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用顯體話白雲—中江劉洙源《佛法要領》析(上)

香 氣 中 的 生 活 美 學

遮用顯體話白雲—中江劉洙源《佛法要領》析(上)

圖中為退躬老師

劉洙源先生(出家後號白雲法師)是中國近代史上首倡佛學和形成佛學浪潮以及弘揚佛法大義的先驅人物。這些先驅人物,被海內外一度共認為是具有巨大影響力的代表。他們相繼是:中國近代佛學泰斗楊仁山大師(1839年);中國海內禪宗巨擘,也稱為禪宗領袖的虛雲老和尚(1840年);印光大師(1861年),中國近代淨土宗領軍人物,圓寂後被佛教界和淨土宗共認為淨土宗十三祖;歐陽竟無大師(1871年),近代唯識學領軍人物;中江劉洙源先生(1872年),被海外新、馬、泰的佛教大德和著名居士共認為可以代表中國近代佛教局面的四個人物之一;弘一大師(1880年),近代南山律宗十一祖;能海上師(1886年),顯密圓通的漢地領軍人物;太虛大師(1889年),中國佛教近代史上的教門領袖。

洙源法師生活在中國近代民族憂患、國土災難、人心惡化的動盪年代,這個年代出現了不少仁人志士,有提倡教育救國的,有提倡實業救國的,有提倡政治救國的,有提倡科技救國的,還有提倡文化救國的……但能夠超越出來,用一份佛家智慧來愛國愛教,來整理人心的,就是上述那些代表人物。由於他們的提倡,所以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東、西方文化碰撞,而顯出了一份佛家智慧的振興。佛家智慧是古老的智慧,是古文化中很深奧的領域,它能在近代史上興起,跟上述這些大師的努力有很大關係。其中的洙源法師,他早年受儒學教育,很快考入京師大學堂,後在京師大學堂留教。在留教過程中,他發現無論是透過政治活動、經濟活動、文化活動、還是教育活動,皆不能真正地治理人心。所以他毅然辭去教務,返回蜀川,在成都與能海法師創辦了第一個少城佛學社。創辦之前,他曾先後任現在所稱的“川大”教授、“成大”教授、“川師大”教授。在這些教授的過程中,他都把佛學引進了大學。如果按真實的考究看,在中國教育界首先把佛法領進教育界的,辛亥革命前後就那麼一兩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洙源先生。所以能海法師與洙源先生在首辦成都少城佛學社的過程中,把他在大學中有影響的一大批弟子作為了少城佛學社的聽眾基礎。後來少城佛學社在三十、四十、五十年代中,凝聚了蜀川一大批文化精英和教育人才,為四川近代的文化復興、近代四川社會的治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在國難的背景下,洙源先生的佛學思想與修行方法,就必然帶上一份憂患意識,因憂患意識讓他無私的心靈凝聚在了佛學典籍上。他對佛典的研究,已達到了近代佛學史少數幾個人才能到達的境界。用虛雲老和尚的原話說就是:“劉居士此書(指洙源先生所著《佛法要領》),寥寥萬言,闡述一代聖教,揭其旨歸,示初學以從入之途,明白精當,求之近人著述中,得未曾有。”這是虛雲法師寫在《佛法要領》序中的原話。簡單說,洙源先生研究的佛典以及對典籍消化、表達所達到的程度,觀諸近人著述,得無有二。從這句話裡就看出了洙源先生在深如海洋般的經藏智慧方面,已經達到了至高至深的程度。

洙源先生佛學思想的慧悟特徵,包括兩個領域:第一個領域是對佛學的理論修持程度,第二個是身體力行的程度。這兩個程度合起來就是其佛學思想的慧悟特徵。這個特徵,第一方面是劉洙源本人的境界,第二是他推行的修持方法。為什麼不直接講推行的方法呢?因為他的修行方法就是一本書,叫《佛法要領》。這本書在海內外影響巨大,但真懂得的人是太少太少了。為什麼?因為有人把它看得太簡單,有人把它看得太深奧,始終不能正確對待他這本書,不能正確對待他的修行方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瞭解洙源法師的境界達到了什麼程度。所以今天我們既然解析洙源先生的這一份修持內涵,就應該首先講他本人達到了什麼智慧境界。把這個智慧境界談出來了,才知道他推行的方法雖然簡單,但其內涵卻至深至大。所謂大道至簡,即其是焉!所以今天剖析這個智慧特徵,首先分兩個部分,即境界和方法。下面首先講他的境界。

