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永慶坊“食夜粥”!第四屆詠春文化節端午火熱開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文藝

圖/受訪者提供

詠春拳(西關)作為廣州市荔灣區一個重要的非遺文化專案,發源於廣府西關十三行、延續於永慶坊一帶。自2018年起,詠春文化節已成功舉辦了三屆。

6月3日至4日,“龍在永慶”第四屆詠春文化節在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舉行。

該活動由荔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區文化館、永慶坊等主辦,荔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等協辦。同日,岑能詠春堂——廣州詠春拳非遺傳承基地正式開業。

到永慶坊“食夜粥”!第四屆詠春文化節端午火熱開幕

開幕儀式

上午,在精彩的醒獅表演和熱烈的鑼鼓聲中,本屆詠春非遺文化節正式開幕。

岑能詠春的歷代傳人們,齊聚詠春堂,共同緬懷宗師。少兒演練者們為大家現場表演了各式拳法套路,最小的出演者只有幼兒園大班。

到永慶坊“食夜粥”!第四屆詠春文化節端午火熱開幕

少兒演練者表演拳法

廣州俚語“打功夫,?夜粥”,在廣東一帶的武館裡,練武師傅晚飯後還要練功,練完後再吃一碗宵夜粥,久而久之,“?夜粥”便用來形容有功夫的人。

當天下午,“粥王精英爭霸賽”將飲食文化與武術文化巧妙結合,大家各施所長、互相PK,練武又嘗粥,在歡聲笑語的同時,很好地宣傳了非遺文化。

詠春拳是中國拳術的南拳之一,流行在廣東、福建一帶。拳術套路主要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套拳;其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出拳彈性,擅發寸勁。

上世紀三十年代,岑能師承霍保全、馮少青一脈,師從阮奇山、張保、韋玉笙等詠春宗師,成為詠春拳的第六代傳人;後岑能在西關授課,傳播涵蓋了珠三角及港澳海外等地域,為詠春拳文化的傳播作出了重大貢獻。

到永慶坊“食夜粥”!第四屆詠春文化節端午火熱開幕

岑能詠春傳承人、岑能之子岑兆偉

2017年,岑能詠春傳承人、岑能之子岑兆偉迴歸西關,在永慶坊創立了廣州岑能詠春拳傳承基地;2019年,詠春拳(西關)成功申報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是廣州詠春拳重要的文化符號。

此後,詠春拳文化便一直在永慶坊內生根發展,一年一度的詠春文化節,更是讓一眾詠春拳愛好者集結於此。

到永慶坊“食夜粥”!第四屆詠春文化節端午火熱開幕

岑能詠春堂——廣州詠春拳非遺傳承基地開業

岑兆偉表示,作為詠春(西關)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他有責任將前人留下的好東西發揚出去。

除了在永慶坊舉辦非遺詠春文化節,未來還會走出永慶坊,進入老街老巷,與街坊分享練武精神;進入尋常百姓家,讓大眾更瞭解非遺文化。

廣州市荔灣區文化館館長謝德明讚道:“詠春(西關)一脈相承,西關詠春傳承人用他們的腰馬功夫,續寫著中華文化的精彩。”(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責編 | 易芝娜

校對 | 彭繼業

TAG: 詠春詠春拳岑能永慶西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