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門的詩與曾國藩無關,來看看真實的“曾詩”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瀚潞

5月21日,奧迪釋出一則廣告影片,圍繞小滿節氣,講傳統文化與處世哲學,最終落筆於一首“曾國藩詩”。

“花未全開月未圓,半山微醉盡餘歡。何須多慮盈虧事,終歸小滿勝萬全。”

然而,此“曾詩”非真“曾詩”。

21日晚,博主“北大滿哥”表示,這首“曾國藩詩”中有三句是他原創,第一句“花未全開月未圓”則是借用曾國藩的話、奧迪的這條廣告文案几乎是照搬全抄自己的作品。

如今,奧迪汽車和廣告創作團隊已發聲明致歉,事情到此也似乎告一段落。但關於這首詩、關於曾國藩的詩,還許多事情可以聊聊。

5月23日,記者專訪中國社科院哲學博士後、曾國藩研究學者劉緒義,和大家一起了解真實的“曾詩”。

抄襲門的詩與曾國藩無關,來看看真實的“曾詩”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記者:

在此事件中,被誤讀的詩歌中的第一句“花未全開月未圓”並非曾國藩的原創,而是出自北宋蔡襄的《十三日吉祥探花》。

《十三日吉祥探花》

(北宋)蔡襄

花未全開月未圓,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

這句詩,具體表達的是怎樣一種情感呢?

劉緒義:

蔡襄,是北宋一代名臣,還是傑出的詩人、散文家和著名的書法家。蔡襄今存詩約有四百多首。歐陽修贊其詩“公之為文,清遒粹美”。其詩歌創作古體詩表現為以議論為詩、以文為詩等特徵;近體詩表現為用語清新、意境清幽、氣質清剛等特徵。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由自然界的現象而延伸到人生的一種哲理、智慧。花尚未完全開放的時候,即所謂含苞欲放之際,是最美的;月亮尚未全圓的時候,是最富有詩意,“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人們願意在陰曆十五的時候賞月,可見一斑。更重要的,花一旦全開了,就馬上要謝了;月亮一旦全圓了,馬上就要闕了。這是中國哲學中“物極必反”、“泰極否來"的一種形象描述。因此,可以說,“花未全開月未圓”是人生最好的境界。它啟迪著我們,要懂得知止知足,明謙明讓,只有這樣才能惜福,才能保泰。

抄襲門的詩與曾國藩無關,來看看真實的“曾詩”

記者:這首詩被誤讀為曾國藩詩,其實曾國藩在家書中曾引用過這一句。

“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字,以為借(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於此,曾屢次以此七字教誡春霆,不知與弟道及否?”

為什麼曾國藩要用這句詩來教誡弟弟?

劉緒義:

曾國藩善於從中國傳統哲學中汲取智慧,深諳《易經》中陰陽訊息之理,這句詩恰當地表達了這一最高的人生哲學,因而特別喜歡。

曾國藩結合自身的宦海經歷以及所處的環境,對這句詩感同身受。尤其是當自己身居高位、聲望卓著的當下,弟弟們也難免得其福澤,他擔心他們迷失在這種虛妄的情境中,做出不當的事來,同時也提醒自己:滿招損、謙受益,一陰一陽,一損一益,凡事不能過度過分,要懂得求闕。

因此,他給自己的書齋取名“求闕齋”,並多次告誡家人,“有福不能享盡,有勢不能使盡”。他針對人性中的貪婪而時時提醒自己和弟弟們:人處事業順境,不能被勝利衝昏頭腦,不能因權勢而自我膨脹,不能因聲名而驕恣,也不能為慾望而追求盈滿,“鬥斛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

他還告誡弟弟們,要“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知地之大,而吾居者小”;“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這樣才能稍稍消除自私自滿之見。經驗再豐富,也不能自滿;功勞再大,也不能自傲;學識再高,也不能自矜;權力再大,也不能自私。儘早戒除自私自滿的壞習氣,才能享受人生福澤。不能明白這個道理,不能踐行這一人生哲學,就只能走向壞的方面。一個人如此,一個家如此,一個國家同樣如此。

抄襲門的詩與曾國藩無關,來看看真實的“曾詩”

》》曾詩背後,是一個

樂觀向上、有情有味的曾國藩

記者:曾國藩流傳下五言詩144首、七言詩180首。他的詩歌一般有哪些主題?有什麼特點?從這些詩歌,我們可以看見一個怎樣的曾國藩?