一、慧歸圓覺華嚴境

洙源法師在佛學上的境界一言以蔽之,圓覺境界。

什麼叫圓覺境界?圓覺境界就是華嚴境界,也就是修華嚴經,華嚴境。依華嚴學而一生認識、一生實踐所達到的一個狀態,就稱為華嚴境界。華嚴境界在佛家大乘各宗各派裡面隱含的特徵是什麼呢?特徵是“了義”、“圓頓”,就這樣四個字。“了義”是究竟之處,“圓頓”是當下無漏。由於當下,就超越了一切時間界限;由於無漏,就打破了一切空間界限。所以“圓頓”就是指沒有空間的一切差別和界限,也沒有一切時間的變化和痕跡。華嚴境界最根本的智慧特徵就在這兩個字“圓頓”。頓是從方法講,圓是從本體講。如果我們直接從法體上就稱圓頓境界,從法相上就稱圓融境界,從法界上就稱圓覺境界。

圓融、圓覺,圓頓,都是華嚴境界的別稱。洙源先生的佛慧境界一言以蔽之,就是圓覺境界。那麼圓融、圓頓、圓覺,包含的內容又是什麼呢?從大乘角度講,它包含了兩個基本內涵:第一個叫法性空慧,第二個叫法相唯識。法性空慧談空,法相唯識談有。空和有都含在圓覺境界裡面,而且是空有不二,空有雙泯。用《法華經》的話說就是空、假、中三諦。進入了中諦就叫中道。而在《華嚴經》裡面,這三諦都不二,三諦都消融。所以圓覺境界的內涵是把佛陀四十九年說法、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的靈魂和核心都含攝了,用一個狀態來體現就叫圓頓境界。所以圓頓境界實際上就是佛陀境界。也就是從眾生到佛全部修行過程中的究竟境界,就叫圓覺境界。

那麼圓融境界的根本是什麼呢?是菩薩心,也稱菩提心。一部《華嚴經》主要是談菩薩學。菩薩學就叫華嚴學。這個菩薩修學分準備階段和修持階段,所以分地前和地上。地前是準修,地上就是正修。地前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這四十個位,然後進入菩薩地又有十位。這十位合起來就稱為五十位。菩薩位過完後要進入佛的候補位,就有等覺位和妙覺位,合起來就叫五十二位。這五十二位菩薩階梯就是五十二個菩薩學位,也是菩薩學的具體內容。所以一部華嚴學,它本質上就是一部菩薩的理論,菩薩的實踐,以及菩薩在這過程中出現的境界差別與遇到問題怎麼解決的種種方法。所以說學華嚴,就是學怎麼成為佛菩薩。

既然洙源法師的境界是華嚴境,那他推行的修持方法就是華嚴境在方法體系上的一份濃縮。濃縮後他所主張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佛法要領》這本書。《佛法要領》分上、中、下三編,再加十九通跟弟子的書信,合起來的內容就是修行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般若行。以上就把洙源法師的佛學境界與學佛方法介紹出來了。

為什麼要講前面這段內容呢?就是為了理解這個方法,重視這個方法。你不重視就成不了佛,你就修行不正。要正行,要成佛,就得按他這個方法辦。為什麼要按照這個方法辦呢?因為這個方法包含了他的華嚴智慧、華嚴境界。是“一法含萬法”,是“一月普攝千江月”。所以我們細解這個“洙源法門”,其目的就在這裡。

二、《佛法要領》大義深

洙源法師這本《佛法要領》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上編,四句要義;第二部分中編,發菩提心;第三部分,略解楞伽(解佛經);第四部分,透過十九通書信,發揮方法中詳盡而靈活的內涵變化。

