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故事】故宮新事:故宮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家門,究竟有什麼秘密

(一)初見養心殿

一次學習的機會,我看到了一部評分很高的紀錄片,是關於故宮的故事。說起故宮,人們印象中一定是奢華大氣,有厚重底蘊的地方。幾百年來,日久彌新,它凝聚了前人的智慧,還有現代文博工作者們的精心維護,妙手回春,這些古建築才得以穿越今古,屹立不倒。那麼,一起去看看,故宮新事養心殿究竟有什麼秘密?在歷史的長河中又經歷了些什麼?

2016年,故宮養心殿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家門,開啟4年多的全國巡展。就是這次外出巡展,養心殿揭開了神秘面紗。跟著攝影師的鏡頭,我以為養心殿應該是這樣的,

【精彩故事】故宮新事:故宮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家門,究竟有什麼秘密

可是,看見的卻是一片施工場地。聽解說,養心殿研究性保護專案已進入第四年,古建築的修繕施工全面展開。古建築修繕的順利動工來之不易,養心殿在經歷了近兩年的前期勘測,病態問診,以及反覆的修復實驗後,才得以進入正式施工。

(二)養心殿修繕工序 —— 搭材作

中國古建築營造技藝源遠流長,經匠師代代相傳。逐漸形成了一套嚴格規範的施工制度。其中“搭材作”就是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八大作”之一,它是古建築順利施工的前提和基礎。此次養心殿腳手架的搭建,融合了傳統的塔材技藝與現代化的防火材料,既有新的發展也有舊的傳承。

【精彩故事】故宮新事:故宮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家門,究竟有什麼秘密

(三)養心殿修繕工序 —— 瓦作

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後,對建築主體的修繕施工正式開始。工匠師傅首先將屋頂的琉璃瓦老化的部分剔除,後續的修繕才能“藥到病除”。瓦面的大面積拆卸與復位,會對古建築木結構的承重負荷產生影響。所以,施工前需要對木結構進行變形監測,以確保對古建築的擾動降到最低。

這本承載有近五百年曆史的厚重書卷,故宮老師們的每一次擾動都格外謹慎。面對數以萬計的琉璃瓦件,也需要逐一標註編碼,記錄方位,以確保在修繕後能準確歸位。除了尺寸,工程老師還拓印下帶有款識的瓦件,收錄整理了71746塊之多,看似千篇一律的瓦件,實則各有千秋

【精彩故事】故宮新事:故宮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家門,究竟有什麼秘密

(四)養心殿修繕工序 ——油作 木作

不同於現代建築工程,官式古建築中“油作,木作”的修繕許依照古法選用純天然的原材料。使用的每一縷麻,每一抹灰都要依靠人力手工。比如,油作中,“磨細鑽生”這道工序,就是師傅們用小砂片耐心打磨完成。我們所看到古建築上的每一處紋理,每一抹顏色,都是工匠師傅用雙手一寸一方反覆雕磨描繪而成。

在此次工程中,木作的修繕工程更趨近於一次精打細算的修補。在保證建築物的安全情況下,都會優先選擇修補、墩接。更多的保留養心殿古建築原有的歷史資訊,使用現代化裝置進行微創檢測,做到最小干預,能保留一根是一根。

【精彩故事】故宮新事:故宮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家門,究竟有什麼秘密

(五)文物回宮

在外巡展四年多的文物,安全回到了屬於它的紅牆宮苑,等待著養心殿的順利竣工。在養心殿閉門修繕的時間裡,這些文物以首都博物館作為開始,將這座傳奇殿宇的奕奕風采,呈現給了包括香港地區在內,全國各地百餘萬觀眾。

【精彩故事】故宮新事:故宮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家門,究竟有什麼秘密

在過去一年中,養心殿修繕工程循次而進,傳統技藝與咫尺匠心,在一代代故宮人間不斷傳承。隨同這座古老殿宇的煥然新生,它們將帶著新顏去迎接下一個百年的到來。

故宮,神奇的殿宇,見證了兩個王朝的興衰更替,未來也將繼續見證我們新中國的輝煌歷程。它的故事,必定流芳百世……

TAG: 養心殿修繕古建築故宮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