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郭家山水之郭熙,用墨既有李成的淡墨如煙,又具有范寬深秀渾厚

郭熙在山水畫的創作與理論實踐當中,構建了郭熙獨特的風格與美學理論。從他的《早春圖》可以看出,郭熙的繪畫與他的理論完美的融合。他在北宋時期開拓了山水畫的技法和理論領域,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早春圖》

當荊浩的《匡廬圖》還是勾皴擦點染步驟性很強的時候,郭熙對畫面的處理就已經出現了水墨交融的情況。他會在溼墨上提出濃墨,濃墨上附加淡墨,使筆墨交融,有一種“水墨淋漓幛猶溼”的視覺感受,這種拖泥帶水的皴法不但開拓了山水畫的筆墨語言,也對後世的米家山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知|郭家山水之郭熙,用墨既有李成的淡墨如煙,又具有范寬深秀渾厚

《松林閒步圖》

郭家山水獨步一時

郭熙擅長畫山水寒林,格調清新。他取法李成,亦吸取董源、范寬,並勇於革新創造,終自成一家。當時畫院畫家無不師效其畫,有"獨步一時"之譽。

郭熙字淳夫,河南焦作市溫縣人,因為溫縣地處黃河北岸,古稱河陽,又因為古人有以地名為稱謂的愛好,所以後人稱郭熙為郭河陽。

郭熙布衣出身,畫學並沒有家學的淵源,也沒有顯赫的身世,靠自己的天才,進入了宮廷畫院。在翰林圖畫院從藝學做起,升遷為待詔、翰林待詔直長,郭熙在畫院供職近20 年,深受宋神宗的喜愛。他的作品遍佈皇宮、中書省、門下省等處,包括樞密院、學士苑等官署衙門,而京城及地方的許多寺院、道觀都以有郭熙的山水畫為榮。

知|郭家山水之郭熙,用墨既有李成的淡墨如煙,又具有范寬深秀渾厚

《窠石平遠圖》

而在翰林圖畫院,郭熙的鑑賞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除了畫學考試郭熙為主考官外,皇家密室珍藏的名畫,都是由他詳細鑑定,編目造冊。就其審美境界和藝術功力而言,他與稍早一個時期的李成、范寬、董源、巨然相比,可謂毫不遜色。

《宣和畫譜》說郭熙“稍取李成之法,佈置愈妙處,然後多所自得。”黃山谷曾論郭熙的畫為:“蘇才翁家摹六幅李成驟雨,從此筆墨大進”。可見,郭熙在發揚李成的風格的基礎之上,博學眾覽,取眾家之所長,並融會貫通。他說:“人之學畫,無異學書,今取鐘王、虞、柳、元必入其彷彿。至於大人達士,不局於一家,必兼收並覽,廣泛博考,以似我自成一家,然後為得。”所以,他的山水畫構圖多變,巧於佈置,高、深、平之法常巧妙結合運用;他的山水畫清曠悠遠,於平淡中見奇妙,幽深精湛,曲折而壯觀。用墨既淡潤又厚實,筆融俏利而含蓄;風格清逸而淡雅,有時則雄健又渾厚,形成了自己的郭家山水面貌。

知|郭家山水之郭熙,用墨既有李成的淡墨如煙,又具有范寬深秀渾厚

《寒林圖》

人之學畫,無異學書

與郭熙同時代的蘇東坡提出“書畫同源”的理論,郭熙也講:“人之學畫,無異學書”。郭熙繪畫的書法用筆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既凸顯書法筆墨意趣,又不失其強烈的繪畫性。

宋人追求書法的用筆,郭熙亦是如此,他在《林泉高致畫決》言:“王右軍喜鵝,意在取其轉項,如人之執筆轉腕以結字。此正與論畫用筆同,故世之人多謂,善書者往往善畫,蓋由其轉腕用筆之不滯也”。正是這樣,郭熙山水用筆堅實而不滯,剛勁之中又透出幾分松靈。郭熙用墨既有李成淡墨如煙的特點,長於表現曠遠,迷離。煙巒輕動的景色,又具有范寬深秀渾厚的特點,或蒼茫迷濛,或深秀幽靜,或奇異壯麗或淡雅飄逸,各有不同意境。

《樹色平遠圖》

看郭熙的畫會發現,不管是山石粗重的用筆,還是鹿角枝、蟹爪樹枝勁利的筆鋒,均是放筆直取,直抒胸臆,用筆跌宕起伏,對比強烈,像寫草書一樣。樹幹外輪廓筆法靈活多變而見情趣,樹身以淡墨空過,節疤處用墨通點,樹多虯枝,虯枝上多小枝,如鷹爪、蟹爪,樹葉拈針,雜葉多密。

繪山石則先用粗細變化而又曲折的筆法寫出輪廓,再用濃淡乾溼不同的墨色順序地掃過,層層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紋理,因速度很快,會產生了濃淡乾溼和飛白的效果,形成了獨特的筆墨特徵。又因為形狀像捲曲的雲塊,故而有“捲雲皴”之說。

郭熙的界畫,在宋代也是獨樹一幟的。他所作的殿臺樓閣的嚴密工整的畫法特點,吸取了展子虔及李思訓父子的畫法長處,用於水墨山水中,脫去青綠重彩的格式,為界畫開闢了新的途徑,王士元、王振鵬、仇英及清代袁江、袁耀多受影響,不愧為“青出於藍勝於藍”。

知|郭家山水之郭熙,用墨既有李成的淡墨如煙,又具有范寬深秀渾厚

《山村圖》

平遠、深遠,兼能並擅

中國繪畫構圖的三遠法,最早明確提出來的是郭熙,他在《山水訓》中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郭熙對於三遠法的運用很靈活,往往巧妙的綜合三遠法在一幅畫之上。這樣突破了空間的侷限,更能方便地表現物件完整形貌,才能揭示事物客觀存在的真實,使畫面內容豐富,意境耐人尋味,滿足欣賞者要求作面面觀的心理。

知|郭家山水之郭熙,用墨既有李成的淡墨如煙,又具有范寬深秀渾厚

《幽谷圖》

在現存的郭熙畫集中,我們可以看出。郭熙既喜作“平遠”之景,又常建構深遠之境。有學 者認為,郭熙對平遠情有獨鍾,平遠是他的最高審美理想”。的確,我們看到在《林泉高致》的“畫格遺拾”和郭思所撰的《畫記》中有不少相關記載,但其實在郭熙繪畫中“深遠”或高遠並不少見,如傳世作品《早春圖》、《幽谷圖》、《關山春雪圖》都是以“深遠”見著的。我們或許可以說,由於他能“飽遊飫看”,從而使南北山水一概“歷歷羅列於胸中”,所以他在山水畫構圖上往往是“平遠”與“深遠”兼能並擅 。

郭熙還強調畫家對自然景物的觀察研究。他深知自然山水體貌結構的規律及其在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中的變化特徵, 而且還特別強調畫家如何去發現和塑造山水的優美藝術形象:“山形面面看, 山形步步移”,角度不同而呈現千姿百態。他的山水畫曾對當時畫院內外的山水畫創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推動北宋山水畫的全面發展和繁榮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溪山秋霽圖》區域性

“以林泉之心臨之”,這個林泉之心指的就是審美的心境,是一種非實用、非功利的態度,一種淡泊真摯的胸襟情懷。唯有以這樣的林泉之心去欣賞山水和山水畫,才能真正體會到山水之美,認識到山水的價值。

TAG: 郭熙山水畫山水平遠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