洙源法師的修行方法是透過華嚴境界用般若行來修。般若行為什麼會被洙源法師選中呢?因為般若行是佛家的根本行。佛學與世間學問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世間一切學問,包括世界的所有宗教,中國的諸子百家,現代的哲學、科學、藝術、文化史等等學問,他們都不具備這個角度——般若行。所以這就成了佛學區別一切學問的唯一特徵。這被洙源法師抓住了。洙源法師早年是學儒學的,他是經學大師王闓運與廖季平的弟子,造詣非常深。但他為什麼在《佛法要領》這本書裡基本上不提儒學?就在於般若行。只有佛傢俱備般若行。般若行簡稱是什麼呢?用洙源法師的一句話就叫“佛法根本在心,佛行根本在觀”,簡稱觀心。世間一切學問都是以心外求,只有佛學是向心內求,這就是般若行的核心。他提倡般若行,就是提倡不要以心外求,要向心內求。所以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稱觀心。觀心的學問就是佛的學問,觀心的方法就叫佛法。所以全部佛法,佛經、佛義、佛行,最終都只落到這兩個字上:“觀心”。這就是洙源法師為什麼把他的修行方法,提倡為般若行的根本原因。

下面具體談他的《佛法要領》。《佛法要領》第一編稱為上編,叫四句要義。“四句要義”是什麼意思?就是把佛法理論“三藏十二部經”、把佛行實踐方法“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收攏,然後歸到四句話裡,這就叫“四句要義”。哪四句?第一句,為何事——明心見性;第二句,依何義——二空義;第三句,修何行——般若行;第四句,悟何法——緣生法。

(1)只為明心見性來

“四句要義”第一句話,就破解了世間所有學佛人在正與邪的選擇中的一個亂麻團——學佛究竟為啥?他舉了十個例子和十種目的來說明這個問題。他說:你們看這世界上啊,有家裡擺佛堂的,有到處去朝山敬香的,還有各種吃素的,有到處去皈依師傅的,有去求法拜神灌頂的,還有自己去三規五戒的,有各種參禪唸佛的,有各種禪定打坐的,甚至還有持咒、吃齋不斷念佛的。這些現象從佛滅以來到這兩千多年在世界各地,特別是漢、藏兩地,那是太多太多了,絕大多數都是做這些事。他說:你這麼世世代代、一生一世都做這些事,究竟為了什麼?這一問,就把千古以來的人群問倒了。為了啥?於是他舉了近十種回答:有的說我學佛是覺得佛法高深奇特,其他學問沒談的道理佛在談,我想了解過中道理,這是一種目的;第二種是看到學佛的人越來越多,於是跟風跟潮流;第三種是想求佛轉一下命運;第四種是求菩薩保佑病好得快;第五種是因窮困想求點福報;第六種是消災病,求神通;第七種是挫折太多,想求佛給些順利通達;第八種是想往高處上,但找不到力量,想透過佛菩薩的力量幫忙;第九種是為了減少人的痛苦,解除心靈的煩惱。前頭有十種現象,後頭有九種回答,這就是千古以來不同國家民族、不同人群階層在學佛上共同的現象和毛病。

洙源法師說,這十種現象和九種目的都是不究竟的,都程度不同的有錯誤。有人說我去掉煩惱,哪裡有錯誤呢?洙源法師說,去掉煩惱是一個正目的,但不究竟。學佛最後、最真實的根本目的是“明心見性”,這就是洙源法師針對千古以來學佛,特別針對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及建國前後,在混亂人群中他所看到的佛教界的混亂與憂傷後,所提出的學佛的目的。什麼叫“明心見性”?就是明白生命的最後依託是宇宙終極的本體。一句話,透過生命來徹見宇宙的本性,透過宇宙的本性來把握心靈的變化。“明心見性”就是透過宇宙生命真實體性來徹見不僅僅是人生的過程,包括人類的過程,自然的過程,還包括萬物生生滅滅的變化過程都是一個統一體。所以他第一句就提出,學佛為何事?為“明心見性”。這一句話可以震懾千古、深貫千古。

