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人生》,路遙給青年人提的三點建議,越早明白越好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再讀《人生》,路遙給青年人提的三點建議,越早明白越好

生活是歷史的延續,人生裡會遇見各種書籍,有各種知識和道理,有些道理,早知道就會喪失一分童真,晚知道一點可能錯過一些決斷,而最好的接納和吸收是潤物無聲,恰到好處。

1,面對人生的失意,能承受,更不失意志。

,高加林的民辦教師資格被村長家的兒子頂替,意味著自己往後將在土地上勞動,一輩子老實巴交的父母也無可奈何,並且要把自家的農作物送給村長示好,高加林言辭決絕了這一個要求。起初面對失意,晚上瞪大雙眼睡不著,白天迷迷糊糊地睡上一天,從被子的痕跡來看,這不是睡覺,而是一場搏鬥,昏昏沉沉的在家裡睡了一個月,只有早上,父親一瘸一拐的在家裡走來走去準備出山的工具,並央告母親把飯菜做好一點,於是高加林眼裡噙滿淚水睡著了。

村裡人對於村長的蠻橫無理已經習慣了,而對於一個不出山勞動的莊稼人是看不起的,他穿好衣服出門,陽光格外刺眼,而外面又是那麼的生機盎然,河對面小學的師生在校園裡活動,他知道,他以後和這個生活說再見了,他去河邊洗了個澡,決定第二天出山勞動,往後的日子裡,漸漸適應勞動的生活。

一位農民詩人說過,

我們用鋤頭在大地上寫下了無數的詩行。一次

趕集賣饃,怕碰到以前的同事和同學,在車站看了一下午報紙,回去路上一個也沒賣出去,遇見刻意等他的同村女子巧珍,奪過他的籃筐,轉身走上集市。

再讀《人生》,路遙給青年人提的三點建議,越早明白越好

回去路上,巧珍訴說了這幾年對於高加林的關注,以前加林是老師,無法走在一起,現在他也是一位勞動者,以後自己也可以替高加林勞動,讓他繼續喜歡的文學創作,加林被這一個女子感動,再往後的日子裡,有心靈的慰藉,那麼再苦的勞動又算的了什麼呢,未來的世界那麼長,只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一切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生活就是一個苦難接著一個苦難,能講究,至少我曾經擁有過,能承受,我還是那個少年,矢志不移。

2,許多事情只有做過以後才知道是錯的

高加林的二叔從打仗的時候就沒有回來過,據說,最近退伍要在自己的家鄉任職,這下家裡可熱鬧了,而縣上的幹事也來說明,高加林的教師被頂替不是他的責任,在她安排之下當上縣裡的一名記者,這使得他與巧珍相見的次數越來越少。

偶然間,遇見以前的同學黃亞萍,現在在縣廣播局當廣播員,在學校的時候,兩個人就經常在一起討論文學創作,而黃亞萍這個開朗的城市女孩也吸引著高加林,這次相遇,也讓後來兩個人又慢慢熟悉起來,討論文學創作,討論歷史文化。

再讀《人生》,路遙給青年人提的三點建議,越早明白越好

高加林和巧珍的距離越來越遠,而現在也有些不耐煩這個不識字的農村女子,幾個月後高加林和黃亞萍走在一起,黃亞萍的父親是一位局長,以後會回到南方城市老家,到時候會安排加林在南方生活,心高氣傲的加林不免有些生氣,兩個人慢慢有了爭吵,而在黃亞萍以前的男朋友的舉報高加林是透過走後門當上記者,他的記者工作也丟了,同樣對於當了一輩子軍人的二叔,一身正氣,也是反感走後門的情況,他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許多事情只有做過以後才知道是錯的,當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破鏡重圓,圓的只是一個形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為人行事,一定要明察秋毫,

女人可以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

3,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高加林在工作失意的時候,選擇勞動生活,愛情選擇了巧珍,又在有機會的時候工作選擇記者,愛情選擇了黃亞萍,當一切都失去回到老家,他又會如何選擇,路遙在《人生》這本書裡並未給到答案。

經驗主義告訴我們,高加林往後肯定不會再犯以前的錯誤,那麼往後還有這樣的機會嗎?

再讀《人生》,路遙給青年人提的三點建議,越早明白越好

生活就是一輛奔騰的火車,期間會有無數的選擇和遇見,而這些又會產生無限的可能,那些放棄的,錯過的從今以後不會再有,而可能作為結果存在是源於我們的選擇,機會當然是越多越好,如果抓不住,那麼和沒有是沒有區別,機會沒有到來之前,我們所做的就是時刻準備著,就像央視主持白巖松說的:

機會敲門的時候你沒有準備好,當你開啟門,它已經和你的鄰居簽了協議。

後記,青年!面對苦難,無論如何都要咬著牙關挺著。

也許人生僅有那麼一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不過,細想過來,每個人的生活也是一個世界。

我是知追,我們一起談談路遙的《人生》好嗎?

TAG: 加林黃亞萍巧珍岔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