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時評|迪奧“馬面裙”海外再發酵,勿忘“服章之美”

最近,有多少人被科普了一條明代馬面裙?7月24日,一則訊息盤踞熱搜——約50名在法國巴黎的華人和留學生自發穿起漢服,在香榭麗舍大街的Dior旗艦店門前舉牌抗議,呼籲Dior停止“文化挪用”並道歉承認這款裙子來源於漢服文化。有訊息人士透露,接下來在紐約和倫敦也會有抗議遊行。

文化時評|迪奧“馬面裙”海外再發酵,勿忘“服章之美”

這是近期迪奧“馬面裙”事件的再發酵。著名法國時尚消費品牌迪奧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長半身裙,售價高達29000元人民幣。但有網友發現,這款裙子神似咱們的馬面裙。但在產品說明中,迪奧強調其採用了標誌性的迪奧廓形,隻字未提“馬面裙”。儘管國內質疑迪奧文化抄襲的聲音四起,但迪奧官方至今沒有表態,只是在中國市場內默默下架了這款新品。

此事為何令華人和漢服愛好者們念念不忘?衣服所承載的服飾文化,既包含愛美之心與審美文化,更有與普通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族歷史與工藝傳承。風行600多年的馬面裙幾度在明代服飾文化展中火爆出圈。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漢服,明制漢服更是眾多漢服愛好者的“白月光”,織金織銀的馬面華貴不凡。

文化時評|迪奧“馬面裙”海外再發酵,勿忘“服章之美”

這波難以被界定為抄襲,只能被冠以“文化挪用”的文化風波中,馬面裙再次被科普出圈。其由馬面和褶襉組成,是中國古代女子主要裙式之一。宋代,馬面裙已初具雛形,明代馬面裙往往裝飾有裙襴,即裙底以及膝蓋位置飾以各種紋樣的寬邊,清代馬面裙樣式更繁複,側面打著細密的褶子,甚至百褶。山東博物館就有不少“明星藏品”。比如明代藍色織金妝花緞裙,纏枝四季花卉紋、回字紋、鸞鳥紋、花翟紋點綴在藍色緞的裙料上,典雅而華麗。另一件白色暗花紗繡花鳥紋裙,也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白月光”,以紅、綠、藍、黃、黑等絲線繡出山石、小橋流水、牡丹、石榴花、蝴蝶、翠鳥、燕子、鸞鳳等紋飾,洋溢著春日的氣息。明代女子的裙間繁華,早已長在國人的文化基因裡,藏在漫長的服飾發展脈絡中。

溯源馬面裙的時髦歷史,離不開西方時尚人士的傳播。1981年,英國戴安娜王妃在晚宴上,穿過一條清式紅色刺繡馬面裙,很是驚豔奪目。迪奧於4月30日在韓國首爾梨花女子大學舉辦的秋季成衣系列釋出會上,也出現了包含馬面裙元素的制服短裙。服裝專業人士也認為,以馬面裙為代表的中國服飾,對當今世界時裝設計提供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文化時評|迪奧“馬面裙”海外再發酵,勿忘“服章之美”

讓人憤怒難平的是,國潮風行,這樣一款“基礎款”素色馬面裙,在漢服網店只能賣幾十塊的白菜價,居然被迪奧賣到29000元天價,在國際秀場展示“標誌性DIOR廓形”,被搶購一空。據悉,涉事裙子出自韓國設計師之手,售賣這條裙子的迪奧韓國首爾專賣店稱設計融合法國與韓國文化。這等於用了你的文化元素,賣自己的原創,讓中國消費者再花高價穿在身上。

咱們一直樂見國際秀場颳起中國風,中國元素走向世界,但就因為缺了一句“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服飾馬面裙”,徹底打破了文化傳播的舒適感。此次“馬面裙”事件無疑對品牌是一種損耗,犯眾怒的背後,也給中國網友帶來深深的文化焦慮感。

文化交流與元素藉鑑是一種雙向借鑑,“江陵端午祭申遺”等文化搶注事件曾是國人不愉快的集體記憶,此前還有漢服與韓服之爭,此次“被挪用”再次敲響警鐘。在服裝設計領域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杜絕抄襲,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難題。究其原因,動態的文化傳承,在尋根溯源方面處於窘境,難以用智慧財產權的形式長期固定下來,其他中國元素也可能遭遇類似尷尬。因此,科普“馬面裙”的意義在於提供了一個契機,提醒相關人士和機構,投入到整理民族文化中來,尋找更好地保護並傳承傳播的方法。

一個反面例子是,最近不止一部古裝劇被網友扒出服化道“以倭代華”。講好中國故事須深諳中國傳統審美,並傳遞出來,才深得網友心,而不是嫁接日風,跟在其他審美形式屁股後面亦步亦趨,喪失自我,這顯然不是日益彰顯獨立自信的當下中國人希望看到的藝術形式。因此,國家廣電總局召開電視劇創作座談會,強調古裝劇美術要真實還原所涉歷史時期的建築、服裝、服飾、化妝等基本風格樣貌,不要隨意化用、跟風模仿外國風格樣式,而要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明。

我們一方面呼籲借鑑應該建立在對其他文化尊重的態度之上,另一方面也不斷提醒自己,中國古稱“華夏”,何為“華夏”?禮儀之大,故稱夏;服章之美,謂之華。回眸凝望 “服章之美”,要觀其華麗典雅的外觀,識其傳統文化與美學精神,並更好地傳播併發揚光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TAG: 馬面迪奧漢服文化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