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不知不覺《道德經》我們已經讀到第七十一章了,是不是應該做一下回顧呢?

在國哲學史上,老子是第一個把“道”作為哲學的最高疇建立起以“道”為核心的哲學體系,認為“道“是“無天地生”(《老子·二十五章》)的“萬物之宗”(《四章》)、“萬物之奧”(《六十二章》),世界萬物均由“道”派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道”的特點是“惟恍惟惚”(《二十一章》)。

雖然“其(道)中有象”、“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其中有物”(同上),但卻“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十四章》),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無”。(《二十一章》因此,“道”生萬物又表述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德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四十章》)指出“道”生養了萬物,然而“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十章》),所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又指出道“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八章》); 天、地,人都以“道”為法則(二十五章》),大德之人也要“唯道是從”(《二十一章》),而“道”自身則“法自然”(二十五章》),“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因此,“道”又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

不僅如此,認為“道”還是認識的物件,認識的根本任務就在幹把握“道”。由問禮

於“道”無形、無名、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博之不得”,是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五十二章》);又由於“道”非“常道”、“常名”(《一章》),一般的理性思維也無法把握。

道德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因此,主張要認識宇宙萬物本源及其運動變化規律的“道”,必須“塞其兌,閉其門”(《五十六章》),完全排除感性認識;同時還應“絕聖棄智”(《十九章》),拋棄一切知識和學問,“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四十八章》)“絕學”才能“無憂”(《二十章》)。採用“滌除玄覽”(《十章》)、“致虛”、“守靜”(《十六章》)的內省體驗方法,使主體保持高度的虛靜,達到無私無慾的精神狀態,這樣就可以“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知天道”(《四十章》),完成認識的根本任務。

由此使之在認識論上陷入了神秘主義,其哲學中包含有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提出了大小高下、進退、前後、始終、生死、難易、正反奇正、智愚、巧拙、有無、陰陽、損益、強弱、靜躁禍福、古兇等一系列矛盾概念和範疇。

道德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道德經》第七十一章,人應該有自知之明,實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裝腔作勢。

【原文】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大意】知道自己有不知,這才算是高明有見識。強把不知道的當知道,這個缺點很不好。有“道”之人沒缺點,因為他不搞隱瞞。他對缺點能正視,這樣缺點才會與他才無緣。

道德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如果百姓被統治者逼得走投無路,他們就要起來反抗,不怕一切感壓。這時侯,可怕的禍亂就要發生了。因此,老子警告統治者,不要逼得老百姓無法生存。聰明的統治者應當有自知之明,潔身自愛,不要自我顯示,自顯高貴。

【原文】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大意】當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壓時,那麼,禍亂一觸就會爆發。別逼百姓不得安居,不要阻塞百姓謀生的道路。只有不壓迫老百姓,百姓才能少痛苦。有“道”之君能自知,居於高位不顯示。潔身自好能自愛,不誇高貴耍權勢。所以要捨棄後者(自見、自貴)而保持前者(自知、自愛)。

TAG: 萬物自愛缺點道德經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