、兵勇院、北院場、書房院等,共有大院十一所。窯洞一百六十餘間,廳房兩間,便房一間。缸房院,用於生產全家所需酒醋、豆腐、粉條、鹹菜等。車馬院,用於餵養牲口和停放轎車。兵勇院供鄉勇住宿。北院場,用於打莊稼。書房院,族中子弟讀書的地方。另有磨坊兩處、水井兩口、花園一處。花園裡養花種菜,栽種核桃、甜杏、桑葚、紅棗等樹。“宅裡”的所有院子,均有暗道相連,每個院子都有下水通道通往村街下的水洞內。水洞高兩米,寬1。2米,長200米,用石塊和青磚砌成。水道上面是條石鋪的街道,條石街道毀於1993年,但排水系統至今完好。建築群的西、北兩邊,是黃士夯築的堡牆,全長270米。堡牆高1。5丈,底寬1丈,頂寬3尺,頂部用青磚鋪地,中有一尺寬的水槽一道,南端有青磚砌成的滴水,可以防止雨水浸泡。

“新院”群落佔地約10畝,共有10所大院,窯洞110餘間:上下共四層,三層為主體;臨街有大牌坊,上懸匾“五世一堂”,田氏先祖田丕黼五世同堂;一層為七間窯洞形的樓房;二、三層均為兩進的三合院,各有角樓一對,最高處的月亮門院,為田丕黼後代續建。

“宅裡”的大宅、三宅是一門兩進,中間為十九級臺階,外院和內院都是五級臺階。據說如此形制,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如果不經延特許,即為僭越。田丕黼終生未仕,獲此殊榮尊崇。商人中實屬罕見。

據2004年田家重修家譜所載,田丕黼,名承吏,丕黼是他的字,約生於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逝於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8年)。田丕黼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據族中老人回憶,田家舊家譜上這樣記載:公少壯時有膂力,弓馬嫻熟,尤善調烈馬。田丕黼天生神力,又練得一身好武功,還擅長調教烈馬。他不甘於躬耕昔頡堡,於是外出尋找機會。

關於田丕黼如何走上經商之路的,族中歷來有兩種傳說,其一是田丕黼的次子田繼學流傳下來的:

田丕黼應徵入伍,當選康熙帝的馬弁。馬弁雖然地位不高,但因為貼近皇帝身邊,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入選。田丕黼單純的家庭背景,以及一身的好武功,應是入選的前提條件。這對田丕黼來說,是個絕好的機會。康熙帝御駕親征噶爾丹,途中遭遇到偷襲,康熙帝狼狽不堪,被摔下馬來,受了傷,而且敵人步步逼近,眼看有性命之憂。田丕翻的武功此時派上了用場,他果斷出手,救了康熙一條命。皇帝自然是感激萬分,打算封給他官職,但田丕黼願意經商,於是康熙賜給他五處皇家商號。田丕黼因此從馬弁變為名副其實的“皇商”,從此走上經商之路。

田丕從何處被徵入伍呢?傳說中沒有提及,或許是在蒙古草原他入伍之前已到草原,可能還有過經商的經歷,如果此前沒有經商經歷,他不會回答願意經商,畢竟不是人人都適宜經商,尤其是在人生地不熟的草原。

田丕觸走上經商之路的傳說,還有第二種版本,是田丕翻的長子繼儒傳下來的,《明清晉商》中作了介紹並提出了質疑,無論傳說無論傳說版本有多少,一個基本的情節是:田丕黼救駕有功,被賞賜五座商號。田丕黼此前可能有過小本經營,從此他成為五座商號的東家,而且更重要的,田丕黼是皇商,這個其他晉商比不了。

田家商號的位置和名稱,因家譜已毀,無從得知但五座商號的經營範圍,還有族中老人說得出:起初是經營食鹽、白酒、布匹、綢緞和皮毛;從清雍正年間起,田丕黼的兒子田繼學、田繼業,憑藉皇商的有利條件開始前往庫倫、恰克圖、俄羅斯做茶葉生意,獲利可觀。至今流傳,賺下的銀子是用駱駝往回送此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嘉慶年間。

TAG: 田丕經商商號宅裡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