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緬懷|岑桑:老驥伏櫪,擎起《嶺南文庫》大纛

“只要還有船和風,我還是要出海的!”岑桑常常念起海明威在《老人與海》裡那位老漁夫桑提亞哥說的這句話。如果說岑桑在他早期的文學出版事業上一路“奮楫爭先,踏浪前行”,那麼退休後主持《嶺南文庫》則是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又一次揚帆出海。

無盡的緬懷|岑桑:老驥伏櫪,擎起《嶺南文庫》大纛

岑桑在嶺南文庫三十年座談會上

20世紀80年代,岑桑首次倡議出版大型地域文化叢書《嶺南文庫》,明確提出嶺南地域文化的重要性,開始了新的征程。三十多年來,岑桑傾注了大量心血,大力推動《嶺南文庫》的持續出版,實現了他當時倡議的初衷:

第一,用300個選題從各個角度展示《嶺南文庫》的博大、輝煌;

第二,希望能推出一批高質量的著作,來證明嶺南文化是實體的存在;

第三,把整個嶺南文化的版圖作一次全面的思考。

——2021年12月岑桑在《嶺南文庫》三十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倡議籌建《嶺南文庫》

20世紀80年代中下期,全國的圖書出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全國各地有關地域文化研究的選題紛紛出籠。時為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的岑桑一方面為大好形勢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又感到形勢逼人。當時廣東還沒有一套規模較大、能從整體上反映嶺南地區古今文化研究成果的鴻篇鉅製。他擔心廣東的出版事業落後於人,內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油然而生。在一次廣東出版的會議上,岑桑提出了編輯出版一套大型地域性文化叢書《嶺南文庫》的倡議,會上得到時任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謝非同志的贊同。但這一倡議後因各種原因,未能付諸實施。

當時有人提出異議,岑桑不予認同。他堅定地認為,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植根於中原文化的沃土,融匯本土文化,又吸納四海風華,自成一系。編輯出版《嶺南文庫》,能讓廣大讀者瞭解嶺南的歷史文化,認識過去和現在,從而激發愛國愛鄉的熱情,廣東出版《嶺南文庫》是具有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的。

無盡的緬懷|岑桑:老驥伏櫪,擎起《嶺南文庫》大纛

岑桑先生嶺南文學座談會,討論嶺南文化發展

1990年,廣東省出版界領導意識到本省出版需要品牌建設,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出版局於是舊事重提,開始實施編輯出版《嶺南文庫》的計劃,指定岑桑具體籌辦此事。並由省內各人文學科有代表性的專家組成編委會,由時任省委宣傳部部長任主編、岑桑擔任執行副主編(2002年改任執行主編),在廣東人民出版社專設《嶺南文庫》編輯部,擬定了《嶺南文庫》編輯出版框架。當時已辦好退休手續的岑桑奉命復出,積極為之四處奔走,遍訪省內高校和文化界的專家學者,多方聽取和徵求意見,組織編委會併成立編輯部,搭建叢書框架結構,具體擬訂選題,撰寫叢書出版宗旨。1991年,《嶺南文庫》正式啟動,開創全國地方文庫之先河。

無盡的緬懷|岑桑:老驥伏櫪,擎起《嶺南文庫》大纛

《嶺南文庫》初創時編輯部會議

20世紀90年代初,全國出版界經過了80年代改革開放初出版繁榮的階段,普遍面臨著學術著作出版難的狀況。《嶺南文庫》啟動之初,也曾面臨著一段經費短缺的問題。後來岑桑得到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葉選平主席(時任促進會會長)的大力支援。到了1995年,由省委宣傳部主導,以及在省新聞出版局和廣東人民出版社的支援下,成立了《嶺南文庫》出版基金,解決了出版經費問題。為一套叢書設立一個專門基金,在當時來說是全國少有的。利用社會基金解決學術出版難的問題,廣東是走在前列了。

力證“嶺南之地有文化”

在岑桑帶領下,1993年,《嶺南文庫》被納入國家“八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1997年,當時已出版40種專著的《嶺南文庫》榮獲政府頒給圖書出版的最高獎項——(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此後,叢書的陸續出版,贏得了各方面的讚譽。

北京大學著名教授季羨林對嶺南文化和《嶺南文庫》予以了肯定:

嶺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嶺南文庫》各書所研究的既是有關嶺南的重要選題,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又對研究和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有重要價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起到促進深化作用。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著名教授邢賁思,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北京大學教授張岱年,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李學勤,著名歷史學家、文化史學家丁守和,著名出版家、語言學家、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原主任陳原等著名專家學者紛紛對《嶺南文庫》予以讚揚和肯定,認為《嶺南文庫》是“

