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後者才是真好,可惜十人九不知

“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後者才是真好,可惜十人九不知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基本已經擺脫衣食住行的生存問題。對於人生的追求也逐漸向精神昇華的方向過渡。古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雖然有許多人仍未找到榮辱的本質而遊離於虛榮浮華之間,但更多的人同樣偏離知足常樂的軌道而被無盡的慾望所折磨。事實證明,無論是腰纏萬貫還是坐擁江山,他們也只能享受成功之後那片刻的快感,更多的時候也與常人一樣被各種煩惱所包圍。莊子說“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很多人用這句話來批評那些能力有限的人,其實這裡的無能者才是人生最大的贏家,之所以常被人們誤解,是因為斷章取義而拋棄了最精彩的後半句。

“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後者才是真好,可惜十人九不知

一,列子炫智招禍

這句話出自《莊子·雜篇·列禦寇》,故事大致是說列子在去齊國的路上中途折返,遇到了一個叫伯昏無人的智者,他詢問列子折返的原因。列子說自己有些驚惶不安,原來列子途中去過十家飯館,其中便有五家沒等他開口便先送上了飯菜,只因其他的外貌光儀鎮服人心。於常人而言,這肯定是好事,但列子卻不這樣想,他告訴伯昏無人自己僅僅顯露了外貌便讓他人對他比老人還要尊敬,這肯定會招來禍患。商販微薄小利尚且如此待他,那國君肯定更加倚重而把重任託付給他並檢驗他的功績,他越想越驚駭,於是便中道而返了。伯昏無人先是讚賞了他觀察細微,隨後告訴他往後肯定有人來歸附於你。

“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後者才是真好,可惜十人九不知

果不其然,沒多久列子府上便坐滿了人。伯昏無人前來探望,看到門口擺滿鞋子,便在門外站了一會就走了。僕人發現後便告訴了列子,列子聽了光著腳追了出來,他喊住伯昏無人,詢問他為何不辭而別。伯昏無人表示自己對列子用顯跡於外的做法讓人感動而預先就表現得與眾不同的做法有些失望,認為列子只能使人們歸附他而不能使人們不歸附他。隨後便分析了原因,一來肯定是有什麼撼動了列子的本心,二來列子身邊的人盡說些細巧迷惑的言辭而不能提醒他。隨後便發出了感慨“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初看之下多少是有些迷糊的,伯昏無人是在責備列子不能復歸真樸,這種炫智於外的做法只會是自找麻煩。

“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後者才是真好,可惜十人九不知

二,“無能者”真逍遙

人們畢生追求的便是無拘無束的自由,但在物質世界中顯然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而莊子卻在精神世界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老子的順道而為於莊子而言根本談不上逍遙,只有“無能者無所求”才能真正地逍遙遨遊於天地之間。對自己的功勞與智慧視若無睹,對自己的成敗與得失漫不經心,不再躊躇滿志驚慌四顧,順道而為隨遇而安才能“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

“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後者才是真好,可惜十人九不知

《喜劇之王》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說“哪怕是一張衛生紙都有它的用途”,所以這裡的“無能者”並非指真正沒有能耐的人,因為世間萬物都有自身的能耐,人們所非議的不過是相對攀比後的主觀成見。巧者想比別人巧,智者要比別人智,“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即便是傻子也時常因為“能”不如人而感到憂傷沮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耐與長處,即便是當下盛行的“顏”也是如此,都是“道與之貌,天與之形”,自然賦予當用則用不刻意顯露才是長久之道。如何才能做一個“無能者”?答案是效法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天地萬物因此得以運轉不息。

“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後者才是真好,可惜十人九不知

結語:

人們時常用千里馬來感嘆自己未遇伯樂的苦悶,殊不知我們只看到其日行千里的能耐因伯樂而賣出的好價,卻忽略它因此而失去的真性。生活中,人們為了爭奪更多的財富唯恐上級沒看到自己的能耐與長處,結果往往無限付出換來的只是蠅角微利甚至畫餅一張,而“能者多勞”也因此衝破了剩餘價值的最後一道防線。莊子在《馬蹄》中說“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

“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後者才是真好,可惜十人九不知

做一個“無能者”其實不難,飽食而已,莊子貸粟度日,我們衣食無憂。飽食之後再無他求,泛若不繫之舟,遊於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上。任他人頭破血流做嫁衣,我自宇內清風伴月看你方唱罷他登場。

TAG: 列子無能者伯昏莊子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