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至愛,不要期待「很快就會好起來」

痛失至愛,不要期待「很快就會好起來」

悲傷

任何成長都伴隨著失去,也就是說,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喪失」。

斷奶;

失去父母全然的照顧;

失去一個喜歡的玩具;

離開甚至失去親密的人:戀人、父母、子女、老師、夥伴……

我們還會告別童年,告別學生時代,告別單身生活……

這個喪失,有時是死亡,有時是關係的中斷、結束;有時是現實中的喪失,有時是幻想的喪失。

比如,當我們期待過高、需求太多,而又得不到滿足時,這就是幻想的喪失。

即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選擇,都伴隨著喪失,因為任何一種選擇都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放棄另外的選擇。

也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喪失,讓我們更懂得珍惜當下。

無論是現實的還是幻想的喪失,我們都要去「哀傷」。

痛失至愛,不要期待「很快就會好起來」

我很喜歡精神分析學派對哀傷的理解,就是充分地去感受、表達喪失中所有的情緒情感。這些曾經的傷痛,曾經被淹沒的部分,可以被看見、被理解。

這就是一個哀傷的過程,也是不太帶有損傷地去應對喪失的方式。武老師詩意而形象地將其稱作「讓悲傷流動」,自然而然地流動。

人們容易將生活中體驗到悲傷、流淚視為軟弱。但任何喪失都會讓人產生悲傷,而讓悲傷的情緒流動,才能完成哀傷過程,最終從這份失去中解脫出來。

否則,就會有能量凝結在這裡,比如你可能要花很多力氣,去否認這份失去。否認看似容易,其實也是要花費很多力氣的,而且還毫無意義。

儘管哀傷也是痛的,但它依然是既正常又必要的,因為它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平息。面對喪失不能哀傷,就容易抑鬱,抑鬱不會隨著時間而自然消退。

痛失至愛,不要期待「很快就會好起來」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

我們之所以不能哀傷,是因為我們對喪失掉的愛的客體充滿了太過於複雜和矛盾的情感,尤其是與攻擊有關的情感。

當我們不能承受這些矛盾的情感時,我們就關閉了哀傷的通道,進入了抑鬱的狀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哀傷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起初,本我會變得十分憤怒:這一切是逝者所造成的(想要求逝者不要離去,想一切如初);

為了控制本我,開始自責:我沒有資格生氣,我本來就做得不好(希望自己的“讓步”,能夠讓逝者“回心轉意”);

然而,這一切都已無法改變,不得不承認:喪失的真實性(憤怒也罷,自責也罷,逝者已去的事實不可迴避);

於是,抑鬱開始成為心靈的主題:傷心、痛苦,又無可奈何(在幻覺中期待與逝者建立聯結);

最終,哀傷將到達終點:從與逝者的關係中抽離,生活迴歸正軌。03真而純的悲傷過程是告別不幸過往的必經之路,若想從不幸中走出來,必須完成哀傷。

其實讓所有真實的情緒、感受和體驗流動,都有具有重生的力量。

痛失至愛,不要期待「很快就會好起來」

武志紅老師在《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一書中寫道:

相信許多人有這種體驗:一場大病、災難或者意外死亡,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態度,使得我們明白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這也是悲慘的人生真相給我們的饋贈。

我們一次次地哀傷,所生長出來的力量讓我們知道,即便再次遇到很大的衝擊,我們依然可以恢復。

並且,通常哀傷前我們看到的都是「壞」,而哀傷後,開始能看到、記起那些「好」,也會更珍惜當下。

當然,如果你覺得完成哀傷很難,也不要責怪自己,這確實不容易。

因為很多時候哀傷過程無法這麼清晰完整,更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在哀傷的歷程中,藉助專業幫助可協助你順利度過哀傷期

TAG: 哀傷喪失逝者我們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