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令你憎惡,甚至噁心的東西很重要,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直面令你憎惡,甚至噁心的東西很重要,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撰文:

btr

本文首發於Tmagazine

(ID:Tmagazinechina)

他緊閉雙眼,頭略略扭向右側,靠在抵著肩胛骨的手背上,閉合的嘴唇和眼周眉間驟然聚起的皺紋洩露出用力的程度,就好像唯有如此,

他才能將外部世界拒於門外,才能絕對專注於內心的此時此刻,無論此刻是痛苦還是歡愉。

這是美國攝影師 Peter Hujar 1969 年拍攝的系列作品「高潮中的男子(Orgasmic Man)中的一張。柳原漢雅選擇這張充滿力量和激情的肖像作為她長達 888 頁的鉅作《渺小一生》(A Little Life)的封面,可謂再合適不過:

它彷彿展示了小說男主人公 Jude 最私密而痛苦的瞬間,以及這些痛苦的心理源頭;

它也是這本內心史詩最後聚焦的地方,小說如同一個緩慢推進的 Zoom-in 鏡頭,將城市背景和其他人物逐步排除在畫框之外,令愈來愈近的臉龐成為某種內心風景;甚至,「性高潮」一詞的法語俗語「Lapetite mort」(小死)與書名「A Little Life」(小生)形成了意外對應,而一切都發生在渺小的生與死之間。

在《渺小一生》開頭,四個大學畢業生來到紐約展開嶄新的生活:冰島及丹麥移民的孩子 Willem 在餐廳打工,他渴望成為演員;海地移民的後裔 JB 在一家藝術雜誌當前臺,他在長島租下工作室,開始從身邊的朋友們那兒尋找繪畫靈感;建築師 Malcolm 出身富裕家庭,仍住在上城家中;身世成謎但天賦異稟的 Jude,則在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擔任助理檢察官,有時受腿痛的困擾。

如同跨種族版《老友記》(Friends)或男性版《慾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

四位好友彼此依靠並渴望成功。

「有野心的人都會來紐約。

這往往是紐約人的唯一共同點。

」柳原漢雅在書中寫道。

直面令你憎惡,甚至噁心的東西很重要,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四個人在書中描述的越鄉餐廳

在這幅筆墨相對均勻分配的全景圖中,當代紐約生活如萬花筒般展開,對於種族和身份的探討如潛流貫穿其中。

JB 在地鐵車廂裡的移民臉上看見了

「混合了疲倦、堅定和認命的表情」

,並在作為期中作業的行為藝術計劃中不跟任何白人說話,但因 Jude 種族不明,便只好「只用謎語或禪宗公案的方式,以呼應他族裔的未知性」。父親是黑人、母親是白人的 Malcolm,則戲謔地自稱「後黑人」,他漸漸認識到,在大學畢業六年後,「種族似乎越來越不是決定性的特徵」,一個人身份中真正重要的,是「效能力、專業成就,以及金錢」。

柳原漢雅一方面將故事設定在真實的紐約街道上 —— 街道地名呼應著人物的富裕程度和階層;另一方面,她又徹底抹去了具體的時代背景,令讀者無法根據社會大事件來錨定故事發生的確切時間,就好像她挪用真實世界的一部分,構建出一個彷彿童話般的封閉時空。

「這既是一本關於時間的小說——準確地說,關於創傷如何超越時間 —— 同時又脫離歷史,」柳原漢雅在電郵專訪時說道,

「當你周圍的那些重大歷史事件缺席時,便只有這些特定人物的特定事件及里程碑來標記時間了。

直面令你憎惡,甚至噁心的東西很重要,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書迷去探尋 Jude 和 Willem 曾經住過的里斯本納街 圖片來自網路

《渺小一生》全書分為七個部分,大體上按時間順序講述了四位好友從大學畢業到中年的三十餘年生活。

每一部分大約向前推進五年,再用閃回的手法交代人物數年間的變化:

Willem 成了戲劇和電影明星;JB 的畫作大獲成功,甚至獲得 MoMA 青睞;Malcolm 創立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Jude 則加入知名的律師事務所,並被他的大學教授 Harold 夫婦收養。

直面令你憎惡,甚至噁心的東西很重要,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書迷還原 Jude 為她的養母做的細菌餅乾

在絕大部分章節中,柳原漢雅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敘事,但同時,每一章節也暗含了一個隱藏視角 —— 用代詞「他」替代名字。當小說演進,Jude視角出現得越來越頻繁,並交織著不斷襲來的、更早前的記憶,像一次次執著的愈來愈深入的往事考古。

而那些不祥的名字 —— 修士Luke、醫生Traylor —— 就像從遠處飄來的烏雲,宣示著故事黑暗的底色。

柳原漢雅精準地控制了資訊披露的節奏

—— 比如,讀者在第 124 頁就第一次聽說了 Traylor 醫師的名字,並能夠結合上下文隱約猜到他犯下的惡行;但直到第 672 頁小說行進至 3/4 處,作者才詳述了那段不堪的往事 —— 不斷的延宕使小說始終保持著張力和懸念。讀者與書中人物掌握的資訊不對稱形成一種競逐的關係:讀者用想象填補空白,並一次次得到驗證,一如 Harold 終於問出那個「一直知道,卻始終不敢問,因為害怕他的回答」的問題,

「你小時候受到過性侵害嗎?

