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像石的地域分佈及特徵

漢畫像石的地域分佈及特徵

安丘董家莊墓前室封頂石南段畫像 125X102cm 安丘市博物館

漢畫像石的地域分佈及特徵

滕州龍陽店畫像 100X99cm 山東博物館

兩漢時期漢畫像石分佈相當廣泛,覆蓋面積佔大半個中國。主要集中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以黃河流域中下游為中心,東起膠東半島,西到甘肅、四川一線,北自陝西的榆林、北京、遼寧的遼陽,南至浙江的海寧、雲南的昭通一線。據統計,“在全國範圍內發現和發掘的漢畫像石墓超過200座”。“河南50餘座(南陽佔44座),山東40餘座,江蘇30餘座,陝西10餘座,山西近10座”。安徽、湖北、浙江、北京、天津、甘肅、雲南、貴州也出土一定數量的漢代畫像石墓或畫像石刻。 四川、重慶以出土崖墓、漢闕、石棺、石函畫像為主。隨著近年來漢墓的不斷髮現與漢畫像石的出土,全國漢畫像石總數在15000塊左右。

一、山東漢畫像石

山東是我國遺存漢畫像石較多的地區之一。在山東省110多個縣市中,已經知道有50多個縣市有漢畫像石,地下不僅有裝飾豪華的畫像石墓,地上還有雕刻精美的畫像石祠和畫像石闕。從本區出土的昭帝時期元鳳年間的鳳凰刻石、成帝河平三年(前26)《麃孝禹刻石》上的立鶴畫像,還有肥城北大留帶有五銖錢的西漢刻石,可以證明山東漢畫像石早在西漢中晚期就產生了。山東漢畫像石主要分佈於濟寧、棗莊、臨沂、泰安、濟南、濰坊、青島、淄博、煙臺、菏澤、日照、廣饒等地區。以地區而論,濟寧最多;以縣而言,發現最多的是滕縣、嘉祥、鄒縣、微山縣。已發現的畫像石墓以沂南北寨村、安丘董家莊為最大,地面石室以孝堂山石室和武氏石室最為宏偉。

本區漢畫像石分佈相當密集,其流行與發展的背後更為深刻的社會背景,那就是兩漢時期瘋狂推行的厚葬風俗。同時,各區域自然條件與文化環境的優勢,也決定了漢畫像石存在與發展的規模。年代最早的大約在西漢文景時期。約從武帝后期至兩漢末,是濟寧、棗莊畫像石的初步發展期,在本區域的縣市中多有出土。東漢早期,本區漢畫像石有較大的發展,已見於墓室、祠堂、闕、碑上,其數量約佔出土量的四分之一。題材內容和雕刻技法也較前豐富起來。東漢中、晚期是漢畫像石的鼎盛時期,題材內容包羅永珍,技法嫻熟老練,墓葬規模宏大,藝術水平空前。

臨沂市的畫像石分佈最為密集,有著名的平邑功曹闕和皇聖卿闕、莒南孫氏闕、沂南北寨村墓、臨沂白莊墓、蒼山城前村墓。其次是濟南、泰安、濰坊市,有著名的長清孝堂山石祠和安丘董安莊墓。青島、聊城、日照相對較少,淄博、荷澤、廣饒等地只有個別發現。

二、蘇北、安徽漢畫像石

蘇北、安徽、山東、河南省東部、河北省東南部同屬於漢畫像石第一個分佈區域,是地域最廣闊、漢畫像石分佈最密集的一個區域。在這個廣闊的地域中,發現了最早的漢畫像石, 2005年在清理徐州雲龍湖西邊的韓山漢墓時,發掘出兩塊西漢早期的漢畫像石。徐州漢畫像石的分佈以蘇北徐州地區為中心,向東、南、西三個地方呈放射狀分佈。“按其分佈的密集程度,大體可劃分為三個分佈圈”:

中心分佈圈是徐州市及其周圍的銅山、睢寧、新沂、邳州、沛縣等市、縣,畫像石分佈最為密集,有著名的棲山墓、九女墩墓、洪樓墓、“元嘉元年”繆宇墓、“嘉平四年”茅材墓等畫像石墓和祠堂。

