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公公殺害兒媳案”,揭開了中國畸形母子關係的羞恥一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全中國範圍內,婆媳關係似乎已經成為了全民熱議的話題,早在2011年有這樣一則新聞,除了討論到這個話題以外,同時還讓無數女性對婚姻產生了莫大的恐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假如說婆媳矛盾只是普通的糾紛事件,那麼媳婦被婆婆一家殘忍地殺害則要屬於極少數的惡性刑事案件了。

2021年的福建公共殺害兒媳案揭開了中國畸形母子關係的羞恥一幕。

2021年“福建公公殺害兒媳案”,揭開了中國畸形母子關係的羞恥一幕

2021年8月有一則新聞引來了網友們的震怒,就在福建省南安市這個並不算出名的小城市裡,兒媳婦侯女士由於和婆婆一家發生口角,公公竟狠下殺手,將兒媳婦害死。

在這起案件中,婆婆一家全都是幫兇,最讓人心寒的是,這個本該過著安定生活的媳婦自從結了婚就遭遇到了無數的排擠和冷眼,老公明明應該和侯女士站在同一戰線,可他卻從來沒有幫過她,反而一味地站在婆家的角度上向媳婦施加壓力。

由於婆婆是一家之主,同時也是婆媳矛盾中掌控全域性的關鍵人物,所以一家人全都圍著她轉,無論她下達了怎樣的指令,她的兒子都言聽計從。

2021年“福建公公殺害兒媳案”,揭開了中國畸形母子關係的羞恥一幕

這起案件背後所隱藏的其實有關於中國式婆媳矛盾的根源,那就是未曾剪斷臍帶的兒子和未分化母親之間的矛盾。

兩個人領了證,貌似結了婚,但又好像從來都沒有成為過一家人,被婆婆排擠,遭遇丈夫家暴,無論對於哪一個女性而言,這樣的場景都是大家最抗拒,同時也是最害怕的。可當受害人開始反擊,用冷暴力的方式對付婆家之時,極端的命案卻發生了。

為什麼這麼多的妻子無法和婆婆無法調和矛盾,進而和平的相處呢?

根本原因:未分化

未婚化指的是丈夫一直停留在兒子的角色或是胎兒的角色當中,而婆婆則一直停留在母親的角色裡,這種現象還可以比喻成未曾剪斷臍帶的狀態。

2021年“福建公公殺害兒媳案”,揭開了中國畸形母子關係的羞恥一幕

儘管這種描述有些難聽,太過於極端,但它卻並非空穴來風。

這種家庭有一個最典型的特點,那就是婆婆在心理上離不開丈夫,丈夫也離不開婆婆,正是因為此二者的關係如此的焦灼,所以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感問題和現實問題。

目前人們所說的媽寶男正是這種狀態的極端典型例子。

從現狀上來看,侯女士老公的原生家庭看似是獨立的一家三口,可他們卻未曾分化,從本質上來說,其心裡的臍帶仍然沒有剪開,並且婆婆和老公甚至都不願意主動剪開。

夫妻本是1對1的關係,可到頭來卻變成了妻子和老公一家的一對多關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以下幾個原因值得參考。

2021年“福建公公殺害兒媳案”,揭開了中國畸形母子關係的羞恥一幕

中國特色家庭功能分配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聊聊中國特色,在中國傳統的歷史程序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已延綿千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女性的能力一直都未曾得到大眾的認可,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女性的任務就是結婚生子,然後全心全意的照顧家庭。

既然要照顧家裡,那就免不了寄予大量的情感和寄託,假如她毫無經濟來源,那麼她全部的生活便只剩下了家庭。

家裡的大小事物和三姑六婆僅僅處於淺層次位置,關注兒子的一舉一動才是母親心中的核心事件,

甚至可以肯定地說,對於只有家庭的婆婆而言,孩子就是他的全部,在這種情況下,感情的聯絡會異常的強大,從而影響到分化的程序。

2021年“福建公公殺害兒媳案”,揭開了中國畸形母子關係的羞恥一幕

丈夫是婆婆感情的容器。

對於父母輩的人而言,戀愛並不算完全的自由,他們即便感情破裂,想要離婚,也會守著舊有的觀念,擔心被別人說三道四。

假如夫妻二人早已貌合神離,在這種無愛的環境中生活無疑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內心狀態,她越是難以從公公那兒獲得愛,越會把自己的愛傾注到兒子的身上。

漸漸的婆婆和丈夫逐漸形成了超越母子的感情聯絡。

現實生活中有一群婆婆看到兒子做出了巨大的成就,除了給予祝福之外,還會得意於自己的培養,因為她完全把兒子看成了一手養大的傑作。

2021年“福建公公殺害兒媳案”,揭開了中國畸形母子關係的羞恥一幕

根植於內心深處的恨和不認同。

很多女性在男女不平等的環境中一路長大,她們曾無數次恨過自己的性別,正是由於潛意識對自我存在著較大的否定,所以她們會把這種很投射在其他人的身上。

極端情況,附屬品屬性的兒子和玩伴。

在這起刑事案件中,兒子被婆婆定義為了不可分割的附屬品,而兒媳婦則被定義成可分割的玩伴。

當家庭長輩的權威被質疑,他們就會用原始而殘忍的手段去打壓被害人。

解決婆媳關係的核心。

最關鍵的是丈夫要達到人格的成熟,如果一味的沉浸於當一個“乖寶寶”,那麼事情只會越來越糟。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TAG: 婆婆兒子丈夫家庭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