童年的潘多拉盒開啟:從出生遭遺棄到修道院裡神父的體罰,從跟隨 Luke 修士踏上逃亡之旅到淪為男妓,從被 Traylor 醫生囚禁虐待到少年之家裡輔導員的性侵,Jude St。 Francis —— 修士們為他取了這個宿命般的名字,Jude St。 ,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那位拄著棍杖的、絕望處境的主保聖人 —— 才是《渺小一生》真正的主角。

一個人人生的頭十五年是如何支配接下來的成人生活的?

童年及少年時的創傷有可能被遺忘嗎?

有治癒的可能嗎?

還是,只能在愛和友誼中得到某種慰藉?

「對於創傷及恢復,我沒有做研究,」柳原漢雅說,「Jude 的生活 —— 他如何迴應受到的虐待;他如何運用可以找到的非常有限的一系列手段,來試圖承受這一切 —— 對我來說顯而易見。

比如說他割自己:就像大部分癮,這是一種控制身體的方法,儘管控制它也意味著毀滅它;他割自己就等於宣告自治,是自治的一種扭曲手段。Jude 需要幫助自己的那些事 ——

自我的情感控制、權利意識及憤怒感

—— 從來沒有人教過他這些。這些是我們在孩童時代學習的技巧,如果你沒有學到,就不得不發明出一些東西來補償。」

直面令你憎惡,甚至噁心的東西很重要,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Jude 放在水槽下割自己的工具包

倘若小說第一部分對 Jude 在新年前夕的那次自傷只有隱晦描寫的話,自傷漸漸成為《渺小一生》中愈來愈頻繁出現、細節越來越具體的核心主題。

柳原漢雅用十八禁的尺度,把那些令人很想將頭轉開的細節翻譯成同樣割入讀者感官的文字:

「他開始一種新的自殘方法,把刀片一角放在面板上,然後往下壓,儘可能深入,這樣抽出刀片時(像斧頭砍入樹幹般卡住),就會有半秒的時間可以拉開肉的兩側,出現一道乾淨的白溝,像是培根的側面,然後血才開始湧出來,填滿那道口子。」又比如,「他買了一套 X-ACTO 牌刀片,放了三片在掌心,捏緊拳頭,看著血從手裡滴入水槽,同時他的尖叫聲響徹安靜的公寓。」

「這是 Jude 生活中至關重要的部分,」

柳原漢雅解釋,「因此,讀者也必須瞭解並看見。當我們進入一本書時,我們絕對同意成為人物的見證人,而這意味著在他最孤單最絕望的時候陪伴他。當 Jude 孤身一人時,他仍然擁有讀者。」

在 Jude 生命中最絕望的三個時刻(跨年夜前夕的自傷、遭到 Caleb 虐待及最終去世)之後,

小說插入了三段第一人稱敘事 —— 我們可以推斷敘事者是 Harold,且他的敘事聲音來自未來某刻,帶有冷靜的、回溯性的視角。

「在這三個章節中,Harold 的作用類似於希臘悲劇裡的歌隊(chorus),提供視角及評論,給予讀者一些空間和距離來消化所發生的事。」柳原漢雅說,「唯有此時,讀者才真正得以逃離 Jude 視角 —— Harold 提供了一種反敘事(counternarrative),它更令人信服,因為這是他自己的敘事聲音;也更酸楚,因為這樣做的話,我們(以及他自己)明白了作為 Jude 的父親和朋友,他失敗了。」

柳原漢雅 1974 年 9 月 20 日出生於美國洛杉磯,在夏威夷長大。父親是第三代日裔夏威夷人,也是血液學家及腫瘤學家;母親生於韓國首爾。2015 年起,她擔任《紐約時報》旗下時尚雜誌《T》的主編。

「當你為雜誌或報紙撰稿時,你的終極任務是傳遞資訊。你希望語言適恰,你希望文章風格有趣。但基本目標還是清晰。」柳原漢雅這樣分析雜誌工作與寫小說的異同,

「當你寫小說時,你的目標不一樣。

小說的工作是提問,是盡情享受未知,並邀請讀者們一起這樣做。

編輯雜誌教會了我如何處理結構和節奏,以及兩者的重要性。

直面令你憎惡,甚至噁心的東西很重要,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渺小一生》作者柳原漢雅,該書的中文版近期由理想國出版。