第二個分佈圈主要有蘇北的豐縣、連雲港、贛榆、東海、清江、宿遷、泗洪、泗陽、寶應、射陽,皖北的淮北、濉溪、宿縣、毫縣、蕭縣、定遠、霍山等市縣。此區漢畫像石的分佈雖不如徐州地區密集,但建寧四年(175)胡元壬墓和祠堂、董園村曹操宗族墓、孔望山佛道教摩崖造像群等,或以其全新的畫像內容,或以其特有的學術價值而為中外學者所矚目。

第三個分佈圈遠到長江以南,目前只在江蘇的鎮江、蘇州和浙江的海寧等地有所發現。

蘇北地區是全國漢畫像石較多的地區之一。從自然地理上說,它可以劃為:徐州市及鄰縣的蘇魯山區與淮陰及揚州一帶的江淮平原。蘇北地區漢畫像石主要分佈於江蘇省北部徐州,此區在地理上與魯南連成一片,畫像石的風格也基本上和山東南部相同。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集中分佈地之一。

新中國成立以後,流散各地的畫像石被集中起來,同時也有大量畫像石被發現。目前,徐州地區發現的完整漢畫像墓20餘座,“儲存漢畫像石共500餘塊”。

蘇北地區的漢畫像石刻,都經過加工琢平,多數還在表面磨光。已見的雕刻技法表現為以下四個種類:1。陰線刻。物象全部用陰線條來表現。2。平面淺浮雕。在物象外減地,但物象仍呈平面,物象內細部加刻陰線。3。凸面淺浮雕。物象輪廓外剔地,再在物象內用陰線刻出起伏的細部。4。圓雕,或稱透雕。指物象某些部位雕成立體形狀。

三、山西、陝西漢畫像石

陝西和山西兩省,以黃河為界,東西相鄰。陝西漢畫像石主要分佈於陝北榆林地區和無定河流域,以米脂、綏德為最多,北部的榆林市,東部神木、吳堡、清澗縣,西部的子洲及橫山、靖邊縣等,也都有發現。

陝西、山西的漢畫像石,可分為前後兩期。陝北地區的漢畫像石,幾乎全部是東漢中期的作品。最早的是“永元三年”(90)僚東太守王君墓的畫像石,最晚的是“永和四年”(139)河內陽尉牛季平墓的畫像石,這些題刻著紀年的畫像石證明了陝北畫像石的興盛時代大體是在東漢和帝至順帝永和五年(140)西河郡治自平定遷離石以前的五六十年之間。晉西地區的漢畫像石則幾乎全部是東漢晚期作品。從紀年銘文看,此地最早的作品是東漢和平元年(150)的畫像石,最晚的是熹平四年(175)“西河園陽守令平周牛公產”墓畫像石。可知晉西地區的漢畫像石是順帝永和五年(140)以後開始的,其下限可到東漢末年。

據現有的發現,本區漢畫像石全部出自墓葬,其墓室形制分為單室券頂墓與前後雙室墓兩種。陝西、山西地區漢畫像石的雕刻技法可概括為以下四種:一、深剔地平面刻;二、淺剔地平面刻;三、剔地平面線刻;四、陰線刻。其中深剔地平面刻是陝北最主要的雕刻技法,又稱為“鏟地凸面刻”。

該技法流行於順章到桓帝初年,陝西綏德發現的東漢永元十二年(100)王得元墓畫像石,就屬於這種技法作品。這類畫像石的拓片具有強烈的剪影效果,凝重深沉,明快醒目,使本區漢畫像石以此鮮明的特色而聞名遐邇。本區漢畫像石在構圖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在畫面的邊緣加上了很寬的裝飾花紋帶。“在大保當發現的66塊畫像石中,24塊帶有邊飾,帶邊飾的畫像石佔整個畫像石比例的36。4%。”在結構上的另一特點是在許多石條上採用了分格表現法,即把整石劃分成大小不等的格子,然後在每格中適當地佈置題材,內容不相聯。另外,從神木大保當1996年出土的漢畫像石可以看出,工匠在起稿構圖時,使用了“模板”之類的圖樣,這也是本區畫像石製作的一大特色。

