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不好意思,因為我忙於三次元搬磚,斷更了半個月,所以我的文章填坑進度可能遠遠落後於這個世界……

沒錯,我還在寫《夢華錄》……儘管你們可能已經完全忘了它了……

盤點《夢華錄》的服飾,我就想給《大宋宮詞:我就沒見過這麼喜歡cos古畫的古裝劇!》道個歉。雖然《大宋宮詞》掉鏈子的地方很多,但還是能盤出一些亮點的,也能感受到劇組在美學上有一定的想法。

但《夢華錄》就真的太流水了、太通俗、太套路了……

是唐是宋,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是年代定位的問題,

絲毫看不出宋代的色彩

,儘管從把劇名改成《夢華錄》就可以看出劇方是打算往宋韻宋風上推的。“宋”不僅是近年古風熱點,也是近年文化熱點,但空有站風口的企圖和資本,卻無起飛的能力和準備。

這部劇裡出現了太多像唐風的東西了。給槓槓們點一下,我說的是像影視劇所定位的“唐風”,而不是真正唐代復原風格。

比如女主角的其中一個造型就高度撞型《長歌行》,而後者是漫改,造型本身就是在唐代基礎上做了很多改動,就是這麼巧,改的都撞上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長歌行豆瓣

這個造型在今年唐代背景古裝劇裡很常見,只不過《長歌行》更少女化,腦後加了一些垂掛的裝飾或飄帶。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長歌行豆瓣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驪歌行官博

估計有人要著急了,但不論撞不撞,

這個造型都跟宋代無關,與宋風也無關。

也就是說,宋代歷史不長這樣,而宋代背景影視劇的以往設定也不是這樣的。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唐代女俑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元·程棨《摹樓璹蠶織圖》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大宋宮詞官博

至於張好好這個角色,與原著《救風塵》沒有一點兒關係,

完全是從唐代搬來的,從這個人物到這個人物的造型

,以至於只看她的劇照簡直就是一部唐代劇。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驪歌行官博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搗練圖

從她眉心的花鈿到她這個將頭髮墊起的做法,都太唐風了,包括身上的服飾。因為現在齊胸襦裙幾乎成為唐風代名詞,以至於大家都忘了,

訶子裙+大袖衫其實才是影視劇中最早對於唐代的設定

。但是,古偶市場的觀眾是年輕人,但古偶主創可不是年輕人呀,他們應該是知道的。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武則天豆瓣

就更別提,這劇竟然還跳了一出《簪花仕女圖》,完全視時間跨度為無物。劇粉一定會說,宋代為啥不能演繹唐代的風格?我們且不說這個《簪花》的題材、摹本、時代和流傳問題,宋代人看唐代人是看前朝人啊,流行形式都不一樣了,應該是看的一臉懵,而不是滿堂彩。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對了,那個似乎沒拿到授權的

《唐宮夜宴》是古典舞,是一種形成不過幾十年的舞蹈

。相關內容見《漢舞:“秀”從何處來?》。

相比之下,對於《大宋宮詞》cos《韓熙載夜宴圖》我不該那麼苛刻的,至少融入得很好,沒搞成打著舞臺燈光的年會舞蹈,還原度也可以,重點是,放在整部劇裡也並不突兀。就連那個劇本,其實放進古偶賽道,都可以包容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大宋宮詞》cos《夜宴圖》截圖

是寬是窄,紛紛搞不拎清

其次,就是

肉眼可見的不成體系

。服裝設計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一部劇,還是好幾部劇,只是從一些比較熱門的古裝劇中扒拉出一些東西來,湊在了一起。

我們以男生的圓領袍為例,這幾件明顯屬於早年間的遺存,領口較寬——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早年圓領袍還喜歡做成日式無袖貨搭配對襟大袖衫,這部劇裡也出現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下面這幾件又屬於《知否》體系,做得極為緊窄,領口是現在的窄邊——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知否豆瓣

《知否》我們在《古裝劇服裝該踩的坑,《知否》挨個不落!》裡吐槽過了,但錯歸錯、差歸差,《知否》是看得出大家是在一個坑裡的,因為不論男裝女裝、大袖子小袖子,都是做得高度統一地捉襟見肘。

官服這些呢,又去了《清平樂》那邊,還煞有其事地掛上了魚袋,還很努力地營銷了一把“第一次見到宋代古裝劇把魚袋拍出來了”。

問題就在於,劇組太努力地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掛了。

《清平樂》等劇不是沒掛,而是正確的位置是要靠一些背後的鏡頭才能帶到。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清平樂豆瓣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魚袋

劇中奇怪的圓領袍還不止這幾類,還有一些看得出是在設計,但完全看不出設計意圖的——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總的來說,就是

沒有穩定的美學架構在支援這些服裝設計

。圓領袍其實屬於一部劇裡出鏡率不算高,場合也不會特別龐雜的,但還是被弄成這麼亂,可想而知其他服飾了,尤其是本來就一套又一套設計繁多的女裝了。

女裝是,時而走《大宋宮詞》的仕女風,時而走《知否》的短長疊加風,時而走《清平樂》的對襟衣配抹胸,總之是

一部劇的觀劇時間,N部劇的服飾博覽。

是俗是雅,兩頭何處才是岸

從取名《夢華錄》也可以看出一個這個劇組完全做不到的企圖,就是展現宋代的世情風貌。因為按照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內容,我們可以瞭解到當時東京城的城市構造、民風民俗、歲時節令,這些在劇中幾乎是沒有表現的。原因也很簡單,

