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候人們把正月稱為元月,元在說文解字裡是“起始”的意思;霄的本意是:入寢,後來“宵“指入夜時段,大概是現在的晚上八九點的樣子,所以這天晚上叫做“元宵,元夜或者是元夕”。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元宵節傳說一

據說在漢武帝的後宮裡,有個叫元宵的小宮女,自從11歲入宮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家人了,每到臘盡春來的時候,小元宵就比平時更加的思念家人。

有一年冬天,漫天的大雪已經下了好幾天了,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御花園的梅花也都競相開放。東方朔想趁此到御花園去折幾支梅花,剛一邁入園子裡,一股令人神韻清逸的清香迎風送來,只見幾株梅花正傲然怒放著,那紅色的小小花朵在雪中傲然挺立,惹得東方朔一陣讚歎。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東方朔剛剛折下一支梅花,就發現在最裡邊的梅樹枝上掛著一條白練,在牆角處有個身穿淺色衣服的小宮女,正埋頭低低的哭泣呢。東方朔心裡有些奇怪,便上前詢問。

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自從入宮與胞妹分別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家人了,也不知道爹孃還在不在世?越說想念越重,越說越難過,她覺得自己不能時時陪在父母的身邊盡孝,這皇宮又出不去,苟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還不如一死了之呢。東方朔聽完後,對元宵特別的同情,隨即向元宵保證,一定想辦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第二天,東方朔就在長安街上臨街擺起了一個占卜的小攤,許許多多的人都爭著來找他占卜一卦。很奇怪,每個人所求的簽上,都寫著“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字樣,一時間,長安城裡人心惶惶,大家心裡一片恐慌,都紛紛的來找他,向他尋求這可以解的方法。

東方朔用手捋捋鬍子,故作正經的說:“這簽上的意思就是說,在正月十三的晚上,火神會下凡查訪,長安城這次犯了天劫,玉帝降旨要放火燒掉長安城。”大家一聽嚇得渾身哆嗦,連忙詢問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化解啊?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他搖搖頭道:“天機不可洩漏。”說完扭頭就走。後來一傳十,十傳百,這件事就傳到了皇帝的跟前。皇帝聽聞後也是大驚失色,連忙派人去請東方朔。

東方朔聽完皇帝的話後,低頭沉思片刻道:“聽說火神最愛吃用糯米做的湯圓,陛下的宮裡可有會做湯圓的宮女嗎?”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武帝連忙詢問身邊的人,一直陪侍左右的宦官說:“回陛下,宮裡有一個叫做元宵的宮女會做。”

東方朔道:“那就好辦了嘛,在上元節的晚上可以讓這宮女做好湯圓,陛下焚香上供,還要傳令讓長安城裡的老百姓,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要天下的臣民在十五的晚上掛上燈,滿城點上鞭炮,放煙火,就好像滿城大火的樣子,這樣也許就可以瞞天過海了。此外,還要讓城外的百姓也在這一天進城觀看燈火,宮裡的人也可以混雜在人群中,這樣或許就可以消災解難了。”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武帝聽後,就馬上傳旨全都照著東方朔的方法行事。

到了正月十五的時候,長安城裡每一家都早早的在自家門前掛上燈籠,街上的人也越來越多,整個長安城燈火通明,各處的鞭炮聲也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宮裡的宮女太監,也三三兩兩的拿著宮燈上街遊玩。宮女元宵聽了東方朔的話,手裡拿著一個大大的蓮花宮燈,宮燈四面用筆寫上元宵兩個大字。當人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宮燈時,都驚喜的高聲喊道:“元宵,元宵!”

元宵的父母親人聽說以後,也進城觀燈,希望可以在晚上能見到自己在宮裡的女兒。他們聽見有人在喊元宵時,便朝著那個寫有元宵字樣的宮燈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喊著元宵。宮女元宵聽見喊聲,也迎著喊聲向前走去,終於和家裡的親人相見了。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經過這一夜的熱鬧後,長安城果然平安度過,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武帝大喜,當即就下令以後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做湯圓供奉火神,這一天照樣全城家家掛燈,放鞭炮,煙火。

人們也因此把湯圓叫做元宵,把正月十五這一天叫做“元宵節”,寓意團團圓圓!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元宵節的傳說二

元宵節起源於東漢明帝時期。傳說當時有個叫做蔡愔的人,歷經千辛萬苦,跋山涉水的,終於到了大月氏國,在月氏國遇見了印度高僧竺法蘭與迦葉摩騰。在蔡愔的再三邀請下,兩位高僧答應蔡愔,帶著佛經四十二章和釋迦牟尼的佛像,回到洛陽。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漢明帝聽蔡愔說印度摩揭陀國每到正月十五這一天,便會僧眾雲集,一起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日子。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這一天的夜裡,在宮裡、寺院裡點上燈,稱為“燃燈表佛”。隨著佛教文化的影響,慢慢的老百姓就在這一天點上各種燈,來祈求佛祖的庇佑。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還有一種說法,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據記載,漢代的老百姓們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手持火把,在山野田地之間來回奔走穿梭。

傳說有山中的蟲獸之類的東西,經常損害百姓的莊稼,後來人們便用樹皮,艾蒿、稻草之類的東西緊緊紮起來,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點上火,用手持著來回奔走在田野上,以此來驅除蟲獸,減輕災害,同時也祈求莊稼能夠獲得豐收。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的人數已達上萬人,其中也增加了許許多多的專案,比如,猜燈謎啊,歌舞表演、廟會之類越來越繁華。現在有些地方還有用柏樹皮,樹枝做火把,人們成群結隊高舉著火把,在田地間或是曬穀場載歌載舞。

經過歷史時間的演變,許多的東西都被淹沒在滾滾向前的歷史車流之中,唯有我們的文化,傳統節日一直沿襲了下來。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唐代詩人崔液說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有著小李杜之稱的李商隱也說: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北宋文學大家歐陽修說:“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元宵佳節,祈福安康,守萬家燈火時

清代詩人符曾也說:“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關於元宵節的詩詞還有太多太多,也希望天下所有善良的人們,都能團團圓圓,快樂安康!

TAG: 元宵東方朔正月十五元宵節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