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華州大地消失了的瀋水河| | 瀋陽鄉的瀋陽鄉

在華州大地消失了的“瀋水河”

作者 王智強

我的家鄉陝西省華州區赤水鎮候坊行政村包城村民小組,歷史上曾叫包城隊。在包城隊的村北約200米遠的地方,有一渠清水流過,1980年前沿河人叫它——小河。

【我的家鄉】在華州大地消失了的瀋水河| | 瀋陽鄉的瀋陽鄉

根據“瀋水河”遺蹟標註的河流走向

小河是個底寬2米,上寬8米,河深 3米,河床一半在地平面以下,一半在地平面以上的不規則形自然河道。豐水季平均流量4。5立方米/秒。

經查史料,華州區在民國時期設立華縣時,在縣城西北方設立“瀋陽鄉”。只所以叫“瀋陽鄉”,是因為從瀋陽鄉的西南方到東北方有一條“滲水河”,後來人們把“滲水河”誤叫成了“瀋水河”,瀋陽鄉因“瀋水河”而得名。可見歷史上這條河叫“瀋水河”。

【我的家鄉】在華州大地消失了的瀋水河| | 瀋陽鄉的瀋陽鄉

民國時期華縣行政區劃示意圖自《華州史話》

那麼這條河發源於何地,流向何處?透過現在的北斗地圖和河道遺蹟確切的說,它發源於“赤水辛村”,在“候坊包城隊”東北方向流入渭河支流——石堤河。河流長約11公里。

在我兒時的記憶裡,它是我們玩水、摸魚和大人們洗浴、洗衣的地方。可它確在約30年前徹底的乾涸了。

我記得:1962年包城隊曾在現排水站遺址西側,鄉間路東側利用“瀋水河”豐富的水資源,試種過約10畝地水稻。我曾在收穫後的稻田裡摸過魚。

在一個明月高掛的夜晚,我趴在“瀋水河”的小橋護欄上,看著成群結隊的約2公斤大的魚兒在十分清澈的水中游動。

老地圖上的“瀋水河”

“瀋水河”的河堤上,還是我和小夥伴拔豬草、河道是我們游泳戲水的地方。

1964年夏季候西生產隊,在候坊街西北方向的河段上將河水截斷,在攔河壩上設定排水孔,在排水孔下放置竹筐將過往的魚一網打盡,然後在市場上買。

在我的記憶裡1968年秋季的河水最大。那年由於渭河發大水,石堤河河水上漲,“瀋水河”水無法下洩,整個侯坊村被洪水包圍10多天。

在我的記憶裡,“瀋水河”的入石堤河口有三次大的拆改建。1958年前涵洞口是插板閘,在閘門的側上方的河堤上有一座約10平方米的土木結構的小房子。1960年閘門改建成鋼混結構,閘板成為絲槓提升,半機械靠人力推動提升閘,土房子改建成100平方米的磚土結構的排水機房(1968年冬拆除)。1965年在閘門南側建成磚混結構,10間房4臺水泵,建築面積400平方米的下潛式排洪水泵站,每臺水泵出水管徑約0。8米(即照片中的遺蹟)。

包城隊村北,原“瀋水河”洪水期的排洪水泵房。

就是這樣一渠水清任魚躍,風光旖旎無限的河流就怎麼消失了呢?

我離開家鄉已49年,“瀋水河”時常在我的夢中顯現,“瀋水河”的消失在我的心中糾結,成了我與家鄉人一個待解的迷……

是全球氣候變暖?是“遇仙河”滲水減少?是橋峪水庫對“遇仙河”水的有效利用?是上游取地下水增多?

誰能回答我?

2021年春節寫於北京

圖文來源:網友推薦·wangzhiqiang·美篇

原文作者:王智強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薈萃

TAG: 水河包城隊華州10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