劉緒義:

曾國藩是一介大儒,同時也是晚清著名的文學家,他留下詩歌300多首,現在的讀者大體都只知道他在從政、治軍、治家方面的成就,極少知道他的詩文。曾國藩的詩歌很有成就,正如清詩的成就其實一點不遜於唐詩,只不過,唐詩的名氣太大,清詩的名氣卻被小說所掩蓋,導致如曾國藩等清人詩歌不為人知者眾。

文學史上,曾國藩被公認為晚清宋詩派的首領。他推崇黃庭堅,一般人認為他的詩風倔強兀傲而又縮斂委曲。但其實,他的詩積理養氣,有著一股深厚的學養工夫,沖淡閒遠。究其原因,他的詩講究“道藝合一”,自樹一格。無鐫刻字句之苦,有至真至正之情。錢仲聯先生說:“曾滌生詩,七古全步趨山谷,以此為天下倡,遂開道光以後崇尚江西詩派之風氣。”

曾國藩詩歌的主題很豐富,其中以題贈親友詩為主,也有抒懷雜感詩。曾詩吟詠的主題往往切近人生哲理,也不乏消遣玩賞之意。換言之,他並不以寫詩為業,而是以詩來陶冶性情,使心境歸於恬淡。最典型的是以酒入詩,詩中之酒頗有趣味。

從這些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始終充滿樂觀向上、有情有味的曾國藩形象。

抄襲門的詩與曾國藩無關,來看看真實的“曾詩”

記者:能否給讀者們再推薦幾首曾國藩的詩歌?

劉緒義:

曾國藩的詩歌中不乏名詩名句,不妨推薦幾首與大家同賞:

一首《小池》:

屋後一枯池,夜雨生波瀾。

勿言一勺水,會有蛟龍蟠。

物理無定姿,須臾變眾竅。

男兒未蓋棺,進取誰能料。

這是一首寫景詩:自家屋後有一個乾枯的池塘,裡面無水也無魚。誰料想一夜雨後,竟然漲滿了水,波濤洶湧了。不要小看這麼一小池的水,說不定裡面也有蛟龍翻騰。世間萬事萬物變幻莫測,誰能想到它的變化呢,一個人只要還活著,進取成敗都難以預料。內中透露出的哲理,讓人血脈賁張:世事萬變,成龍成鳳,皆需進取。這種精神在曾國藩身上一以貫之:“莫言儒生終齷齪,萬一雉卵變蛟龍”(《感春六首》之六),“殺賊自是書生事,成功屢蒙聖人褒”(《送謝果堂前輩歸江南》),“男兒萬事須嘗膽,詎肯僥倖呼聲梟”(《酬李生三首》之一)。

一首《書邊袖石詩集後》:

鐫章琢句尋常事,激烈心情約可憐。

今日詞臣須頗牧,古來蒙士出幽燕。

楊家忠義存三疏,孫相威名在九邊。

莫借文章追往哲,要憑肝膽報皇天。

這是一首讀詩感言,傳達了曾國藩對詩文和功業的不同看法,又表達了自己建功立業之宏願。在他看來,詩文再好,不如功業好,也即“詩外有事真賢豪”(《書嚴太守大關賑糶詩後》)。

一首《丁未六月七日考試漢教習試院作》

潭潭深院鐍扃牢,闕日溼雲作鬱陶。

薄茗何曾解消渴?纖絺便欲等重飽。

高堂燕息尚如此,矮屋蜂屯毋已勞!

得失升沉紛滿眼,世間人事等牛毛。

這是一首在考場外作的言志詩,尤其是最後一句“得失升沉紛滿眼,世間人事等牛毛”,寫的氣勢非常磅礴大氣。曾國藩說:“行氣是文章的第一義”,從這首詩即可見詩氣的要旨。

抄襲門的詩與曾國藩無關,來看看真實的“曾詩”

一首《歲暮雜感》:

芒鞋鎮日踏春還,殘臘將更卻等閒。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平塗裡說家山。

緇塵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須怨玉關。

為報南來新雁到,故鄉訊息在雲間。

這首詩是曾國藩想家了,但詩的視野非常宏闊,從逝水到家山,從京雒到玉關,最後落到“故鄉訊息”,意境深遠。曾國藩自言:“吾作詩最短於七律,他體皆有心得”,依我看,他的七律亦頗有詩壇大家風範。

一首《溫甫讀書城南寄示二首》(之二):

嶽麓東環湘水回,長沙風物信佳哉!妙高峰上攜誰步?愛晚亭邊醉幾回。

夏後功名餘片石,漢王鐘鼓撥寒灰。知君此日沉吟地,是我當年眺覽來。

這首寄弟詩,頗有浪漫情致。曾國藩回憶自己當年讀書嶽麓的美好情景,充滿感情。又遙想六弟國華(字溫甫)當下登臨處,正是自己當年的經歷。由此勉勵六弟能夠踏著自己的足跡,在妙高峰下城南書院用功學習。婉轉之處,親情流露,格外溫馨。

TAG: 曾國藩全開花未詩歌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