(2)根依我法二空義

你要“明心見性”,那又用什麼來“明心見性”呢?第一是要明白這個世界的真相。你不明白世界真相就根本見不到自己本性。世界真相是什麼呢?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就是破象(相)。破什麼象呢?就是破世界的表象,破世界的假象。世界的假象千千萬萬,從宇宙自然、天地萬物,到人類滄桑,人生百態,以致生命的各種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等等。這些現象必然產生兩個障礙,第一叫我執,第二叫法執。所以第二句話叫依何義?就是依二空義。哪二空?一個我空,一個法空。我、法二空,空掉什麼?空掉我法二執。你把這兩個義明白了,那才能說到如何去“明心見性”。這兩空,空掉什麼?空掉對世界假象的執著。這世界分成三個領域,第一是山河大地,也叫器物世界;第二叫五蘊眾生(也叫生命界);第三叫種子根身,就是生命肉體,也就是個體生命的五蘊。

由四大五蘊組成的色心二法構成三界的一切現象,如果你不把從自己的五蘊生命肉體到人類眾生的群體,一直到宇宙山河大地世界的假象破掉,你不把它空掉,那就不可能去“明心見性”,所以學佛就是學一個“空”字。空掉什麼?空掉一個假的現象世界,所以稱為“他空”(藏傳覺囊派裡有個核心術語就叫“他空”)。這世界的物質形態用當代科學講都是表相,那什麼是真相?能量狀態才是真相。用現代科學、哲學術語講,就是要從物質的相用層面,抽象到能量的本體狀態。依二空,破二執,那才能見到宇宙生命的真相,這就叫“遮用顯體”。這是他的第二句話。

(3)實修般若正法行

第三句,修何行?明白了上述道理,把世界從物質形態的假返回到了能量狀態的真,道理雖然曉得了,但這只是思維層裡的成功。遇到變化時,你仍會動搖。你既可以這麼想,也可以那麼想,總是不恆定。你真正要達到生命的恆態穩定,就得修行。你要有這個定力,就得修行。這個行是什麼?就是把理論如何用於實踐,實踐又如何來印證理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叫般若行。般若行的內涵就是二空,就是要把二空實實在在用到你的行住坐臥,起心動念,語默動靜,言行舉止上的每一時間,每一方面,每一種變化上,用它來檢查自己,糾正自己。般若行就是行二空義。二空義落到實踐上就叫般若行。

(4)徹悟緣生大法界

《佛法要領》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層層連貫遞進,邏輯相當嚴密,而且每一層面都不脫離真如本體。般若行說穿了就是實踐,其理論就是二空,二空背後就是明心見性。見到了心性,真實的宇宙生命本體也就自然顯現了。那怎麼見性?得首先破掉“我法”二執,達到“我法”二空。而要達到“我法”二空,你就得實踐般若行。如果般若行一經形成了,達到了,最後第四句話就是結果了,這結果就是緣生法。什麼叫緣生法?就是因緣所生法。佛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就是整個緣起法最初的,也是最高的,最核心的一個偈子,是佛陀的原話。緣生法就是這個義蘊。

這義蘊是啥意思呢?即前頭說的和中間說的是一體不二。前三句話都達到後,就會看到世界上一切差別,一切現象,一切變化都是性空緣起,都是一種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現象。緣,合攏它就生了;緣,一拆散它就滅了。所以生生滅滅也就是緣起緣滅,也就是緣聚緣散。一句話,就是條件的加減乘除。條件的加減乘除演變了世界的一切差別和變化。所有生命,所有物質,所有一切的存在變化都是條件的加減乘除,且都是相對的、暫時的。這裡沒有上帝,沒有主宰,沒有其它的一切力量,這就是宇宙真相,也是生命的終極真相,我們每個人都應明白這樣的真相。明白後就會真真實實地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客觀規律就是條件,也就是緣分。所以,遵循因果,恆順緣分,說穿了就是這個道理。這道理,佛教就叫緣生法。一悟到緣生法,你的智慧就達到了圓覺境界,你也就知道了所謂“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的理境。但這理境是道家的表達。而道家的表達遠沒有佛家的表達這麼精微、系統。所以緣生法界,已是修成後的結果了。