2013 年,柳原漢雅出版了耗時 16 年寫成的小說處女作《林中秘族》(The People in the Trees)並廣受好評。

小說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南太平洋小島上,在那兒很多居民都能活過 100 歲。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 他的原型是 1976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Daniel Carleton Gajdusek —— 發現了一種長壽基因。隨著西方企業入駐小島,科學家召集了一批島上兒童進行實驗,隨後科學家被指控性侵男孩。小說大膽地以性侵者的視角展開,透過不可靠敘事探討文明與野蠻、科學與人性及道德間的關係。

彷彿某種迴應,僅耗費 18 個月一氣呵成的《渺小一生》則以受害者的視角為主導,深入當代文學小說少有人涉足的領域,探討男性之間的友誼及伴侶關係,乃至在一個後現代大都市中成人生活的種種新可能。

「每個作家都會在其所書寫的故事及人物中留下一部分自己,但那個部分可能連作家自己都難以覺察。

柳原漢雅說道,「《渺小一生》中最明顯的自傳性細節是這些人物與成年世界的關係:只有一個(Malcolm)結了婚,而沒有人有孩子。這個版本的成人生活 —— 仍被眾人懷疑的眼光注視 —— 是我和我的朋友們的生活。我的密友都沒有孩子,都沒有結婚。越來越多的人在都市環境中這樣生活,然而我們很少看見有藝術作品描繪這種成人生活,更別說對之表示認可了。」

直面令你憎惡,甚至噁心的東西很重要,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渺小一生》的中英版封面均來自美國攝影師Peter Hujar 1969年拍攝的系列作品「高潮中的男子」中的一張。

事實上,正是對難以定義及歸類的各種關係及更具不確定性的成年生活的諸多探討與反思,使《渺小一生》展現出豐富的男性情感光譜,Willem 與 Jude 介於友誼及伴侶之間的關係便是一例。

「為什麼友情就不如伴侶關係好,難道不是更好嗎?兩個人一直在一起,日復一日,不是被性愛或身體的吸引力、金錢、子女或財產綁在一起,而是憑藉彼此的共識走下去,為一個從未簽訂契約的同盟關係付出。」

Willem 在書中反思道。而在第五部分「快樂年代」中,Jude 相信成年伴侶關係的理想表現,就是「有個人可以跟你討論共同生活中的種種例行瑣事」。

柳原漢雅認為這些成人生活的新可能與其說與社會階層相關,不如說因為這是紐約,「選擇搬到紐約這樣的城市(或其他大都市)就等於宣告:在某種程度上你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另一種家庭。有時你會重新創造一種傳統的家庭結構。有時候你則試圖發明出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任何人都可以去城市(只要他們有足夠的財力);任何人都做得到。但有意識地創造另一種生活要困難得多,如果從未有人告訴你你可以這樣做的話。

特權的一種形式是相信你有移居的權力,以及首先,有分居的權力。

《渺小一生》沒有大團圓結局,而更像驗證了書中殘酷的相等公理

x 永遠等於 x,有些創傷就算能在愛和友誼中得到慰藉也永遠無法被治癒,

它讓人產生一種「混合著驚奇和敬畏的悲傷」,而那正是這部內心史詩的暗黑底色。

當我合上《渺小一生》,書封上那個高潮中的男子換成了另一張臉:荷蘭演員 Ramsey Nasr 的臉 —— 他在比利時導演 Ivo van Hove 改編的戲劇版《渺小一生》中飾演 Jude。而 Hove 在該戲排練時的一席話(刊於《紐約時報》)可作為《渺小一生》最合適的註腳:

「我從不擔心我的戲太殘酷。

我不怕黑暗,我不怕暴力,我不怕極端。

戲劇就是為了再現外部世界真正的現實。

我認為這就是藝術和戲劇的功能 —— 看著令你憎惡的東西,你真正感覺噁心的東西,但那是重要的,因為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本文采訪以郵件形式進行。

【新書推薦】

《渺小一生》

柳原漢雅 著

直面令你憎惡,甚至噁心的東西很重要,這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四個男生跨越三十年人生起落的友誼史詩,“我們這個焦慮時代的完美編年史”(《衛報》)。我們無法選擇出生的環境,卻可以在外面的世界找到真正的家人。

持久不衰、長年霸榜的熱點話題書,“有關創傷與友誼的史詩之作”(《華爾街日報》),“在這個不信神的世界裡,友誼是我們唯一的慰藉”(《紐約客》)——出版四年來影響力從文學圈擴散,發展出了強大的粉絲社群,創造了豐富的粉絲亞文化,小說中位於利斯本納街的公寓成為書迷朝聖地、紐約的文藝地標。

“我知道我的人生有意義,因為我是個好朋友。”《渺小一生》是一首兄弟情誼的讚美詩,也是一場探尋生命意義的奧德賽。在友誼中,被毀損的我們將重新完整。

TAG: Jude原漢雅渺小一生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