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品|繼往開來:他是書畫大師吳昌碩的老師,用草法寫隸書而被稱作“楊隸”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神品 | 繼往開來:他是書畫大師吳昌碩的老師,用草法寫隸書而被稱作“楊隸”

清代楊峴隸書《焦氏易林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焦氏易林》為西漢焦延壽所作,體裁大抵四字一句,內容闡釋易學精華。

此軸以漢隸節錄書之,適得其所。書法風格源自禮器碑,但用筆提按和用墨溼涸變化以及結字之開闔舒展處皆能自創新境,氣勢懾人心神,獨樹一幟。

楊峴(1819-1896),字見山,號藐翁、遲鴻殘叟,歸安(今浙江省湖洲)人。咸豐五年舉人,官常州知府。工詩文,善書法,八分書可謂繼往開來。

楊峴隸書,被稱作“楊隸”。“楊隸”用筆方圓兼用,方筆稜削,圓筆輕細,橫劃粗、豎劃細,行筆猛提,留下纖而且長的劃尾,磔劃方稜,帶有較長的捺腳。在撇、捺、橫劃的放縱筆勢中,轉折方硬,猶如鋒催劍折,撇劃重筆上挑。

楊峴作隸,其橫劃中的長橫,一波三折,節奏強烈,氣韻生動,其點也極有變化不相雷同,且與其它筆劃非常協調。在運筆上多用疾、澀、振抖之法,講究筆運曲直、提接、頓挫的細微變化,線條內蘊跌宕,富於凝重與拙趣。

“楊隸”結構嚴緊而又舒展,字形扁方,間架工整,疏密勻稱,其形寬而氣緊。筆劃疏朗,安排錯落,上下呼應,其結構造型,既強調外形的風采,又力求內涵的充實。

楊峴一生“研精隸書,於漢碑無所不窺”,用帖的筆法寫碑,又不純以漢碑的陽剛取勝。有化剛為柔、柔中見剛、彎曲柔韌、儼然不失雄強之勢。

楊峴隸書主要致力於《開通褒斜道》《石門頌》《禮器碑》,在字形結構上,他一反前人學漢碑均取其方整嚴密的習慣,對字形儘量採取上部緊密、下部疏朗的處理方法,尤其是撇、捺及長豎等筆畫,左右伸展,波挑飛揚,將漢碑的雍容端莊透過迅速的運筆和熟練的提按動作,形成一種犀利峭拔、活潑飄動、神采煥發的形象,因而被人稱為是用草法寫隸書。

楊峴書風瘦勁矯健,疏中求緊密,其用筆明快爽暢,用墨多求變化。常用淡墨和宿墨創作,這在當時的碑學書法家中是少見的。咸豐、同治時期,他的隸書最為突出,影響較大。

楊峴的行書風格鮮明,點畫沉著。體勢奪宕,字形或瘦長,或方扁,或緊結,或離散,變化多端而力避平淡,其豪縱不羈與俊逸飛動,一同於隸書。

楊峴作品流傳甚多,特別是隸書風格對晚清書壇影響很大,甚至遠及日本。

日本雄山閣出版、北川博邦編的《清人書家隸字彙》,是彙集220位著名書家墨跡的鉅著。其中收集786個“楊隸”字,可見其分量之重。

楊峴所題“千甓亭”隸書匾額,現藏於湖州月河街千甓亭內。“千甓亭”三字蒼勁古拙,舒展宕逸。落款短跋行書為:“潛園主人軀漢晉磚,網羅逾千,可謂豪矣。吾鄉自陳褒之先生後無此古趣。至桐城吳晉明府多而不精,未足方此。辛已孟取,庸齋楊峴揭此餉之。”行筆瘦勁清雄,極富神采。這是他留在湖州的一幅以豪縱見勝的佳作。

“千甓亭”是清代著名學者陸心源宅院中的一座建築,因藏有漢晉磚近千塊而得名。楊峴為陸氏《千甓亭磚續錄》寫了序文,指出了它對歷史、書法、治印等方面的學術研究價值。還對漢晉磚銘文書法作了論述:“點畫奇肆,偏旁增損,足於見篆分之始”。

《易林語四條屏》光緒十年(1884)楊峴65歲時作。此作神韻與《禮器碑》相似,行密勢逸,很有特色。

《太室銘四條屏》書於光緒是十八年(1892),結體以長方取勢,用筆方筆兼其,以園為主,神采宕逸見日本《書道全集》。

《南山有高稜北極羈羽》五言聯隸書載日本《書道全集》,光緒二十年(1894)書,是年又作《狂次公應未怪詩如東野不言寒》七言聯隸書(故宮博物院藏)。上款仲雅老賢侄居,下款七十六叟楊峴。此兩聯,皆有簡古宕逸之氣,用筆富有纂意。

《聲華滿冰雪述作凌江函》五言聯隸書(日本《明清書道圖說》),此聯運筆如秦篆,其風格豪邁清新,縱橫有致,不離古法而有生意,是件創新妙品。

《水市華船詩軸》(日本《明清書道圖說》)行書,筆勢遒勁,一股清淡氣息,丰神絕俗,通篇以情性為上,以豪縱見勝。

還有《臨西獄華山廟碑四條屏》(上海博物館藏),《節臨漢衡方碑幅》(日本《書道全集》)等作品。

楊峴書法之餘,還攻古詩文辭,著有《庸齋文集》、《遲鴻軒詩鈔》等。其《安吉施氏遺著序》一文,入吳興王義儒編著的《續古文觀止》,頗受傳誦。

據載吳昌碩曾隨俞樾(曲園)在姑蘇結識楊峴,從其學藝,情在亦師亦友之間。可謂同聲相應,同心相知,這在藝術史上不多見。吳昌碩曾將舊藏《彝器款識冊》請楊峴題辭,二人各抒己見,頗有玩味。

清代楊峴隸書《焦氏易林軸》超清欣賞

神品|繼往開來:他是書畫大師吳昌碩的老師,用草法寫隸書而被稱作“楊隸”

神品|繼往開來:他是書畫大師吳昌碩的老師,用草法寫隸書而被稱作“楊隸”

神品|繼往開來:他是書畫大師吳昌碩的老師,用草法寫隸書而被稱作“楊隸”

神品|繼往開來:他是書畫大師吳昌碩的老師,用草法寫隸書而被稱作“楊隸”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里 心遊萬仞 精騖八極

TAG: 隸書書法楊隸書道漢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