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有哪些傳統習俗?為何要吃元宵?

元宵節,古俗中,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又稱元夕,就是現在的元宵節。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也叫下元日。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其名稱也有很多,上元、元夕、元夜、燈夕、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有哪些傳統習俗?為何要吃元宵?

元宵節

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為每年的正月十五,正月也叫元月,宵即夜晚,每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

的習俗

猜燈謎

燈謎早前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是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把謎面寫在紙條上,有的直接寫在燈籠上,然後有猜謎人進行競猜,既能益智,又能娛樂,為元宵節增加了不少節日氣氛。

舞龍、舞獅

舞獅和舞龍,每逢元宵節,或者開業、慶典都會舞獅或者舞龍來助興,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獅子和龍都是吉祥物,比如獅子滾繡球、二龍戲珠等,舞獅和舞龍,其實也是一種祈福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有哪些傳統習俗?為何要吃元宵?

踩高蹺

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有的地方叫柳木腿,在腿上綁上很長的木棍,然後站立行走,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早期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劃旱船

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

扭秧歌

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綵綢等起舞。有的地區將高蹺、旱船、竹馬燈、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稱秧歌。每當正月十五,北方很多地方都會扭秧歌慶祝,增加了不少節日氣氛。

放天燈

放天燈是用來互報平安的訊號,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現在放天燈是一種民俗活動,用來祈福,在天燈上寫上美好祝福,希望天燈上達天庭,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光明和希望。

祭祖祈福

我國乃禮儀之邦,從古到今都對祖先尊重,這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每到節日,比如比較重大的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都會祭祖,小節日就更多了,比如有些地方會在冬至、臘八、臘月二十三、大年三十也祭祖。

觀花燈

元宵節觀花燈是廣泛流傳的民間習俗,在正月十五晚上,大街小巷掛滿各種燈籠,有宮燈、獸燈、花卉燈、花鳥燈、龍鳳燈、魚蟲燈。種類繁多,璀璨明亮,好不熱鬧。

正月十五元宵節,有哪些傳統習俗?為何要吃元宵?

吃元宵

元宵作為一種食品,由來已久,由皮和餡組成,皮通常為糯米粉,餡通常為豆沙、芝麻、白糖、棗泥。形狀呈圓形,味甜。寓意團團圓圓、甜甜美美。每到正月十五,我國不分南北,都要吃元宵(冬至節南方吃元宵,北方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表示這一年事事順心、團團圓圓、生活甜甜美美。

正月十五元宵節,有哪些傳統習俗?為何要吃元宵?

元宵節吃的這種特定食品,北方人稱元宵,在南方則稱湯圓。

專家表示,不論是元宵還是湯圓,這些名字與“團圓”音近,取團圓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

的祝福

親愛的朋友們,

今天是正月十五,

元宵節,

祝願您和您的家人,

家圓人圓事事圓!

幸福日子長又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有哪些傳統習俗?為何要吃元宵?

元宵節,

送你一碗湯圓,

願你甜甜蜜蜜,

送你一盞彩燈,

盼你順順利利,

送你一顆真心,

祝您元宵節快快樂樂!

綜合網路

TAG: 元宵節元宵天燈正月十五上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