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為7寸6分,作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質量單位和長度單位對我們十分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沒有個統一的標準,李白在喊人給他拿酒來的時候,遇到的場景很有可能是李白要3斤,店家給1斤。

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為7寸6分,作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因而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統一的王朝後,決定統一各國的度量衡。那麼究竟為何一斤是16兩呢?畢竟這個數字一不是整數,二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事實上,它具有很深的文化意義,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都應該要知道。

傳說中,著名的發明家和創造家魯班在還不知道槓桿原理的時候,就創造出了秤。有了秤,自然需要決定一斤是多少,於是魯班夜觀天象,根據著名的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來雕刻,一共雕刻出了十三顆星,最終決定讓一斤等於十三兩。木杆秤如今已經成為了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一斤十三兩這個換算方法也改變了。

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為7寸6分,作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李斯在秦始皇的命令下統一度量衡,經過考慮將祿福壽三顆星星也加了上去,於是一斤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十六兩。據說,李斯加這三顆有他自己的寓意,如果少了一兩,就是少福,總之,是為了不讓人缺斤短兩。

當然,這也只是傳說,像後人牽強附會的“天下太平”是十六畫也並不正確,因為小篆的“天下太平”實際上只有十五畫。當然,李斯其實是去了全國各處調查,根據他們的數字來決定最終的數字。當然,古代雖然提出了十進位制,但是也很偏愛二進位制,如八卦便與二進位制有著莫大的聯絡,而十六剛好是二的四次方,很有可能一斤十六兩與周易陰陽八卦有關係。

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為7寸6分,作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到了1959年,為了國際保持一致,我國使用了陽曆與米的單位,同時也將一斤改成了十兩,所以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古人流傳下來的“半斤八兩”的真正含義。

那為什麼筷子的長度又是7寸6分呢?

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為7寸6分,作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筷子作為華夏兒女特有的用具,成為了我們文化的象徵。在諸多民間傳說中,出現了“一把筷子折不斷”等俗語諺語。事實上,筷子的確蘊含了深刻的內涵,比如說,它的成雙出現,代表的是陰陽的調和,同時也蘊含著一分為二的矛盾對立哲學。除此之外,筷子的圓頭和方頭除了不磨嘴外,一頭代表的是天,一頭代表的是地,這主要是與我國古人堅信的“天圓地方”掛鉤。

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為7寸6分,作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至於7寸6分,則與人有關了。《禮記》記載,人有七情,分別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呂氏春秋》記載,人有6欲,分別是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慾望。而筷子的7寸6分,恰好契合了人的本性。由此可見,中國筷子的含義還是非常豐富的,這也是一般人都未曾瞭解的。

古人的文化其實並非全是糟粕,有很多其實都是精華,如一直很玄學的《周易》。同花有花語一樣,古人留下來的筷子、度量衡都有它的意義,儘管很多人覺得這是迷信,但實際上,它融合了中國人一直秉承的福壽觀、情慾觀等哲學理念。

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度為7寸6分,作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TAG: 筷子一斤古人李斯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