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傳統樂器的“八音”分類法到底是什麼?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西周時期,中國形成了獨有的以製作材料為依據的樂器分類方法,即“八分類法。據《周禮·春官》記載,“八音”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材質不同,樂器的聲音效果也大不相同。“八音”樂器的製作材料包括植物、動物、金屬和石材,反映出當時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和手工業、製造業的發展水平。從出現以來,“八音”分類法一直佔據著我國傳統樂器分類的主流。

古代傳統樂器的“八音”分類法到底是什麼?

由青銅製造而成,屬於打擊樂器,青銅樂器在鑄造方面比一般青銅器要求更高,往往經過精心打磨,以達成洪亮悠遠的聲音效果。金類樂器中最主要的是鍾,廣泛應用於宴會和祭拜活動中,具有較高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 曲型樂器:鍾、鎛、鉦、鐸、繞。

由石灰石、大理石、青石或玉石製成,屬於打擊樂器敲擊石類樂器時,聲音清脆,低音渾厚,高音明亮磬即為典型的石類樂器,單獨的磬片樂器被稱為“特磬”編排成組的馨片則是“編磬”,圓形的玉質磬片又被稱為“鳴球”。 典型樂器:磬、鳴球。

土類樂器以陶土為原料製成。典型的傳統土類樂器有兩種壎和缶。壎歷史悠久音色柔美圓潤,有八孔堝、十孔壎和半音壎等不同形制。缶本為類似瓦罐的陣制酒器,可敲擊奏樂。戰國時缶既是百姓娛樂的樂器,也常用於葬禮。曲型樂器:壎、缶、陶笛、陶鼓。

古代傳統樂器的“八音”分類法到底是什麼?

用動物皮革製成的樂器,源於先民的狩獵生活,多為打擊樂器。典型的革類樂器為鼓,一般是在圓簡形鼓身一面或雙面蒙上拉累的皮革透過敲擊皮革鼓面發出南音。搏拊也是革類樂器,皮質,內以糖實之,拍打發聲。典型樂器:鼓。

絲類樂器多為彈拔類絃樂器,其弦由蠶絲製成,利用手指或撥片等按壓、彈拔絲絃發聲。絲類樂器發出的聲音多輕柔典雅,富有表現力。絲類樂器歷史悠久,最早的絲絃樂器為琴和瑟,後又有箏、箜、琵琶等。典型樂器:琴、瑟、築、箏、箜篌、琵琶、胡琴。

用木頭製成的樂器,主要包括祝和敔。祝形狀類似方形木箱,上寬下窄,用橘擊打其內壁發聲表示樂曲開始。敔形如同老虎,背有鋸齒形薄木板將一根竹管從中段劈開為十四條細莖,逆向刮虎背齒演奏,用於終結樂曲。典型樂器:敔、祝、木鼓。

古代傳統樂器的“八音”分類法到底是什麼?

古代稱各類葫蘆為瓜魏瓜老熟後剖開,由飽瓜殼和竹管、簧片一起製成樂器,拿來吹奏,魏類樂器主要包括笙和竿,透過內部簧片和竹管配合,震動發聲。西南地區民族樂器中又有葫蘆絲,也用動蘆殼製成,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典型樂器:竽、笙、葫蘆絲。

用竹類植物製成的樂器,主要包括蕭、笛等吹奏類管樂器,由於樂器形狀、結構的差異,音色效果也各不相司。唐代常見的歡奏樂器篳篥,又名茄管或管子,也屬於竹類樂器。篳篥以竹為管,管口播有蘆制的哨子。典型樂器:排簫、蕭、笛、篳篥。

TAG: 樂器典型製成篳篥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