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尹子》:沒有什麼智慧,能夠解決人生全部問題

《關尹子》:沒有什麼智慧,能夠解決人生全部問題

一、

沒有任何一種智慧,能夠解決所有問題。

不管一個人有多麼聰明,考慮的細節有多麼周全,只有做到儘可能的避免問題存在,而不能完全杜絕問題發生的可能,因為任何事情都不是單一方面的因素能夠決定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要做的不是盯在自己一味要求完美的心態之中,而是選擇退一步,讓自己的要求停留在適當的位置。

這樣的態度,就是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的智慧,就是在一個人無法完全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上,選擇最恰當的生活智慧。

《關尹子》之中有一句話說:智之極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愚。辯之極者,知辯果不足以喻物,故訥。勇之極者,知勇果不足以勝物,故怯。

意思就是說:最高的智者明白智慧無法解決一切,所以故作愚蠢;而最高的善辯者明白辯論無法說明一切,所以故作木訥;最高的勇者明白勇猛無法戰勝一切,所以看似懦弱。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叫做:人生最糟糕的狀態就是要求完美。

對人生來說,本身就不存在完全順應自己心意的狀態,所以這種要求對於人生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不合理,而恰當的姿態則是選擇退一步,讓自己的心態順應客觀環境的規律,而不是強行讓客觀環境的規律順應自己。

就像我們面對“智慧無法解決一切問題”的道理一樣,就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不僅要有謹慎細微的處事心思,來避免壞的問題發生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能夠選擇順應自然的姿態,接納所有已經既定存在的問題。

因為我們主導不了自然規律,能改善的也只是自己的心態。

《韓非子》之中記載了一個扁鵲見蔡恆公的故事:

扁鵲去見蔡恆公,在恆公面前站了一會看了一下,就對蔡恆公說:“您有小病,在面板的紋理之中,不醫治的話恐怕要加重。”

而恆候就說:“我沒有病。”

扁鵲退出來之後,恆候就說:“醫生都是這樣,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

過了十天,扁鵲又來見恆候說:“您的病已經深入肌肉和面板裡面了,如果不及時醫治還會加重。”

恆候聽了依舊不理睬,扁鵲退出去之後,恆候甚至有些不高興。

又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見恆侯說:“您的病已經在腸胃了,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更加嚴重。”

《關尹子》:沒有什麼智慧,能夠解決人生全部問題

二、

恆候依舊沒有理睬。

後來又過了十來天,扁鵲去見恆候的時候,還相隔很遠呢,就轉身跑了。

恆候特意找人去追扁鵲,問他為什麼轉身就跑?扁鵲說:“小病在面板紋理之中,當時用小的力量就能達到部位;當病在肌肉和面板裡面的時候,用針灸的力量就能達到部位;而病進入腸胃的時候,用火劑湯的力量就能達到部位;當病深入骨髓的時候,那就是司命管轄的部位了,醫藥都沒有辦法了,現在病已經入了骨髓,我因此不再過問了。”

後來過了僅僅五天之後,恆候便身體疼痛,派人去尋找扁鵲的時候,扁鵲早已跑到秦國,後來恆候因病而死。

當問題停留在肌膚層面的時候,可以用“小治”的方式解決問題,當問題深入腸胃的時候,可以“大治”來解決問題,但是當問題深入骨髓,甚至已經形成現象的時候,就需要以“不治而治”為方式。

所謂“不治而治”,就是不再祈求以改變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是順應問題的發展,在心理上做好接納問題出現的準備。

就像在扁鵲見蔡恆公一樣,扁鵲的智慧能夠見識到病情深入的狀態,而對於平常人的智慧來說,未必能見識到所有問題的存在,所以當問題出現在自己智慧之外的層面時,那就順其自然的對待問題。

對於人生,有的時候選擇退一步,比進一步更有智慧。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說:毋憂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憚初難。

對於人生來說,看待那些不合心意的事情也不要感到憂心忡忡,對於讓人高興的事情也不要欣喜若狂,對人生長久的安定不要過於依賴,對於開始遇到的困難不要畏懼害怕。

如果說“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智慧,那麼“毋憂拂意,毋憚初難”則是對人生已經出現的問題,選擇順其自然的道理。

《關尹子》:沒有什麼智慧,能夠解決人生全部問題

正所謂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人生萬事禍福相依,任何時候都是悲喜交替,迴圈往復。

人生不會一直呈現完全順應心意的狀態,有快樂自然也有悲傷,當一個人身處快樂之時,就要有預防悲傷來臨的警醒意識,而當悲傷來臨之後,也要有凡事順應自然地順應胸懷,真正地理解我們今天所說的道理:沒有任何智慧,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

不管一個人多麼謹慎小心,總有一些問題是在自己的意料之外的,而面對這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所做的態度只要順其自然就好。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TAG: 扁鵲恆候智慧問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