一套優秀的地域性百科文庫

”,是“

奠基性的文化積累叢書

”。

無盡的緬懷|岑桑:老驥伏櫪,擎起《嶺南文庫》大纛

《嶺南文庫》成立三十週年,出書近400種

至今,《嶺南文庫》已走過三十年,包括姐妹叢書《嶺南文化知識書系》叢書,品種已近400種。煌煌鉅著,駁斥了“廣東沒有文化”“廣東是文化沙漠”“廣東人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的奇談怪論;堵住了“廣東歷史上沒有什麼文化名人”“沒有什麼重頭著作”的質疑和批評。

主持文庫出版勞心勞力

從倡議到籌辦,從專案啟動到壯大,《嶺南文庫》已走過三十年,岑桑一直貫穿整個《嶺南文庫》的發展歷程,他在《嶺南文庫》的出版上勞心勞力。2003年,他患病住院八個月,心裡依然放不下《嶺南文庫》的出版工作。同事前往醫院探望他時,他總是先問《文庫》的書出得怎麼樣,作者意見如何,讀者反映如何等等,直到得到明確的答覆,他才安下心來。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天,岑桑仍關心《嶺南文庫》的工作,一一致電給有關同事致謝,要求同事們繼續做好《嶺南文庫》,為文庫的發展操心。

無盡的緬懷|岑桑:老驥伏櫪,擎起《嶺南文庫》大纛

耋耄之年仍在案頭審稿

30年來,在《嶺南文庫》的出版發展工作上,岑桑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工作熱情,不斷開拓出版新專案。為了涵蓋一些規模或影響較小的嶺南文化形態,岑桑策劃出《嶺南文化知識書系》,親自執筆撰寫《前言》,編輯體例,帶領編輯前往全省各地聯絡作者,組織稿件。人到晚年,雖年歲已高,他仍堅持審閱《嶺南文庫》和《嶺南文化知識書系》的稿件;無論風吹雨打,還是夏暑冬寒,他每週都回出版社上半天班,從退休堅持到去世。

致廣大而盡精微

三十年來,由岑桑主持出版的《嶺南文庫》,為宣傳和總結嶺南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已成為廣東出版界的金字招牌。

中山大學古文獻研究所教授陳永正高度認可了《嶺南文庫》的價值:

《嶺南文庫》作為地域性的百科全書,是足以傳世的。所謂“致廣大而盡精微”,《嶺南文庫》的廣大,指它的面很廣,以及其精微之處,是指其裡面無論是內容還是其他方面,都有所體現。《嶺南文庫》第一是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以後上百年、上千年,人家都會去看。第二,它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以後要研究嶺南有關方面,都要去看它。所以,這套大型叢書,在中國曆代的叢書史上是一定能留下位置的。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林崗也有所讚揚和肯定:

我們行當有個比喻,把書比作磚頭。《嶺南文庫》經過出版社和岑桑先生的努力下,已經有近400塊磚頭壘起嶺南文化的金字塔。這可謂是廣東文化史上一個豐功偉績。

已形成品牌的《嶺南文庫》為研究嶺南地域文化的學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陣地,已成為嶺南的學術源地,是一些中青年學者的成長園地,現在他們已成為各方面專業核心的、骨幹人物。陳永正是《嶺南文庫》的作者之一,他感恩岑桑為嶺南學者創造的學術文化出版條件,認為

岑桑對整個嶺南文化的貢獻是了不起的

。《潮汕文化概論》的作者陳澤泓也說過:

《嶺南文庫》不光是對文化的尊重,還有對青年學者的栽培。

助力新時代灣區文化建設

2020年啟動的《廣府文庫》是岑桑再挑重擔一個地域文化出版專案。95歲高齡的他出版熱情不褪,積極籌謀《廣府文庫》的建立和發展,並擔任主編,為推廣和宣傳廣府文化、助力新時代灣區文化建設發揮餘熱。

無盡的緬懷|岑桑:老驥伏櫪,擎起《嶺南文庫》大纛

2015年岑桑先生在家裡

岑桑親自撰寫的《廣府文庫》總序,經過不斷完善修改了29稿,被認為是對《廣府文庫》編纂具有

綱領性的意義

,是作為今後編纂出版《廣府文庫》工作的宗旨。

《嶺南文庫》這顆種子,岑桑用了三十年的心力去灌溉和守護,今日大樹已茁壯成長,結出累累碩果,成為廣東出版史上濃墨重彩的篇章。岑桑,也因之成為我們永遠尊敬的出版大家。

無盡的緬懷|岑桑:老驥伏櫪,擎起《嶺南文庫》大纛

TAG: 文庫嶺南岑桑出版嶺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