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與喝中看《武林外史》,沒有窮過的人,不知道窮人的落魄

在中國眾多的名著中,最不缺少的場面描寫就是食物,無論是盛大的宴席,還是平常百姓的家常小菜,在中國的書籍裡,吃喝的歲月總是貫穿在文化的長河裡面。只不過,在眾多的食物描寫中,我們除了能感受到文化傳遞,還有不同社會時期的百樣人生。

從吃與喝中看《武林外史》,沒有窮過的人,不知道窮人的落魄

在眾多的古典小說裡,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時代貴族家庭的奢侈生活,亦能接觸到窮苦百姓的悲慘人生。當我們被《紅樓夢》中精美的吃食而感到震撼的時候,其實在社會的另一面亦有侷促貧寒的人們在苟延殘喘,這些人的滿足感極低,只不過是乞求填飽肚子,這一切就被記錄在《儒林外史》之中。

相對於《紅樓夢》的陽春白雪,《儒林外史》顯然更為“接地氣”。在《儒林外史》中,筆者描繪的筆墨大部分放在了普通人的身上,他們跟我們一樣吃著普通的食物,沒有繁瑣的烹飪技巧,食物亦說不上精美,即便是這樣,仍然引得無數人的羨慕。

從吃與喝中看《武林外史》,沒有窮過的人,不知道窮人的落魄

在眾多羨慕的人群裡,我們能看到窮困潦倒書生的身影,也能看到尋常百姓的平淡幸福,即便只是一桌簡單的菜餚,在當時的歲月裡,仍然是許多人無法企及的夢想。也許在生活優越的人眼中,無法理解書中描寫的一切,但是對於沒有窮過的人來說,對他談起窮人的心酸落魄無異於紙上談兵。

《儒林外史》不僅將山東人重視教育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整本書中普通人家的節衣縮食也成為了全書的常態,在物資缺乏的狀態下,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依然會花費些錢財聘請先生,但即便是如此重視的場合,點心也無外乎是雲片糕、紅棗和些瓜子等,豬頭肉、公雞等都成為了“硬菜”。

從吃與喝中看《武林外史》,沒有窮過的人,不知道窮人的落魄

《儒林外史》裡面,最出名的故事當屬范進中舉,范進的家境是眾所周知的窮困,甚至一度達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所以當范進考中舉人之後,他的岳父前來賀喜的時候,手裡便拿著豬大腸和一瓶酒,也許很多人現在看起來過於的寒酸,但是對於當時的胡屠戶來說,這已經算是不錯的賀禮。

胡屠戶對范進的苛刻是出了名的,這一次卻一改往日的嫌棄,主動招呼范進的母親上桌吃飯。我們反觀范進,也是改掉了以往唯唯諾諾的樣子,直接搬進了大的宅院,餐桌上也出現了雞鴨魚肉,這一改變,無疑就是在向讀者介紹,范進因為中舉而產生的巨大生活變化。

當范進母親過世後,范進聘請湯知縣吃飯,從正常宴席的規格來看,范進安排的席面也很是豐盛,只不過他卻認為自己仍然守孝期間,堅決不肯動筷,但是頗為諷刺的是,即便范進口口聲聲說著自己要守孝,但還是將一碗燕窩裡面的大蝦元子放進了嘴裡。

從吃與喝中看《武林外史》,沒有窮過的人,不知道窮人的落魄

很多人因此覺得范進不夠孝道,我們可以簡單一點理解,也許對於窮苦的范進來說,這輩子可能都沒有吃過一口大蝦元子,畢竟沒有窮過的人,是不會真正理解窮人的心酸的。

TAG: 范進儒林外史即便食物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