服化道其實是影視劇對時代背景的還原之中,劇組掌控力最大,成本最低的部分,這部分都做不到的,其他也無從談起

比如,取景就很受限,因為S+專案雖然聽起來投資極大,但

實際上花在創作上的是很有限的

。景是不可能自己搭的了,橫店現成有,大多數都不捨得稍微修飾一下,能略微調個濾鏡就不錯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橫店景區,網路圖片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夢華錄,網路圖片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橫店景區,網路圖片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夢華錄,網路圖片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網路圖片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早年橫店的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的景區,常常拿來拍一些年代並不久遠厚重的古裝劇,比如武俠、仙俠、古偶,是賣不了所謂的宋風宋韻,更別提宋代的所謂市井煙火的。

可現在,營銷需求就擺在這裡了,必須去扯大旗,就明顯露出一股小家子氣了,比如排程的群演太少了,設定的道具太浮了,

影視劇中還原到的繁華程度遠遠比不上橫店這些景區原本參考的畫作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清明上河圖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明皇避暑宮圖

東京城真的繁華麼?至少劇裡是看不到的,當然,對於一些對宋代沒有基礎認知的觀眾來說,也是夠了,畢竟他們連《清明上河圖》的版本都認不出。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網路圖片

咱就說,現在的粉混得比黑還黑。而且,打個架就一模一樣了?那古裝劇裡哪一部又不像《清明上河圖》呢?

還有這種,版本終於對了,但只是招牌上的字一樣,就誇上天的。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網路圖片

同樣的截圖,看看畫面裡出現的人物服飾,不覺得自己就已經露怯了嗎?

這裡就不得不提

古偶服飾的一個最大的毛病,永遠不落地!

不落地可以理解為前面提到的,

落不到一個穩定的時代架構,也落不到一個穩定的美學設計

,因為以主演、話題、流量為中心的劇作,很容易就讓角色性格、世界觀設定、服裝造型的重要性都喪失掉。造型為演員服務,而非角色、更非劇本。離開主演部分的群演,自然也不會獲得足夠的重視。

就拿上面那個出現招牌的截圖畫面為例,蓑衣在劇中更像是古裝劇裡的將軍斗篷,純粹只是拗造型的,一眼便可看出不具備實用性。很難讓人忍住不多問一句,你們這麼穿是打算幹麼呢?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蓑衣作為有明確功能指向的服裝配件,出現的場景和使用的方式都應該做到位,畢竟它還沒混到古風斗篷那種完全讓人忽略功能性的地步。但是,

要把這些有功能性的服飾用好,就必然要讓渡一些演員造型上的美觀度

,這放在一般電視劇裡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作品第一位。但古偶就不行,很多人詬病古偶看起來質感很新、很假,這嚴格說來,

不是古偶的毛病,而是古偶的特徵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很多劇粉誇讚的所謂煙火氣、市井氣也是同理。一部分覺得自己嚮往的田園牧歌是人間煙火,但另一部分人則會想到,

田園牧歌如果有氣味,應該是農家肥的味道

。很顯然,古偶屬於前者,《夢華錄》迎合的也是前者。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夢華錄》導演特輯內容

這種沿河的工作也一點不輕鬆,儘管劇中已經讓這些工人穿上了粗布材質的服飾,但開啟《清明上河圖》就不難發現,整張畫卷是繁華的,但細看裡面的勞動者都十分艱辛。

這種艱辛是我們可以透過服飾與動作就能觀察得到的。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清明上河圖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清明上河圖》以此謀生的人其實非常多,這些人可以在影視劇中是做不了主角的,所以他們的設定常常會被忽略,但

他們其實才是畫中最有煙火氣的存在

還有角落裡這個船上人的畫面。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清明上河圖

之前在《香港民系:是他們,共建了這片土地的歷史…… | 迴歸25週年特輯》裡提過的“疍民”,雖然船民並不完全等於疍民,但在船上討生活的其實都很漂泊,而劇中則明顯將船設定成一個浪漫場景的發生地,定情在船上,婚禮在船上,這明顯就是高度美化下的想象。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圖片來源:夢華錄官博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滄州娛樂圖

夢華錄:求求你,別再提自己是“宋文化”了!

△ 疍民婚禮

以往古裝劇對普通平民的處理,就是給個包頭,短打服飾,就統一全部了。事實上如果能細細考察,他們其實每個職業、境遇都有所不同。考察這些職業的不同,並且能將它呈現出來,才真的人間最具有生氣的畫面,而不是主角們的背景板、故事的工具人。

因為一直加班沒時間更新,所以這本書已經到我手裡快一個月了,正好是比對著看,感覺是現代人理解宋代的兩種完全不同的角度,

古偶是夢,書是探究

,夢裡的人可能只會說好,但書是可以評價一下有哪裡不足,哪裡又是閃光點。從這點上來說,看書真就比看劇有趣且可以平等交流。

TAG: 夢華圖片古裝劇錄官博古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