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近乎完美的薛寶釵,為何最終卻沒能得到幸福?

一、薛寶釵的完美形象

1.以牡丹象徵薛寶釵

《紅樓夢》以牡丹象徵薛寶釵,出自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當時賈寶玉約同眾姐妹一同玩佔花名的遊戲,薛寶釵抽中的即為“豔冠群芳”的牡丹。書中這樣寫道:

只見簽上畫著一枝牡丹,題著“豔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鐫的小字,一句唐詩道是:任是無情也動人。

《紅樓夢》中近乎完美的薛寶釵,為何最終卻沒能得到幸福?

牡丹花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自唐朝以來,牡丹備受世人讚賞,不僅被尊為花中之王,更有花開富貴之意。薛寶釵在賈府亦是備受讚賞,而她本人亦有追求富貴之意。用國色天香、雍容華貴的牡丹象徵薛寶釵無疑是極為貼切的,這正好與薛寶釵的整體形象相契合。

2. 薛寶釵的容貌品行

《紅樓夢》中曾有兩處用“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描繪薛寶釵的容貌,第一次是在第八回中,第二次是在第二十八回中。二十八回中那次更是直接把賈寶玉看呆了:

寶釵原生的肌膚豐澤,容易褪不下來。寶玉在傍看著雪白一段酥臂,不覺動了羨慕之心……正是自恨沒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來;再看看寶釵形容,只見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不覺就呆了。

《紅樓夢》中近乎完美的薛寶釵,為何最終卻沒能得到幸福?

薛寶釵影視形象

不難看出,薛寶釵的容貌是無可挑剔的,能夠令生活在美人堆裡的賈寶玉都心動。當然,對於賈寶玉將自己比作楊貴妃,薛寶釵本人是不高興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女孩子都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胖,其二是因為楊貴妃揹負著禍國殃民的罪名。不過,這也側面說明薛寶釵有著傾國傾城之貌。

再看薛寶釵的品行。在第八回中,曹雪芹曾用“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形容薛寶釵為人處世的方法。且不管這話是讚揚還是諷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人際關係複雜的大觀園中生存,需要的正是這種“藏愚守拙”。

於是我們看到,在賈妃歸寧省親之時,薛寶釵寫下了極為得體的稱頌之作《凝暉鍾瑞》;在自己的生日上,薛寶釵專點賈母愛看的戲;在寶玉捱打牽扯到薛蟠,而薛蟠又拒不承認之時,薛寶釵只是默默地在房中流淚;甚至面對寶玉的挖苦和嘲諷,她也極為大度並不在意,最終與黛玉互剖心事。

《紅樓夢》中近乎完美的薛寶釵,為何最終卻沒能得到幸福?

薛寶釵林黛玉

二、薛寶釵之悲

魯迅在論及《紅樓夢》人物之時,曾經這樣寫道: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紅樓夢》中近乎完美的薛寶釵,為何最終卻沒能得到幸福?

魯迅先生

薛寶釵正是這樣一位既可愛又可恨的真的人物,她雖然是一位符合封建思想要求的理想女性,但卻不是符合曹雪芹理念的完美人物。在《紅樓夢》一書中,曹雪芹曾多處模糊地諷刺薛寶釵,如奉承賈妃、王夫人及賈母,如一再勸寶玉考取功名。但值得注意的是,薛寶釵並非天生就是這樣的,而是被封建思想塑造成這樣的,薛寶釵的悲劇性根源正在於此。

在第四十二回中,薛寶釵曾對林黛玉說了這樣一番話:

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丟開了。

不難看出,薛寶釵從前也是一個純真的孩童,只是在家長的教育之下,最終產生了“就連作詩寫字等事,並非你我分內之事”的思想。薛寶釵的完美與可恨之處,都並非生來就有的,而是被封建思想塑造而成的。可悲的是,薛寶釵最終屈從於封建思想,更可悲的是,薛寶釵即使屈從於封建思想但也沒能獲得幸福。

《紅樓夢》中近乎完美的薛寶釵,為何最終卻沒能得到幸福?

寶釵撲蝶

高鶚續本中的第九十七回其實亦很好地展現了薛寶釵之悲,在得知王熙鳳和賈母的調包計後,薛寶釵的反應是“始則低頭不語,後來便自垂淚”。此時的薛寶釵,其實已經深切意識到了自己的悲哀。

TAG: 薛寶釵牡丹封建思想賈寶玉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