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故事,令人唏噓

“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故事,令人唏噓

在清代,曾有《調鼎圖》一卷,其內容大半與蓬萊仙島相關。因為世事變遷,三易其主,但每一位主人都將其視為珍寶。這一卷為四川地方文人所作,但是這位作者,可能不少川人並不熟悉。他就是何明禮。

何明禮,字希顏,號愚廬,別號化成山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出生在崇慶州王場何巷子(今崇州市王場鎮)。

少時的何明禮也是個神童,聰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七歲時,他父親在家宴請幾位朋友。他的父親曾作過昭化訓導,其交往者往往都是些談文論詩的人物。為了增長何明禮的見識,父親特命他隨侍在座。座中一客豪飲,將小杯換成了大杯。當時科舉考試中要做八股文,八股中重要的一環即為破題。他的父親見客人如此,便讓他以此為題作破題。何明禮想也沒想,脫口而出:“

以小易大,多見其不知量也。

”話一出口,滿座皆驚。

因為他有這樣的才華,而他的父親又曾作過學官,所以對他在科舉功名上的發展寄予了厚望。

“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故事,令人唏噓

李調元

為了在科舉的路上走出一條陽光大道,何明禮遊學江南,拜當時古文大家儲日漁為師,學習古文。由於他的聰慧加上他的刻苦,江南之旅使他學問大增。四川才子李調元曾說:

明禮少遊宜興儲氏之門,深得古文之法,才博而肆。蜀中文獻,半貯腹笥。當代鉅公,多就諮焉。餘每執弟子禮事之,而明禮引為忘年交。

“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故事,令人唏噓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何明禮以他的絕頂聰明成就了在科舉上的功名,也以他的絕頂聰明毀了自己即將展開的輝煌仕途。

科場失意

乾隆二十四年(1759),何明禮參加四川鄉試,一炮打響,高中解元。次年,他以四川解元的高名赴京參加三年一度的會試。此次會試,他是信心滿滿,總以為百尺竿頭能再進一步,哪知道因為太過聰明,致使“一生襟抱未曾開”。真相如何,也許永遠是個謎。

“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故事,令人唏噓

清代會試硃卷

乾隆二十四年(1759),何明禮參加四川鄉試,一炮打響,高中解元。次年,他以四川解元的高名赴京參加三年一度的會試。此次會試,他是信心滿滿,總以為百尺竿頭能再進一步,哪知道因為太過聰明,致使“

一生襟抱未曾開

”。真相如何,也許永遠是個謎。據說,何明禮此次的考卷如有神助,理達文暢,征服了所有的考官。評卷時,朝廷委派的主考大臣“正總裁”“副總裁”以及18個會試同考官一致認為:何明禮的考卷文壓通場,無與比美,擬取為會試第一名——會元。

當會試結果上報乾隆帝時,乾隆帝自謂精研翰墨,便調閱了何明禮的考卷。這一看不得了,乾隆帝認為此次會試發現了一個蓋世奇才,於是龍心大悅,御批眾大臣傳閱,以彰顯盛世方有奇文的皇家主題。然而眾大臣一傳閱,形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大臣提出,何明禮的文章確實寫得好,但從他的文章中卻可以看出他是奸滑之徒,而非穩重之士,請求皇上將他黜免。乾隆皇帝一經提點,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再次御批,何明禮“永不錄用”。皇帝一批“永不錄用”,何明禮的科場追求自然也就成了一場夢。

“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故事,令人唏噓

乾隆帝

不過,科場雖斷送了他的前程,但並沒有斷送他的才情、他的學問。

才情橫溢

何明禮是一個詩人,一生詩作無數。其最為人稱道者有《西江晚渡》《入峽》等。

古往今來,描寫三峽奇景險境的詩很多,而何明禮的《入峽》一詩卻寫得別具風采。過去,四川有四景:

劍閣天下險,夔門天下雄,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乾隆二十五年(1760),何明禮順江而下,赴京參加會試。船過三峽時,他被其雄奇之勢所驚倒,於是高吟:

夔門穿一線,怪石插流橫。

峰自雲中出,舟從地底行。

亂猿昏月色,殘葉冷江聲。

神女知何處,時時雨尚生。

“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故事,令人唏噓

夔門老照片

詩人以兩種方式來寫夔門之雄:一是客觀描寫 夔門穿一線,怪石插流橫;一是主觀感受——峰自雲中出,舟從地底行。客觀描寫,他言長江之細小來襯山勢之雄。主觀描寫,他言自己之渺小來襯自然之雄。客觀描寫,讓人眼亮;主觀感受,讓人心驚。讀此詩,三峽之景如在眼前,三如在心中。

何明禮還是一個著作等身的學者。

會試失敗後,何明禮無顏見蜀中父老,決定浪跡天涯,遍遊山東。他離京時,已是貢士的李調元特來送他,並贈詩一首《送別蜀州何愚廬》:

與君貰酒話蹉跎,把手旗亭共醉歌。

天下已嗟知己少,人間只見別離多。

江帆細雨過滄海,水驛斜風泊運河。

霜鬢老親如會面,問今白髮更如何?

詩意低迴婉轉,真情徜徉,一句“天下已嗟知己少,人間只見別離多”讓何明禮感動得難以忘懷。

何明禮到山東後,“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濟南城讓他流連忘返。他登臨千佛山,暢遊大明湖,寫出了澄澤空明的詩句:“

最宜雨過秋光後,一片蘆花帶月明

。”

在濟南城,他遇到了時屬濟南府的歷城縣縣令。歷城縣令早聞他修史大名,於是竭力邀請他到歷城縣,主修《歷城縣志》。何明禮在歷城修史的閒暇,還到了泰安,登上了“一覽眾山小”的泰山,在紛飛的大雪中,朗然高吟:“

岱雪今如此,岷峻何處峰

。”

在修完《歷城縣志》後,他又應禹城縣令周肅齋(士孝)的邀請,渡過黃河,到了周縣令處作了一個詩酒清客。在這裡,他雖然有說不盡的思鄉之苦,也不願以落魄之身返回蜀州。他在詩酒閒餘,埋首書齋,苦苦著述。

“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故事,令人唏噓

《歷城縣志》

一天晚上,何明禮一邊讀書一邊抽菸,不想菸蒂落入靴筒中,將腳燒傷。在傷痛之餘,他還以“非關病酒,不是悲秋”作藏頭詩,吟出了精妙工穩的《閨怨》:

非霧非煙繞畫樓,關河柳色鎖眉頭。

病同蠶老絲難盡,酒臭花香困未休。

不為東風牽別恨,是誰深院送離憂。

悲歌一曲陽關調,秋遠猶餘宋玉愁。

詩意雖是纏綿,但卻大放悲音。不久,何明禮即因傷口感染,在禹城縣不治而亡,時年54歲。

科場失意的他,全身心投入著述之下,留下了很多遺著,計有《江原文獻》《斯邁集》《心謂集》《太平春新曲》《浣花草堂志》《歷城縣《登岱草》《愚廬策論》等。一代才子的故事,很是曲折傳奇。

圖片來源:網路

圖文編輯:阿山

圖文校對:tea

技術支援:forever

成 都 地 方 志

修志問道,直筆著史

“一生襟抱未曾開”,他的故事,令人唏噓

與我們一起

覽成都丨志成都丨品成都

成都方誌原創出品

TAG: 何明禮會試歷城夔門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