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並舉”破解書法入門難

“四法並舉”破解書法入門難

九成宮醴泉銘

“四法並舉”破解書法入門難

顏勤禮碑

“四法並舉”破解書法入門難

大字陰符經

“四法並舉”破解書法入門難

張玄墓誌

中華文明之所以會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漢字的閱讀、書寫和透過漢字建立的思維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書法不僅僅是漢字的書寫方法,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大瑰寶。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迴歸,書法藝術也在社會上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書法已走進中小學課堂;全國2000多所高校中,有近百所開設有書法專業;社會上書法培訓機構和書法社團也數量眾多,吸引和聚集了大量的書法愛好者;想學習書法的人,也在不斷增加。

書法被“書聖”王羲之稱為“玄妙之技”;黃庭堅卻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我們到底該聽誰的。書法在長期的發展演進過程中,必然是有法的,一些歷史總結出來的原則和規律,是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嚴格遵守,並不斷實踐的。如果只是自己胡亂地寫,哪怕用功再深,最後也只是個毛筆的熟練使用者而已,“終身無見道之日”。

總結前人的經驗,我認為從四個方面入手,可以解決入門難的問題。

一是起步正。這是說要選好帖。篆、隸、真、行、草五種書體的名碑名帖多如牛毛,該怎麼選,的確很讓人頭痛。我的經驗,就像找物件一樣,既要參考老師和朋友的意見,更要自己做決定。現在條件好了,在手機上就可隨時隨地找到古人留下的碑帖,先看眼緣。確定一個略大一點的範圍,再動手練練,不合適就換,一旦感覺對了,就定下來。買帖也很重要,雖說現在網購很方便,我還是推薦到實體店去買,而且要到大書店,買專業出版社的,正版的,清晰度高的,印刷質量好的。

究竟以何種書體入門也很重要。關於書體的特點,蘇軾講過一句話:“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關於“真”,我的理解是不僅指楷書,也包括隸書和篆書,都是靜態書法,是幫助我們打下書法基礎的書體。因此,篆書、隸書和楷書,都可作為入門的途徑。

篆書由於離生活較遠,辯識有一些困難,使用範圍也較小,練習的人不是太多。但篆書線條單一,筆筆中鋒,且容易練習。隸書作為由篆到楷的過渡書體,與篆書和楷書都有可通之處,學好後無論是上溯篆書,還是下接楷書,都很方便,而且有古意。所心,選擇隸書入門的人很多,不少書法培訓班也是先教隸書的。選擇楷書入門的人最多,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褚遂良、虞世南,魏碑中的《張玄墓誌》《張猛龍碑》《石門銘》,以及康有為極力推薦的《龍門二十品》等,都可選擇。我個人的觀點是,選的帖要符合自己的心性,筆法易於理解和掌握,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方便進入行書。所以我選擇的是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

二是方法對。選好了帖,接下來就是練,練的方法主要是兩種“臨”和“摹”。起步最好是先“摹”後“臨”,“摹”寫可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帖字的筆法、間架、精神和麵貌。啟功老推薦過一種“摹”的好辦法,用透明的薄塑膠紙蒙在帖上寫,墨中加一點洗衣粉或洗滌靈就可以解決墨不留的問題。我也試過,很方便,寫過後把塑膠紙洗好晾乾第二天還可以用。一本帖一次只“摹”一張,連續“摹”一段時間,熟記於心了再“臨”,“臨”的過程中發現有與帖不合的地方,再“摹”,如此反覆進行,只到與帖寫的幾乎一樣了,再換一張。

三是研究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研究一些書法理論,瞭解一下書法的流變,與書法有關的文化、思想以及觀念等,在掌握技法的基礎上,提升個人修養和境界。二是研究筆墨紙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有各自的效能和特點,學習書法必須瞭解它們,要用對的不用貴的,讓自己的練習能夠事半功倍。三是研究自己臨摹的碑帖,知道帖主人的歷史和創作背後的故事,能與帖主人心心相通,自然更能進入情況。

四是練習恆。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書法和其他藝術一樣,也需長期苦練。我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平時工作又壓力山大,但既然決定學書法了,就要持之以恆。每天早起半小時,或晚睡半小時,寫多寫少天天練,不間斷。最怕的是有時間了寫半天,沒時間了半年不寫。如果實在是沒時間了,就把帖拍在手機裡,從看朋友圈、刷微信、微博等時間裡擠出一點,讀讀帖,用手在自己手上、腿上劃一劃也是好的。

我自己也只是一個書法入門者,從今年中秋節後才開始練習的,選用的是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每天晚飯後寫半小時。我寫這篇文章,算是自己學習的規劃,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TAG: 書法篆書楷書書體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