要達到這結果你就得修般若行。修般若行,你就得依照“我空”、“法空”這兩個理論來指導。要依“二空”,你就得有個動力,這個動力就是要“明心見性”。所以洙源法師這本《佛法要領》,透過四句話概括三藏十二部經,概括八萬四千法門,就像一部《心經》概括六百卷《般若經》一個道理,都是濃縮了很多內涵在裡面,而且四句話正過來它是順,反過去它是逆,順和逆都是通的,都是不二的。所以你要“明心見性”,就得看空世界的假象,破我法二執。二執在思想上破了你就要透過生命來實踐,這就要處處修般若行。把般若修成了,你就會看到世界真正的緣起性空。緣起性空反過來再看它的道理、原因、過程,也就是般若行本身,所以透過我法二空修般若行,最後目的是為了“明心見性”。

這就是洙源法師這本《佛法要領》的綱,目也在裡面,結構也在裡面,邏輯也在裡面,內涵、靈魂都在裡面。真正按照剛才的思路去解碼,你一定會對這本書終生閱讀,而且奉行不二。這就是洙源法師《佛法要領》第一編的核心所在。

(5)苦口勸發菩提心

《佛法要領》的中編叫“發菩提心”。先介紹菩提心在佛經中的地位。菩提心最初是小乘和大乘的一個分水嶺,究竟是自了,還是渡眾生?一個最大的區別特徵就是有不有菩提心。發菩提心,最早的經論見於哪裡呢?一是《寶積經》,二是《無量壽經》。這兩部都是大乘經典。第三是《金剛經》,後來經就多了。大乘期間挖掘出來的好多經裡,都紛紛談到菩提心。可以說菩提心遍佈大乘群經。在論藏裡面,最早提到菩提心的是馬鳴菩薩著的《大乘起信論》,它提出三種發心之說。第二部是龍樹的《大智度論》。第三部更大,是《瑜伽師地論》,那是專門解釋菩提心的。後來的論著就更多了。可以說,菩提心是大乘的一個根本落腳點。在密宗顯宗經典以及漢傳八宗裡面,更大量地談菩提心,談得最能讓人身體力行的是《華嚴經》。《華嚴經》談菩提心,談菩薩五十二位修行,全部是談菩提心的“行布次第”與“圓融相即”。

什麼叫菩提心?洙源法師在“發菩提心”裡面有專門的解釋。這是他綜觀所有經論後作出的一個很簡要很精粹的解釋。而最為漢地修行人所耳熟能詳的解釋,則是《金剛經》中的一段,原文是:“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一段,就是菩提心的真實內涵。

密宗的《大日經》,核心要領是三條:第一條,以菩提為因;第二條,以大悲為本;第三條,以方便為究竟。這三條合起來就是菩提心。《大日經》是藏傳密宗各家各派所守的核心經典之一,是胎藏教的根基。一句話,密宗各家各派對菩提心的重視,可以說是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絕不下於漢傳大乘各宗派。密宗只有兩部核心經典,第一部就叫《大日經》,第二部叫《金剛頂經》。《金剛頂經》的主要秘密是曼茶羅的義理和各種各樣的修執儀軌,而《大日經》的核心就是談菩提心。

再看《心經》,《心經》中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菩提心。什麼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就是無,耨多羅就是上,三藐就是正等,三菩提就是正覺,合稱無上正等正覺,就叫菩提心,也叫佛心,也叫真如心,涅槃心,也叫實際、法身,簡稱就叫佛心。洙源先生的法門,實際上就是說當下怎麼來發菩提心。他說的這個發,既指方法、也指開發。即怎麼來開發,怎麼來尋找,怎麼來培養,怎麼來弘揚。開發、保養、培育,發菩提心最終靠的是前文所說的四句話,破我執,破法執,達到二空,修般若行,不斷地觀心,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始終放下向外求的種種幻想,直追心靈深處的那份靈知靈能。

發菩提心這句話,你還不能夠執著,不能夠把發心作為一種固定的方法來認定。為啥?因為這些方法都只是一些手段,到了最高境界修即非修,法即非法,以不法為法,因為任何起心動念都是多餘的。可以說,發菩提心到了至高境界時,就達到了能所雙泯,離一切差別,離一切語言文字,離一切心意識,離一切境界。發即非發,不發而發。本體直露,直心道場,真正“顯體”了。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

