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如何做到心想事成,有求必應?

佛教信眾中流傳一句話叫:有求必應,心誠則靈。所以很多人學佛都是抱著想要得到什麼的心態來學習佛法的,雖說很是虔誠刻苦可總覺得沒什麼效果。時間久了就開始抱怨佛法不靈,更有甚者站到了佛法的對立面說都是假的,開始謗佛。

如果一旦產生這種心態一定要及時止住,千萬不要為自己造口業。反而要反觀自己,是不是在心態或理念上出現了什麼差錯。我們不能一味的抱怨,要來思考一下我們是不是在哪裡出現了偏差。老張為大家整理了以下三種供大家參考。

學佛如何做到心想事成,有求必應?

一、心念

心淨則佛土淨。當我們認為學佛不出效果時,來看看自己的心念裡住著什麼。佛法中講萬法由心造,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幻化出來的。先有了心念才有了行為,又因為行為而改變了所處的環境。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而這個方寸就我們這顆心。從前一位老和尚問自己的弟子:“如何才能使滿地的雜草消失?”

眾弟子思索中,有一位弟子直接開口道:“除掉雜草甚是簡單,我們直接拔掉就可以了。”

老和尚回答道:“非也,雜草眾多,用人力去拔,縱然會使地面無草可留,可亦會在拔草時把草籽散到地裡,雜草好拔,草籽難尋。不出多久又會長出新的雜草出來。”

又有一位弟子道:“用火燒即可。”

學佛如何做到心想事成,有求必應?

老和尚回答道:“非也,火只燒掉了草的枝頭,根卻還深深紮在土壤。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吶。”

最後一位弟子思索良久道:“我們需要在土地上中上糧食。”

老和尚讚許道:“你說的非常好,我們的心田就像這長滿雜草的土地一樣,如何才能使我們混亂不堪的心變的寧靜下來呢?不是去除這些混亂的思想,而是要在內心種下清淨的種子,當我們以佛號收攝住散亂的心,混亂的心念就會無處藏身,自然消亡。”

當我們學佛認為不見效時扣心自問,我們有沒有拋棄心中惡的念頭,有沒有念念是佛,念念是善。若是心中還是雜草蔓生,又怎能期待長出糧食與果實呢?

學佛如何做到心想事成,有求必應?

二、思想

學佛本是要我去除內心的煩惱、超脫世俗的牽絆,迴歸內心祥幫我們認識宇宙真理的。佛陀教導我們的是放下自在,有因有果。

我們學佛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那就是一定要深信因果。錢不是大風颳來的,愛人不是路邊撿來的。若是我們還是要追求外界五欲六塵,那麼一定要記著因果法則,你給予這個世界什麼,這個世界就回饋給你什麼。

這也是學佛人要學習的一個重要思想,當你帶著這個思想來看問題時,就會明白很多。你在佛前求財,沒有得到財就怪佛法是假的;你在佛前求婚姻,得不到婚姻就怪求佛不準。那隻能證明你還沒有真正開始學佛,甚至連學佛的門檻都沒摸到。

學佛如何做到心想事成,有求必應?

學佛就是要正視因果,你求財求而不得,反觀一下自己有沒有經常佈施,內心是不吝嗇慳貪?因為財富從佈施中來;你婚姻不幸,反觀自己有沒有邪淫的心念和行為。佛不是神,不是你想要什麼就嘩啦啦給你全弄過來,那是迷信。佛是教育者是老師,他只負責告訴你方法,至於如何得到就要靠你自己的努力了。

三、行為

行為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當你懂得佛法的意義時,就應該身體力行。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積德行善與眾生多結善緣。要斷除貪嗔痴慢疑,常行十善,常把功德迴向給眾生。

行為是指的行動起來,身體力行。不是說我學佛只是口中告訴別人一大堆佛學道理,到自己卻一個也不實行。這樣不僅對自己沒有利益還會導致他人對佛法產生排斥心理,一個滿口仁義禮智信自己不做,卻殺盜淫妄酒盡沾的人,又怎麼能利益到自己和他人呢。

學佛如何做到心想事成,有求必應?

行為也是導致結果最為直接的一步,想要有好的結果,就要種下好的因。結善緣得善果。只有你的心念是利益眾生的,你的行為是符合道德標準的,這樣才不會造惡。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長此以往,必會有顯著效果。

只有心念思想行為一致時,學佛才會有最大的效果。但是千萬不要把外在物質的好壞增長作為學佛有沒有效果的標準。因為我們學佛是為了讓內心獲得解脫,而過度的關注物質上的增長只會把我們牢牢的束縛在慾望中無法出來。希望大家都可以精進學佛,常念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

TAG: 學佛心念佛法我們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