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傳奇】竹笛聲聲——草根音樂天才吳士蘭|作者 王以太

【百姓傳奇】竹笛聲聲——草根音樂天才吳士蘭|作者 王以太

在炊煙裊裊的鄉村晚上,在空闊恬靜的朗朗夜空,嘹亮清脆的竹笛聲聲,伴隨著晚炊菜餚的清香,越過林稍、穿過禾場,輕輕地飄向四面八方。似隱隱輕雷,若陣陣芬芳,驚喜著鄉村的夜晚,愉悅著人們的心靈。這是誰的傑作呢?——吳士蘭。王莊村裡一位土生土長的草根音樂天才。我不知道他識不識樂譜,但在我們聽來,他的悠揚笛聲,奏出的婉轉曲調,無疑是最美的天籟之音了。他不僅會奏橫笛,也會吹豎簫,還能拍玉鼓、敲呱板、打鑼鼓傢什,更會放一手好風箏,他見啥會啥,可謂百家子弟。

大王莊大致分為圩裡、圩外、前吳、後莊四個區塊。吳士蘭家住前吳,距我家百米之隔,不知哪輩親戚關係,我稱他大哥,大嫂是個好人,待人熱情,一臉福相。他的父親吳文鄉,我呼表大爺,樸素忠厚,喂牛、耕地,從未見他閒過。他家坐西朝東,北鄰吳文英、吳文富,南近馬友佔,屋後周祥朋、周祥瑞,門前是開闊地,穿過一條路溝便是我家,全都是幾輩子的鄉親鄉鄰。平時幾乎各家說話、幹活都能聽得到、看得見,何況晚上悅耳的聲聲竹笛呢!在過去無電影無電視、娛樂幾乎為零的鄉下,偶爾能聽到如此美妙的竹笛聲,也算是一種享受和奢侈了。因此人們把他看作是傳遞福音福報的聖手,是不可多得的天才……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獲得瞭解放的鄉村一片歡騰,興集市,辦貿易;興學校,辦教育;春節期間的玩鄉會,更是釋放歡樂心情的最好形式和機會,吳士蘭作為莊裡不可多得的樂器演奏手,當然是不可或缺的玩鄉會的人選。

在玩鄉會里,不管是文戲《打掛鞭》《跑旱船》,還是武戲《踩高蹺》《獅子會》,都少不了熱鬧的鑼鼓傢什。從小鏜鑼的“當、當、當”開始,接著頭鑼、二鑼等樂器齊刷刷地轟鳴跟上,大嚓子“咣咣咣”湊熱鬧,簧笙、胡琴“哼哼哈哈”轟託氣氛,夾雜著時緊時慢激越亢奮的“咚咚”鼓聲;只有挽在食指上的小鏜子似善解人意,千萬別看它小,但聲音激越清脆,在這熱烈恢宏的樂章裡,確是鶴立雞群,你聽它那清脆水凌凌略帶磁性的聲響,說話似的時兒神秘竊竊私語,復又激憤樣地喧洩著急風暴雨,在眾樂器的合奏中,儼然成了惹人注目的核心;唯有竹笛獨樹一幟,那高亢的笛音,那悠揚的曲調,猶如飄浮藍天的音符,又像穿插合奏曲裡的絲帶,裹挾著樂隊向前行進。這種時候,只見士蘭哥不管是橫揑竹笛,還是斜拉二胡,似乎都是主角,還要不時指點其它呢!這鑼鼓喧天的氣勢,打破了村莊的寧靜,激動著人們的喜悅,這是玩鄉會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這道風景線不僅僅是因合奏陣容的威風凜凜,那怕是在文戲的“跑旱船”中也是一樣的美麗動人,特別是演出將要謝幕退場的時候,不是乾脆收場走人,而有一套溫馨地辭行禮數。你看“旱船”漸漸向場外滑動,觀眾難捨難分地欲留還送,“旱船″兩邊濃妝重彩的四位姑娘,仍邊舞邊唱,樂隊擁在前頭邊拌奏邊緩緩開啟場子缺口;那邊熱情挽留,邊留邊送;這邊留連不捨,且走且唱,主客融洽,情景動人。她們唱的是《水漫金山寺》裡白蛇愛許仙的故事,情節曲折,曲調動聽,哀惋悽清,情真意切,引起全場共鳴,聽不完的一曲又一曲。這時拉二胡的陳令文、吹竹笛的吳士蘭似乎心有靈犀,配合默契,越拉越上癮,愈吹愈有勁。拉開弓、拉得天昏地暗;昂起頭,奏得雲白天藍。演員姑娘邊舞邊唱,頭上早已沁沁汗粒、口中沙沙欲啞了,”會頭“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演出大獲成功了嘛!十八里相送也有別呀。鄉會和主場雙方頭目看準火候,留戀地相揖而別,駕旱船的愛俠、伴唱的四位姑娘,立即卸妝上了牲口(馱演員的交通工具),奔向下一個村莊的會場。而合奏的樂手們都是大人了,只好徒步跟隨。從正月初二到初八,他們天天“跑會”,樂此不疲,不僅服務了鄉會,也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業餘特長。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其實他們的天才,都是苦練出來的。別人不清楚,對士蘭哥我稍有了解。他屋裡牆上掛滿許多樂器,笛子、竹簫、二胡等等應有盡有。也許是愛好吧,農閒時沒事就練練,晚上也常能聽到他吹奏的竹笛調、手拉的胡琴聲。有時他也到我家來,和我二哥切磋一番:二胡怎麼定弦,怎麼上臘;笛子怎麼捂眼,怎麼貼模,那笛模好像是從蘆葦裡提取出來的,不易弄到。我看的好奇,他就鼓勵我也學學,心中癢癢的我,也想試一下。二胡太複雜,又是按弦又是拉弓,便拿起一根竹簫來吹,看似簡單,一根竹上幾個眼,可是一上嘴不行了,頂頭上的那個留吹的眼不好弄,抿起的嘴唇放遠了不行,近了也不行,必須放得恰到好處,才能有點響聲,爾後又不行了,總之沒學成,對其它也失去了興趣,也便沒有了這一技之長。

另外,士蘭哥的風箏也放的好,他的放風箏不是小打小鬧,而是正而八經地飛上天。他纏上一軸結實的線繩,牽著那隻碩大的風箏。先是在下面拽拉試試,讓它飄飄欲飛,而後趁風順勢猛拉繩線,風箏便倏地飄起,待飛接到高處的溜風處,便一躍而上,向天頂竄去,他仰起頭急望過去,高興地忙著鬆放軸裡的線繩,手裡越放越快,風箏也越飛越高,直到線繩放盡,風箏猶如鳥兒在天上飄搖,影影綽綽地來回遊動翱翔……看熱鬧的我們,喜的直拍手,他也高興地將軸裡的線繩全部鬆開放完,最後把線軸固定在地上,輕鬆地抒了口氣,靜靜欣賞著自已的傑作。他很注意自已的成功和效果,風箏一般都挑在逢集的時候放,在人們趕集必經的大路旁,才一展身手,讓人們分享他的成功和喜悅……

往事如煙,他們都作古了,但在我的心裡,那美麗的大風箏,仍在湛藍的天上飛;那美妙的竹笛聲,還在我的耳畔響。

TAG: 風箏竹笛鄉會二胡吳士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