(6)略解楞伽證了義

《佛法要領》的第四編,就是解《楞伽經》的一段。這一段為什麼洙源法師要錄到自己的書裡?其根本目的是預防世間人不相信他這個大法,因為他沒有地位。在那個軍閥混戰年代,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各個領域的雄人太多了,就連文化界的泰斗也多得驚人。他只是一個小小教師,所以只有把佛經認認真真地引一段在裡面,來證明他的所有說法——四句話也好,發菩提心也好,都不是他本人的意思,而是佛陀真正的微言大義。

什麼叫《楞伽經》?佛經的名稱有很多種義,有的根據內容來起名,有的根據時間來起名,有的根據說法地點來起名,有的根據說法物件來起名,當然也還有種種其它的義含。楞伽是座山,叫楞伽山,所以這部經就叫《楞伽經》。

《楞伽經》在佛經中的地位是了義經,了義經在兩千多年各家各派的義理中,佔有最終皈依的地位。《楞伽經》是華嚴宗根本大經之一,也是唯識宗六經十一論之一,唯識宗也以它作為根本經典。這是兩個宗了,更重要的是禪宗,達摩大師西來東土傳禪宗大義的唯一根本經典就是《楞伽經》。達摩大師傳二祖慧可(神光)用《楞伽經》,神光傳僧燦三祖用《楞伽經》,三祖僧燦傳四組道信也用《楞伽經》,只有四祖道信傳五祖宏忍時用的《金剛經》,五祖宏忍傳六祖慧能亦用《金剛經》,六祖以後就是祖師禪和祖師分燈禪了。總之一句話,《楞伽經》作為了義經,它涵蓋了中國漢傳三宗的基本原理。而洙源先生在禪宗方面的造詣,恰恰是他在佛教各領域中自認為最滿意的看家本領,所謂“臺賢二宗,性相二門,悉歸於斯!”

那麼四卷《楞伽經》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是主講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四種禪最早也是《楞伽經》講出來的,最終以如來藏統一空、有二義。

五法是哪五法?把佛法歸成五類,相、名、分別、正智、真如,就叫五法。三自性講的什麼呢?就是唯識學後來所依據的第一,遍計所執性;第二,依它起性;第三,圓成實性。這就叫五法三自性。八識,指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這八識也是最早在《楞伽經》裡提出。二無我講什麼呢?就是人無我、法無我。後來唯識學就是根據這些經典來建立的。還有四種禪定,佛家特別是禪宗後來形成的那四種禪定,四禪天,四禪八定,都是從《楞伽經》來的。因內容涵蓋太多了,洙源先生就沒講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四禪定,他只講最核心的一段。

最核心的一段是:“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閒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洙源法師在《佛法要領》下編專解這一段,這是他所有思想、所有修行方法的根基和依據所在。就憑這一段,自佛陀以上到無量先佛,下沿及至後裔,到未來無窮,無論哪家學佛的正法,無論哪種佛法流派的變化,都把這段話推不倒,這就是因地修行的正法所在。這裡有一句最要害的話,就叫不由他悟(因這個法是“遮用”法)。不由他悟就是除了這個方法,你用其它的方法都慢了,或者都彎了,只有這個法是最快的,也是最正的。所以洙源法師就抓住了這個。

(未完待續)

遮用顯體話白雲—中江劉洙源《佛法要領》析(上)

退躬(塗繼成)先生小傳

塗繼成:號退躬,生於1953年9月9日。少讀古藉,師承唯識一脈。隨韓文畦修學世間行。平生依實業文化立身,文思廣涉儒釋道科哲五學。曾於1997年率先在國內發行國學掛曆達19年,近三十年在川內外公益教學中華傳統學術課題。文稿近六百萬字。

曾與許廣清先生共同主編《韓文畦文化思想存稿》,自己的文化觀點有“正慧”、“共生慧”等。多年來在川內外公益開講國學學術講座,深獲聽眾好評。

TAG: 菩提境界就是般若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