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首朗朗上口的古詩,你知道作者是誰嗎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朗朗上口的古詩,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呢?作者又是誰呢?

我們先來解釋下這首詩,這首詩的意思是:

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由此可見,這首詩描繪的是春天一場雨後的景象,有鳥兒的啼叫聲,有灑了一地的春花。

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覆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詩人要表現他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說盡,不說透,“迎風戶半開”,讓讀者去捉摸、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

《春曉》的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一點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而言淺意濃,景真情真,就像是從詩人心靈深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晶瑩透澈,灌注著詩人的生命,跳動著詩人的脈搏。

詩人情與境會,覓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最自然的詩篇,堪稱天籟之作。

後人對這首詩,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如《唐詩解》裡評價道:昔人謂詩如參禪,如此等語,非妙悟者不能道。

《唐人絕句精華》裡評論道:此古今傳誦之作,佳處在人人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之。聞風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見詩人清致,且有屈子“哀眾芳之零落”之感也。

那《春曉》的作者是誰,又是寫於何時呢?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作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為世人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春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首朗朗上口的古詩,你知道作者是誰嗎

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後入長安謀求官職,考進士不中,還歸故鄉。《春曉》就是他隱居鹿門山時,在名為“澗南園”的鄉間小院裡所作。

孟浩然的詩風格清淡,擅長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與王維並稱“王孟”。

TAG: 這首詩人春曉孟浩然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