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老實人》是伏爾泰在66歲時創作的一部短篇哲理性諷刺小說,也是伏爾泰最具代表性的傑作之一。

伏爾泰(1694—1778)是18世紀的法國最具代表性的啟蒙思想家之一,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他為法國和世界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文學方面包括戲劇,詩歌,小說等。

義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評價伏爾泰的《老實人》時,說了這樣一段話:“伏爾泰在《老實人》中發現了一種講故事的技巧,這種技巧後來成為喜劇電影屢試不爽的噱頭:以無限的速度堆砌起來的一場場災難,還有突然增強的節奏,含有一種無端發作的荒謬感。”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老實人》在1759年出版發行時,伏爾泰並沒有在書上刊印自己的名字。但該書一經投放市場,立即得到了讀者的青睞和好評。但隨後,因為一些原因,該書一度中止發行。

《老實人》留給讀者的記憶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逝,相反由於書中蘊含的深刻的哲理和其本身的文學性,《老實人》得以重新進入讀者的視野,它的價值不斷被評估,也得到了它應有的尊重。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此書的漢語翻譯書名是“老實人”,《老實人》是由我國著名劇作家、文學家傅雷先生翻譯成漢語的,在著手翻譯時,傅雷先生在卷首對書名的翻譯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不如(書名)改用意譯,使作者原意更為顯豁,並且更能傳達原文的風趣。”根據傅雷先生的翻譯原則,“老實人”的書名得以被人們熟知。

但在法語中,這個單詞是“candide”,本身含有“耿直、純真、老實”等意思。伏爾泰在開頭第二段就交代了他選用這個單詞的初衷,書中寫道:“天生的性情最是和順,看他相貌,就可知道他的心地。他頗識是非,頭腦又簡單不過。”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一、《老實人》的創作背景

小說《老實人》的創作背景源自里斯本地震引發的一場討論。1755年萬聖節,里斯本發生了現代史上的第一次大地震。伏爾泰在地震過後寫了兩首長詩《里斯本的災難》和《自然法》,主要駁斥了樂觀主義陣營中部分過於天真的觀點。

萊布尼茨根據他的“前定和諧”學說提出了樂觀主義,並發表了《神義論》來表明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現存的世界是上帝所能創造的最好世界,其中的一切存在物都嚴格按照上帝規定的秩序排列,形成一個連續的、充盈的巨大鏈條,並不存在真正的罪惡和不完美,表面上的不完美都服務於整體的和諧完美。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萊布尼茨的觀點代表了18世紀歐洲的樂觀主義思潮,蒲柏亦是追隨者並作長詩《論人》堅信“存在的都是對的”,自然是不會犯錯誤的,甚至提及倘若地震或風暴摧毀了整個城市乃至整個民族,那也是出自遵循宇宙間普遍法則。

對於此種觀點,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後來產生深深的疑慮。伏爾泰在《里斯本的災難》中系統地駁斥了萊布尼茨的宇宙論,他闡釋了自己對於存在巨鏈的理解:由於各種物種之間的差別迥異,那麼宇宙間存在的那個巨鏈就不是一個連線所有存在物的規則的階梯。倘若萬物之間是雜亂無章的而並非規則地逐層排列,“前定和諧”就只是假想而無從談及。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伏爾泰並非質疑樂觀主義本身,而是從萊布尼茨——蒲柏的神義論中發現了自相矛盾之處。他修正了蒲柏的樂觀主義中過於天真的部分,他認為若以蒲柏的“存在的都是對的”來解釋里斯本這樣的災難,則無異於為災難和罪惡正名,反而陷入了一種冷酷的宿命論,但他並未放棄樂觀主義本身。

《老實人》便是在該背景環境下創作而生,該書充斥著更為具體的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思想。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二、《老實人》中的主人公“老實人”甘迪德

甘迪德的母親因為戀人的家譜只能追溯到七十一代(未能達到七十二代)而拒絕出嫁,從而導致“老實人”甘迪德成為孤兒。

“老實人”甘迪德因為和男爵的女兒居內貢小姐自由戀愛,被偏見極深的男爵拒絕了。此後,甘迪德不知該去往何處,他一度漫無目的,在辛酸與流離的生活中踽踽前行。

一日,春光明媚,甘迪德很想出去走走。於是,便信步前行,滿以為能隨心所欲地徜徉在春光裡。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漫無目的的散步竟為他帶來了深刻教訓,“老實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送往保加利亞前線。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在戰場上,他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在流浪中,他幾乎沒看見過一個好人,沒有見過一個家庭不希望把別的家庭陷於不易的境地。“老實人”甚至一度被誤認為異教徒,險些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燒死。後來他又在巴黎遇到巧言令色的人,身上僅有的盤纏也付諸東流。

幾經磨難後,甘迪德最後和居內貢女士結了婚,並選擇和他們的同伴邦葛羅斯生活在一起。他們買下了一小塊土地,各司其職,在這片土地上進行耕作。

在被生活磨鍊之後,“老實人”逐漸認識到:人生應該透過勞動來獲得幸福。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三、《老實人》的主題思想

《老實人》通篇採用的是第三人稱的敘述手法。這種手法不僅僅便於以第三者的口吻講述故事, 還可以讓讀者從客觀的角度審視、考量故事裡所折射出的哲理, 繼而可以在閱讀中嚴肅地思考人生。

在小說中,“老實人”開啟了一段匪夷所思的旅程,而且每一段旅程都充滿痛苦,這和他所深信的“完美”世界是不相符的。

在黃金國,由於男爵發現了他與居內貢小姐的戀情,他不得不離開黃金國,這個被小說中描述成“最美麗最愉快的宮堡”的國度。但當“老實人”提出要離開黃金國的時候,國王隨即下令,要工程師造一架機器把他舉到山頂,送他出境。“老實人”對此讚口不絕:“這大概就是盡善盡美的樂土了。”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如果讀者從小說的文學性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的話,就會發現這不僅不是小說本身的矛盾,還是絕妙的一筆,使作品達到了更好的諷刺效果,而且也是一種富有黑色幽默意味的手法。

經歷了一次次人生際遇後,甘迪德從開始篤信邦葛羅斯的樂觀主義,到後來摒棄他的思想中過於樂觀的部分,但最終也未曾接受馬丁的悲觀主義思想。他依然相信樂觀主義,但已然不是一個天真的樂觀主義者,而變得更加務實,相信工作是一種人生出路。

這也不失為一種適中而不偏頗的人生態度,既不全然相信盡善盡美,亦不陷入人生悲苦悽慘的泥沼,而是用一種相信良善,憐憫悲苦,積極向上,用勞動創作未來的態度過好餘生的每一天。

伏爾泰的《老實人》:“老實人”不同尋常的人生,讀來值得深思

小結

作為一本短篇小說,伏爾泰的《老實人》是極具諷刺性的,帶有黑色幽默味道的語言風格獨樹一幟,這是它能夠經受住時間考驗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一本哲理小說,《老實人》字裡行間以辛辣筆調針砭時弊的文學性,都是讓這本書能得到讀者尊重,並不斷被讀者解讀、思考,甚至於讓它獲得持續傳播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從“老實人”的種種際遇中,讀者可以看出他行為的可笑,讀者可以察覺“老實人”所處的環境,讀者也可以對“老實人”的人生足跡進行思考。

TAG: 老實人伏爾泰樂觀主義甘迪德讀者