四、河南漢畫像石

河南是我國出土漢畫像石比較集中的區域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省18個城市中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市地出土漢畫像墓或漢畫像石。這些市地有南陽市、平頂山市、鄭州市、洛陽市、漯河市、新鄉市、鶴壁市、許昌市、安陽市、周口店、商丘市和駐馬店地區,而有代表性的是南陽市。南陽市是河南乃至全國出土漢畫像居冠的城市。“自1932年孫文青先生在南陽縣草店發掘第一座漢畫像石墓以來,省、市、縣文物工作者已發掘漢畫像石墓44座之多;收藏、封藏漢畫像石3000餘塊。”僅次於山東、蘇北地區,而超過四川。

從河南漢畫像石分佈的地域看,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分佈於郡、縣、國的治所附近。南陽漢畫像石集中於漢光武帝劉秀故鄉(現南陽郡臺所宛縣境內)。商丘畫像石則主要集中於漢高祖劉邦時梁國、陳國和沛國治所近區。據出土資料判斷,河南漢畫像石出現於西漢中晚期,流行於新莽和東漢早中期,衰落於東漢末年。河南畫像石在內容上同其它地區出土的畫像石大致相同, 但是在雕刻技法及藝術形態處理上,有較大的差別。就河南而言,南陽與鄭州、商丘也有很大的不同。

五、四川漢畫像石

“四川漢代畫像石,不同於山東、河南、陝北三處,是它的種類繁多。屬於畫像石範疇的歸納起來有:石闕、石棺、石函、崖墓等的雕刻”。四川境內遺存的畫像崖墓、畫像石棺,為其他地區所不見或少見,漢畫像石不僅數量多,而且精美絕倫,流行下限可能晚至三國蜀漢時期(221-263)。

中國現在漢闕30處,其中22處均在四川。四川地區的石闕是仿木構建築,基石四周大都刻有鬥、柱,闕身四周隱刻出柱身,闕樓部分仿刻複雜的斗拱結構。而山東、河南、河北等處的石闕、基石、闕身和闕樓一般不仿刻枋、柱和斗拱,表明這些石闕是仿土木結構或仿磚木結構建築。

漢代石闕畫像一般都配置在闕身和闕樓斗拱間的平面上。畫像配置有兩種形式。第一種闕身和鬥狀闕樓滿刻畫像,另一種配置方式是闕身只刻表示建築性質的門吏和“昭示四方”表示方向的四種影象,而其他畫像集中配置在闕樓的四周,使石闕顯得極為簡潔明快。四川地區諸闕的畫像幾乎都是採用這種配置方式。如四川忠縣瀹井溝無銘闕、四川雅安的高頤闕、重慶渠縣沈氏闕等,而在題材內容上卻與前一種配置方式的石闕畫像基本相同,四川地區的石闕畫像顯然更重視表現闕主昇仙願望的內容。

四川漢畫像石的另一特色是該區的石棺畫像,石棺藝術在文物考古學分類中一般將其歸為畫像石類,學術界一般稱其為畫像石棺。這種藝術是刻畫在石棺、石函上的雕刻,或浮雕或線刻,或鏤空深浮雕。這類畫像石棺,在四川主要存在於漢代崖墓之中。石棺畫像藝術又稱石棺裝飾藝術,具有獨特的風格特徵。四川出土的石棺畫像內容豐富、手法獨特,技藝精湛,已達到了較高的藝術境界。我國棺槨畫像藝術源於商周時期,漢代的厚葬之風使四川地區石棺畫像藝術有了更大發展,歷經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一直延續到金元,爾後逐漸消失。

(作者為中國漢畫學會副會長、江蘇師範大學漢文化研究院院長)

原文刊於《美術報》2017年7月8日05版

TAG: 畫像石畫像石棺分佈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