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的文化:冠軍的“冠”字有什麼講頭

從“冠”的篆文字形來看,它由“冖”“元”“寸”三部分組成,“冖”表示帽子,“元”表示人的頭部,“寸”表示手,三部分合在一起,意思很明確:用手往頭上戴帽子。

“冠”表示“戴帽子”的時候,讀為guàn。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又如《楚辭·九章·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中國古代貴族男子一般年滿二十歲時要行“冠禮”,相當於成人儀式,在改變髮式的同時,戴上“冠”。《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戴了“冠”並取了“字”的男子便被家庭和社會視作成年人,可以娶妻生子,可以做官。《論語·先進》說:“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句中將“冠者”與“童子”相對而言,前者表示成年人。其他如冠子、冠士等,也都可以指行過冠禮的成年男子。

《禮記·曲禮上》另有:“二十曰弱,冠。”意思是男子到二十歲時雖已成人,初加冠,但是身體猶未強壯。因此,“弱冠”一般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例如西晉左思《詠史》其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與此類似,冠歲、冠年等也指男子二十歲。

帽子戴在人的頭上,而頭是人體的最上部,因此,“冠”後來有了超出眾人、居於首位之義。例如《史記·蕭相國世家》:“位冠群臣,聲施後世。”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再進一步,“冠”又有了冠軍、第一名的意思,比如奪冠、三連冠等詞。

“冠”由戴帽子而產生“覆蓋”之義,多見於古代詩文。例如東漢張衡《東京賦》:“乃構阿房,起甘泉,結雲閣,冠南山。”南朝宋謝瞻《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輕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按照同樣的演變線索,“冠”又表示“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例如西漢孔安國《尚書序》:“序所以為作者之意,昭然義見,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

從早期字形來看,“冠”也可以指“帽子”。這種情況下,“冠”讀為guān。例如《楚辭·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不過,古代的“冠”無論是形制,還是功用,都跟現在的帽子不同。“冠”通常由冠圈、冠梁、冠纓構成。冠圈箍在頭部;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帶子,兩端連在冠圈上,從前到後覆在頭髮上;冠纓是連線於冠圈兩旁的絲帶,在下巴底下打結,以防止冠脫落。“冠”是貴族男子戴的禮帽,具有顯示身份、等級的作用,其裝飾性遠遠大於實用性。

中國古代貴族男子戴的禮帽,除了“冠”以外,還有“冕”和“弁”。後二者是更高級別的“冠”,三者大同而小異,因此,“冠”也是“冠”“冕”“弁”的總稱。戴冠與否,是區分貴族和平民的標誌。而含有“冠”的“冠冕”“冠蓋”“冠帶”等詞語也多跟貴族、仕宦有關。例如《三國志·魏書·王昶傳》:“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義為名,守慎為稱。”《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洛中何鬱郁,冠帶自相索。”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對冠非常重視。不僅男子成人時要加冠,而且在該戴冠的場合必須要戴冠,否則就有悖於封建禮法。

“冠”有時還特指古代官員所戴的帽子。因此,“彈冠”有時指做官、走馬上任。例如顏之推《古意》:“十五好《詩》《書》,二十彈冠仕。”陸游《憶昔》:“早知虛起彈冠意,悔不常為秉燭遊。”與之相反,“掛冠”則表示辭官、棄官。例如南朝沈約《和左丞庾杲之移病》:“掛冠若東都,山林寧復出。”唐代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塔》:“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冠”由指帽子,進一步又可以指形狀像帽子或在頭頂上的東西。例如明代唐寅《畫雞》:“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今天,雞冠、樹冠、冠狀動脈等詞語中的“冠”都是同樣的意思和用法。

古人講求“正衣冠”,是將儀容儀表之整潔得體視作“禮”的重要內容。今天,我們仍然講“正衣冠”,不僅因為它既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尊重,還因為外在形象是個人素質的一種體現,既重視內在修養,又不忽視外在形象,才能達到真正的表裡如一。

◎本文原載於《月讀》(作者富麗),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男子例如帽子二十掛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